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274)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郑经武李戌清郑炜赵雷梅圆圆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中国长针线虫属(线虫门:矛线目)2新记录种记述(英文)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记述了从浙江省和湖北省落叶树根围采集的隶属于长针线虫属的中国2新记录种——Longidorus pius和L.diadecturus,通过修订的Loof&Chen(1999)多岐检索表确认,其鉴定代码分别为A56-B4-C3-D1-E1-F3-G1-H1-I1和A4-B23-C5-D3-F2-G2-H1-I1。L.pius的主要形态学特征为:体长中等(4.7~6.3 mm),虫体前端明显变细,唇区圆滑,与体驱间无缢缩,齿针长(130~143μm),尾短而圆。L.diadecturus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体长较短(3.2~4.6 mm),齿针长(108~120μm),导环位置相对靠后(至唇端距离为33~38μm),唇区宽,阴门的位置相对靠前等。系统发育研究表明:来自中国的L.pius r DNA中ITS1区序列与来自马其顿的模式种L.pius群体相应序列(AM743178)处于同一进化枝中,置信度达99%;L.diadecturus与来自加拿大的模式种L.diadecturus群体相应序列(AF511416)处于同一进化枝中,置信度也达99%。另外,来自中国的L.diadecturus 28S区序列与模式种L.diadecturus的序列(AY601584)处于同一进化枝中,置信度达99%,而L.pius和L.raskii(AJ549983)、Longidorus sp.FDL-2011(FR775757)属于同一分枝。L.pius和L.diadecturus这2个种在中国均系首次报道,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及系统发育关系的有关信息。
- BARSALOTE Eda Marie田忠玲蔡瑞杭李晓琳郑经武
- 关键词:形态学系统发育
- 南京毛刺线虫(Trichodorus nanjingensis)浙江群体与北京群体的形态学及分子特征比较
- 2012年
- 对采集自国内13省(市)的1 546份土壤样品进行线虫分离和鉴定,从北京和浙江2省(市)的果园、桑园、观赏性花木等多年生植物的根围土样中分离到23个南京毛刺线虫群体,其中北京群体检出率占北京样品采集总量的39.1%,表明南京毛刺线虫是北京市多年生植物根围寄生线虫优势种;通过对浙江群体与北京群体的形态及测量值比较,发现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形态测量值差异很小,但北京美人梅(代码129)群体的2条雄虫和水栒子(代码088)群体的1条雄虫仅具1枚腹中颈乳突;各群体18SRNA区扩增序列与GenBank登录序列AJ439579和AJ439580的相似百分比达到99.2%~100.0%;对上述南京毛刺线虫群体rDNA ITS1区、ITS2区和28SRNA基因中D2D3区序列比较和酶切分析显示,该3段序列在南京毛刺线虫种内群体间都较为保守。
- 李戌清林晓佳郑经武
- 关键词:形态学
- 4种短体线虫形态及rDNA-ITS的PCR-RFLP鉴定被引量:4
- 2013年
- 短体线虫隶属于垫刃目(Tylenchida Thorne,1949),垫刃亚目(Tylenchina Chitwood,1950),短体科(Pratylenchidae Thorne,1949),短体亚科(Pratylenchinae Thorne,1949),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 Filipjev,1936),是一类重要的迁移性内寄生植物病原线虫。
- 李戌清郑经武
- 关键词:短体线虫RFLPRDNAPCR病原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