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1264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126400)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昭萍张跃环闫喜武霍忠明于瑞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牡蛎
  • 2篇香港巨牡蛎
  • 1篇性状
  • 1篇盐度
  • 1篇荧光显微观察
  • 1篇幼虫
  • 1篇育性
  • 1篇早期胚胎
  • 1篇早期胚胎发育
  • 1篇早期胚胎发育...
  • 1篇稚贝
  • 1篇生殖隔离
  • 1篇受精
  • 1篇胎发
  • 1篇配子
  • 1篇种间
  • 1篇显微观察
  • 1篇近江牡蛎
  • 1篇合子
  • 1篇表型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篇王昭萍
  • 2篇姚托
  • 2篇于瑞海
  • 2篇闫喜武
  • 2篇张跃环
  • 2篇霍忠明
  • 1篇沈建平
  • 1篇虞志飞
  • 1篇刘晓赫
  • 1篇苏家齐
  • 1篇喻子牛
  • 1篇王康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香港巨牡蛎和长牡蛎幼虫及稚贝的表型性状被引量:15
2012年
为了评估香港巨牡蛎和长牡蛎在北方沿海的早期表型性状,于2010年7月,以2009年6月在青岛繁育的两种牡蛎为材料,在大连研究了温度(Mt:(22±1.0)℃及Ht:(28±1.0)℃)、盐度(S20:20±1.0及S30:30±1.0)及中间育成环境(ID:室内及OD:室外)对两种牡蛎幼虫及稚贝表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港巨牡蛎壳宽显著大于长牡蛎(P<0.05),壳高及怀卵量显著小于长牡蛎(P<0.05),壳长、鲜重及壳重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温度和盐度相同情况下,长牡蛎卵径、受精率、孵化率及D形幼虫均大于香港巨牡蛎;香港巨牡蛎幼虫浮游前期生长较慢,而后快于长牡蛎。两种牡蛎幼虫存活能力在15日龄时高温组>中温组;相同温度下,香港巨牡蛎中盐组>高盐组,长牡蛎高盐组>中盐组。幼虫变态期间,较低的温度延迟了变态时间,降低了变态率,使得两种幼虫变态规格大型化。温度是影响幼虫生长、存活、变态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盐度,交互作用几乎尚未起到作用。中间育成阶段,室外比室内培育效果更好,且香港巨牡蛎稚贝壳高在60日龄以后显著大于长牡蛎(P<0.05),环境是影响稚贝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无论室内还是室外两种牡蛎稚贝的存活率均在90%以上,且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张跃环王昭萍闫喜武虞志飞霍忠明姚托刘晓赫于瑞海
关键词:香港巨牡蛎长牡蛎盐度表型性状
葡萄牙牡蛎与熊本牡蛎种间配子亲和力及合子育性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评估葡萄牙牡蛎(AA)与熊本牡蛎(SS)的种间配子亲和性及合子育性,以成熟的这两种牡蛎为材料,研究了温度(18、21、24、27和30℃)、盐度(16、20、24、28和32)对其受精率、孵化率的影响;在最优环境条件组合下,估算了不同精子浓度下(100、101、102、103和104个/μL)受精率及孵化率的F50临界值。结果表明,SS、AA及SA受精率和孵化率随着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27℃时出现最大值,分别为99.1%±0.3%、98.4%±1.2%和81.3%±2.8%;孵化率变化趋势与受精率相似,也在27℃时出现最大值,分别为99.1%±0.5%、96.8%±2.8%和67.1%±5.5%。SS和SA在盐度24时出现最高受精率,分别为98.8%±1.3%和81.1%±7.4%,AA为94.8%±4.5%;SS和SA在盐度24时出现最大孵化率,分别为75.9%±3.7%和66.1%±4.5%,此时AA孵化率为86.4%±4.2%。在温度27℃、盐度24环境条件下,SA和AA在精子浓度103个/μL时受精率最高,分别为92.4%±1.2%和87.2%±5.7%,SS受精率为92.5%±2.2%;此时的孵化率分别为82.2%±7.0%、78.9%±7.8%和79.8%±4.3%,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采用一元二次方程估算,SA受精率F50值的精子浓度为58.88个/μL,孵化率F50值的精子浓度为208.93个/μL。本研究为葡萄牙牡蛎与熊本牡蛎生殖隔离机制及其种间杂交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苏家齐王昭萍张跃环喻子牛李琼珍闫喜武
关键词:生殖隔离
香港巨牡蛎♀×近江牡蛎♂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对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近江牡蛎(C.ariakensis)♂的受精过程以及受精卵的早期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杂交组的受精率为35.3%±1.86%,大部分受精卵可以正常发育,但其发育速度相对种内受精组较慢,实验已获得了成活的2龄个体。本研究证明了香港巨牡蛎♀×近江牡蛎♂种间杂交的可行性。
沈建平王昭萍霍忠明于瑞海姚托王康
关键词:香港巨牡蛎近江牡蛎受精早期胚胎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