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7B031514004)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周杰王宇林建华林艺雄崔忠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鲁山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移植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器官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AFP
  • 2篇细胞
  • 2篇供肝
  • 2篇供体
  • 2篇肝癌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肝癌
  • 2篇肝脏
  • 2篇肝脏移植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胆道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鲁山县人民医...

作者

  • 8篇周杰
  • 5篇王宇
  • 4篇林艺雄
  • 4篇林建华
  • 3篇张国伟
  • 3篇崔忠林
  • 2篇谭永法
  • 2篇张利国
  • 2篇任旋磊
  • 2篇赵宏峰
  • 1篇郑志鹏
  • 1篇王峥
  • 1篇李湘竑
  • 1篇田玉伟
  • 1篇张思云
  • 1篇张起帆
  • 1篇张兴
  • 1篇唐彬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围手术期22个独立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早期共98例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3.6%。单因素分析并发症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参数,结果发现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级为C级、术中出血量>2 L、输液总量>10 L、术后前3 d补液至少1 d液体平衡≤-500 mL、低蛋白血症、输注血制品>4 L、重症监护室(ICU)留观时间≥5 d及术后前3 d补液至少2 d液体平衡≤-500 mL共8项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术后肺部并发症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低蛋白血症、术中输注血制品>4 L、ICU留观时间≥5 d及术后前3 d至少有2 d的液体平衡≤-500 mL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蛋白血症、术中输注血制品>4 L及ICU留观时间≥5 d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前改善低蛋白血症,术中控制输注血液制品量,减少ICU留观时间及术后尽早实现液体出人量的负平衡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田玉伟周杰王宇林艺雄谭永法郑志鹏唐彬
关键词:肝脏移植肺部并发症
缺血性损伤对肝移植胆道微循环的影响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保护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对肝内胆道微循环的影响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胆道缺血性损伤组(HAL),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处理组。于术后7d取肝组织,用兔抗CD34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光镜下观察汇管区血管、胆管并计数。结果:HAL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排列明显缺失,汇管区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明显减少,不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rhGH处理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呈慢性增生性炎症改变,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增加,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使肝内胆道微循环受损,而外源性rhGH促进肝内胆道微循环的恢复从而对胆道有保护作用。
王峥周杰林艺雄崔忠林张起帆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微循环重组人生长激素
胆汁中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与大鼠移植肝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的相关性
2010年
背景:据报道,供肝的热缺血、冷保存时间过长都可导致移植肝产生"毒性胆汁",并进而损伤胆道,然而胆道相对热缺血是否也会引起胆汁成分改变,目前尚无相关报道。目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模型,观察胆道相对热缺血对大鼠移植肝分泌的胆汁中总胆汁酸盐、磷脂浓度的影响及与胆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用SD大鼠32只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Ⅰ组为假手术组,只游离肝脏,不进行肝脏冷灌注;Ⅱ、Ⅲ、Ⅳ组的胆道相对热缺血时间分别为0,30,60min,即分别在门静脉开放后0,30和60min时开放肝动脉。采用循环酶法测定术后胆汁中总胆盐浓度,酶比色法测定磷脂浓度。取肝门部胆管,光镜观察其组织学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胆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分析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与胆道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及结论: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31只。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可以引起移植肝分泌的胆汁成分改变,表现为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升高,胆汁毒性增加,这种改变与相对热缺血时间呈正相关,相对热缺血时间越长,胆汁成分改变越明显;而且与胆道损伤的病理学改变呈密切正相关,说明胆汁成分改变是相对热缺血导致胆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任旋磊赵宏峰张国伟王宇周杰
关键词:胆汁器官移植胆汁酸盐磷脂
肝脏移植百例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肝移植手术成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最近3年来105例肝移植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350min,平均250min;无肝期35~65min,平均53.5min。手术中输血0~6600ml,平均400ml。95例术后恢复顺利,10例死亡,手术成功率9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道并发症12例(11.4%),内出血6例(5.7%)。结论减少术中出血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术中彻底止血、保证胆道有充足的血供能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周杰林建华崔忠林张思云王宇张国伟林艺雄
关键词:肝移植并发症出血
外周血AFPmRNA、h-TERTmRNA检测对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mRNA)、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探索其在HCC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FQ-PCR检测60例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hTERTmRNA的表达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CC患者AFPmRNA、hTERTmRNA的表达量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数量相应减少,阳性率也明显降低,以1周后下降最为显著(P<0.05)。在肿瘤标志物持续表达阳性的患者中,其术后复发率也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外周血中定量检测AFPmRNA、hTERTmRNA的表达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术后HCC的微转移,预测肿瘤的复发倾向,为术后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张利国周杰林建华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微转移荧光定量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大鼠肝移植不同供肝切取技术对供肝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在大鼠肝移植供肝切取过程中不同方法对供肝质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3组,即标准法组(A组)、快速法组(B组)和改良快速法组(C组),每组各行20对大鼠原位肝移植,观察术中资料和术后3周存活率及冷灌洗后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在供肝切取手术时间上C组明显较A、B两组为短(P<0.05),其术后3周存活率也高于A组(P<0.05)。光镜下C组与A、B两组相比肝窦内未见红细胞。结论:标准法和快速法适合于刚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单位,为提高供肝质量、改善术后存活率应选择改良快速法。
赵宏峰王宇任旋磊周杰
关键词:肝移植供体
肝移植供肝获取和修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肝移植供肝获取和修整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04年8月~2007年12月共126例快速肝肾联合获取及105个供肝修整的资料,105个供肝均用于原位肝移植术。结果 126例供肝、肾热缺血时间为1~8.5min,平均4min。肝肾联合切取手术时间19~28min,平均22.5min。105个供肝修整时间38~102min,平均51min;冷缺血时间5.5~13h,平均8h;有8例供肝存在动脉变异。结论供肝获取和修整应强调器官灌注和动脉修整技术,预防供体因素导致的岀血,注意与受体手术组配合。
林艺雄周杰林建华王宇张国伟崔忠林李湘竑谭永法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器官获取供体
联合检测外周血AFP mRNA、h-TERT mRNA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h-TERT mRNA表达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6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AFP mRNA、h-TERT mRNA的表达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AFP mRNAh、-TERT mRNA表达量比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它们的阳性率分别达到76.7%、83.3%,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两个指标进行检测,敏感度提高到92.6%,同时其特异度为97.2%,是诊断肝细胞肝癌的良好肿瘤标志物。其表达结果与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有无肝内浸润和(或)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肝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外周血AFP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周血中定量检测AFP mRNA、h-TERT mRNA表达量可以作为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指标,能够早期发现肿瘤,甚至可以发现其他检测方法尚不能发现的小肝癌,联合检测的意义更为明显。
张利国周杰林建华张兴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AFPMRNAMR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