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011053-1)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1
相关作者:双卫兵杨伟东程涛孟称心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膀胱
  • 1篇神经通路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源
  • 1篇神经源性膀胱
  • 1篇示踪
  • 1篇示踪观察
  • 1篇通路
  • 1篇排尿
  • 1篇中枢神经
  • 1篇外周
  • 1篇外周神经
  • 1篇细胞
  • 1篇脊髓
  • 1篇脊髓神经
  • 1篇脊髓神经细胞
  • 1篇膀胱排尿
  • 1篇BDA
  • 1篇病因
  • 1篇病因学

机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2篇杨伟东
  • 2篇双卫兵
  • 1篇孟称心
  • 1篇程涛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13年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是一类由神经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失常,因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的疾病的总称,在有些文献中称其为下尿路神经肌肉失调.其临床表现可以随病因的不同而变化.在长期的疾病作用下,患者既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反应,也可以出现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甚至死亡.神经源性膀胱病因十分复杂,但目前还没有大样本的神经源性膀胱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本文从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感染及免疫性疾病、先天遗传以及医源性等方面对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进行了划分,并结合目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加以详细的阐述.
杨伟东双卫兵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病因中枢神经外周神经
BDA示踪观察脊髓胸腰段损伤后不同时间段膀胱排尿神经通路的改变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生物素葡聚糖胺(BDA)示踪技术观察大鼠背侧胸腰段脊髓损伤(SCI)后不同时间段膀胱排尿神经通路改变的差异。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1 d组、3 d组、7 d组、14 d组、21 d组(每组分别设对照组8只,SCI组10只)。使用标准化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实验装置制备背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损伤部位定于T10-L1水平,对照组大鼠仅咬除棘突和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制备后分别于1 d、3 d、7 d、14 d、21 d给予对照组及SCI组大鼠膀胱壁注射BDA。注射2周后取材,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大鼠脊髓切片中BDA阳性神经元。结果BDA阳性神经元经免疫组化学方法显色后呈椋褐色。SCI 1 d、3 d、7 d、14 d、21 d各组脊髓T10-L1平面的阳性神经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SCI 14 d、21 d组较SCI 3 d、7 d组阳性神经细胞数又有所增加。结论大鼠背侧胸腰段脊髓损伤后支配排尿的神经通路受损,在损伤早期呈现出损伤进行性加重趋势,至损伤后1周左右脊髓神经细胞出现修复,神经通路可有部分修复。
杨伟东双卫兵孟称心程涛
关键词:脊髓神经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