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116)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甘润良唐运莲刘小敏刘芳王丽江更多>>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2篇杂合性
  • 2篇杂合性缺失
  • 2篇微切割
  • 2篇显微切割
  • 1篇氧化酶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受体
  • 1篇受体途径
  • 1篇死亡受体
  • 1篇死亡受体途径
  • 1篇微卫星标志
  • 1篇胃癌及癌前病...
  • 1篇胃淋巴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色素
  • 1篇细胞色素C氧...
  • 1篇腺癌

机构

  • 4篇南华大学

作者

  • 4篇甘润良
  • 3篇刘小敏
  • 3篇唐运莲
  • 2篇刘芳
  • 2篇王丽江
  • 1篇谭美英
  • 1篇苏琦
  • 1篇冬毕华
  • 1篇张杨
  • 1篇高天舒
  • 1篇李艳兰
  • 1篇王晓瑜
  • 1篇程爱兰
  • 1篇李国庆
  • 1篇胡果宇

传媒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胃癌、胃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对胃癌、胃淋巴瘤中EB病毒(EBV)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EBV感染可能与胃肿瘤的病因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ISH)技术检测109例胃癌和30例胃淋巴瘤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确定EBV在胃癌和胃淋巴瘤细胞中的存在。结果EBER阳性存在于胃癌细胞核和胃淋巴瘤细胞核内。胃癌组织中EBER阳性率为11.0%(12例/109例),胃淋巴瘤组织中EBER阳性率为30.0%(9例/30例)。胃淋巴瘤EBV阳性率高于胃癌(P=0.022)。但EB病毒感染在病人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参与某些胃癌和胃淋巴瘤的发生与进展。
唐运莲冬毕华高天舒刘芳刘小敏甘润良
关键词:腺癌淋巴瘤EB病毒EBER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染色体7q31.1杂合性缺失的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胃癌及不典型增生细胞染色体7q31.1区域的杂合性缺失(LOH),绘制胃癌及癌前病变7q31.1区域等位基因缺失图谱,确定其常见最小缺失区域,探索胃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不同阶段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在胃癌及胃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上行显微切割,获得胃癌及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细胞。用高密度微卫星标志结合PCR技术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染色体7q31.1杂合性缺失,绘制胃癌及癌前病变染色体7q31.1等位基因的缺失图谱。结果发现胃癌染色体7q31.1至少有一个位点存在杂合性缺失的21例,占70.0%(21/30);D7S2459、D7S523、D7S2502、D7S486、D7S480、D7S650、D7S2486各位点杂合性缺失频率分别为10.0%、6.7%、23.3%、43.3%、26.7%、26.7%、20.0%;缺失图谱分析显示胃癌常见最小缺失区域位于D7S2502~D7S480之间。在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至少一个位点等位基因缺失的11例,占36.7%(11/30),其中缺失频率最高的微卫星位点是D7S480为23.3%(7/30);不同程度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染色体7q31.1LOH阳性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染色体7q31.1常见最小缺失区域在D7S2502~D7S480之间,在D7S486附近可能存在与胃癌相关的抑癌基因。在胃黏膜癌前病变阶段(不典型增生)可检测出染色体7q31.1区域的杂合性缺失,7q31.1LOH可能是胃癌发生极早期的分子事件之一。
唐运莲王丽江刘小敏刘芳甘润良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显微切割杂合性缺失
胃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2014年
胃黏膜细胞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不稳定和核内整合可能与H.pylori感染有关。mtDNA因缺乏组蛋白保护,易成为H.pylori感染中氧自由基的攻击靶点。在胃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细胞主要通过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发生凋亡。
王晓瑜甘晓宁刘小敏谭美英李国庆李艳兰甘润良
关键词:细胞色素C氧化酶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MTDNA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
胃癌染色体7q31.1杂合性缺失的精细作图及其相关基因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显微切割胃癌细胞检测染色体7q31.1区域的杂合性缺失(LOH),绘制胃癌7q31.1区域等位基因缺失图谱,确定其常见最小缺失区域,揭示胃癌细胞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分析7q31.1杂合性缺失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在胃癌组织石蜡切片上行显微切割获得胃癌细胞。采用Chelex-100方法分别抽提切割的胃癌细胞和相应正常对照细胞的DNA。利用高密度微卫星标志结合PCR技术,检测胃癌染色体7q31.1杂合性缺失,绘制胃癌染色体7q31.1等位基因的缺失图谱,确定其常见最小缺失区域。结果胃癌染色体7q31.1至少有一个位点存在杂合性缺失者21例,占70.0%(21/30);D7S2459、D7S523、D7S2502、D7S486、D7S480、D7S650、D7S2486各位点杂合性缺失频率分别为10.0%、6.7%、23.3%、43.3%、26.7%、26.7%、20.0%;缺失图谱分析显示常见最小缺失区域位于D7S2502~D7S480之间。统计学分析表明这一区带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缺失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位置、病理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不相关(P〉0.05)。结论胃癌染色体7q31.1常见最小缺失区域在D7S2502~D7S480之间,在D7S486附近可能存在与胃癌相关的抑癌基因。
唐运莲苏琦程爱兰王丽江张杨胡果宇甘润良
关键词:胃癌显微切割杂合性缺失微卫星标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