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2IESLZ01)

作品数:10 被引量:126H指数:5
相关作者:吴志坚陈拓严武建王兰民王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黄土
  • 4篇地震
  • 3篇地脉动
  • 3篇黄土场地
  • 2篇动力响应
  • 2篇小区划
  • 2篇黄土地区
  • 1篇地震动
  • 1篇地震小区划
  • 1篇冻土
  • 1篇冻土区
  • 1篇多年冻土
  • 1篇多年冻土区
  • 1篇有限差分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强度
  • 1篇有限元强度折...
  • 1篇有限元强度折...
  • 1篇远场
  • 1篇灾害

机构

  • 10篇中国地震局兰...
  • 10篇中国地震局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9篇吴志坚
  • 4篇陈拓
  • 4篇严武建
  • 3篇王兰民
  • 3篇曾立峰
  • 3篇王平
  • 2篇车爱兰
  • 2篇张泽忠
  • 2篇马巍
  • 1篇雷天
  • 1篇冯少孔
  • 1篇王彦宾
  • 1篇石玉成
  • 1篇钟鹏飞

传媒

  • 5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的兰州盆地强地面运动二维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对兰州盆地进行二维强地面运动模拟。假设3个不同的震源深度5、10、20km的同一地震下,以一个5层的二维剖面作为模型,以此来研究地震波传播过程并分析复杂的二维非均质路径效应,以及局部地下速度构造对强地面运动振幅加乘的影响,从而了解路径效应对强地面运动最大峰值位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模拟地震波场结合了有限差分法和伪谱法的优点,弥补了二者的不足,能较好地处理介质不连续面的计算,同时保证了和伪谱法相当的计算精度。通过地震波场模拟可知沉积盆地的强地面运动较基岩相比具有放大效应,震源深度的不同对兰州盆地垂直分量地面最大峰值位移影响较大,在震源深度为5km时最小,为0.06cm;震源深度10km时在水平剖面30~55km范围内峰值位移最大,达到0.14cm;但对水平分量的峰值位移影响较小。
严武建王彦宾石玉成
关键词:兰州盆地波场模拟
岷县漳县6.6级地震黄土场地放大效应地脉动测试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级地震在极震区出现了黄土场地放大效应,为了从理论上解释黄土场地放大效应的原理,本文利用地脉动测试了极震区2个典型的黄土场地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黄土覆盖地区场地卓越频率特征显著,即在同一区域内山顶卓越频率较低,集中在1~2Hz,山沟卓越频率较高,集中在3~6Hz;同时,黄土场地随着高程的增加表现为厚黄土分布特征,其场地卓越频率在1.3~1.8Hz,与地震观测波的卓越频率1.0Hz接近,呈现出较明显的场地放大效应。结果与实际受灾情况相符。
严武建吴志坚车爱兰钟鹏飞陈豫津
关键词:黄土场地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机车荷载传递特性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青藏铁路穿越大片的多年冻土区,其中为防止复杂冻土条件下产生冻土病害而采取了大量"以桥代路"的工程结构形式。为了把握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机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铁路路基及桥梁桩基的动力响应特征,分别选取了典型路基结构和桥梁桩基结构进行了现场强震动测试。通过现场强震动测试得到了机车通过的实时加速度波形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加速度响应及傅里叶谱响应分析,得出铁路不同结构形式的振动响应衰减规律及振动能量的分布规律,同时得到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固有频率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和桥梁结构在机车振动的传递方面均具有明显的衰减效应,其测试结果对于青藏铁路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吴志坚陈拓马巍
关键词:青藏铁路填土路基桥梁
甘南地区黄土残余应变特征研究和震陷灾害区划
2013年
震陷属于典型黄土地震灾害。通过对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所取的黄土原状样进行动三轴试验,并对比分析其他典型黄土地区试验结果,获得了甘南地区黄土残余应变特征。结合当地钻孔勘查和高密度的地脉动测试,得到了该区黄土覆盖层厚度。基于震陷试验和覆盖层分布结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插值和空间分析功能对合作市进行了两种超越概率下的四级震陷灾害区划。
吴志坚张泽忠王平曾立峰
关键词:震陷小区划
黄土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效应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汶川Ms8.0特大地震在甘肃黄土灾区局部场地的震害和地震动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通过在该区布设的地形调查流动强震动观测台阵,获取了同一山体不同高程的余震加速度记录,结果呈现出山顶记录到的峰值加速度大于山腰,而山腰记录也略大于山脚的规律。为了进一步分析黄土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机理,运用地脉动观测手段调查了其局部场地条件,得到了山体不同高程的卓越频率。并以典型黄土塬为背景,运用二维等价线性时程响应动分析法对不同覆盖层厚度和不同坡度的黄土塬进行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山顶和山腰的地震峰值加速度放大特征。结果表明,地震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和黄土覆盖层厚度及黄土边坡坡度有直接的关系。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观测吻合较好,证实了黄土覆盖层厚度和坡度是峰值加速度放大的重要因素。
陈拓吴志坚马巍王兰民曾立峰
关键词:黄土场地动力响应地脉动
高密度面波勘探和小型台阵地脉动观测在西部地区地震防灾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鉴于我国西部地区地震防灾需要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的地下构造调查方法,本文利用对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灾害科考机会,对高密度面波勘探和小型台阵地脉动观测在西部山区地下构造调查中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试验选取房屋倒塌和滑坡等不同灾害类型以及不同地质条件的场地进行;2种方法的数据采集都使用普通小型便携式面波仪和4 Hz地震检波器,其中,小型台阵采用底边长16m的正三角形台阵,观测时间约30分钟.试验结果显示,高密度面波勘探能够探测地下约30~40m以内的剪切波速度构造,小型台阵探测深度稍深,约为40~50m,但是浅层分辩率较低.试验还显示,两种勘探方法使用同一台普通面波仪和地震检波器,设备小、成本低、便于携带,非常适合西部地区地震防灾之地下构造调查.
冯少孔车爱兰吴志坚严武建陈豫津
关键词:频散分析地震小区划
天水市某典型黄土边坡块石支护稳定性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以天水地磁013台黄土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测、室内强度试验确定了该边坡的土质条件及其相应的土层力学性质,根据相应规范的要求提出运用块石挡土墙对此边坡进行上下分层支护。采用强度折减理论验证了边坡施加支护后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相比未加块石支护的边坡模型,采用块石支护的边坡的安全系数达到1.41,属稳定状态;同时块石支护可以有效地减小土体的水平方向位移,并约束土体总位移向临空面滑动。
雷天吴志坚陈拓
关键词:黄土边坡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汶川地震远场黄土场地地震动场地放大效应机制研究被引量:28
2012年
通过汶川地震震后科学考察发现,汶川地震局部场地的震害和地震动放大效应明显,地震对甘肃省境内远离震中的黄土地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结合钻孔波速测试,运用二维等价线性时程响应动分析法对甘肃省平凉市典型黄土塬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黄土塬具有地震动放大效应,随着塬高的增加,加速度、速度、位移均出现放大效应;随着地震动在黄土覆盖层中的传递,卓越频率向低频移动,高频成分被吸收,加速度反应谱中长周期分量逐渐增大。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基本吻合,其结果对黄土地区进行合理的抗震设防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吴志坚王兰民陈拓王平
关键词:黄土场地动力响应波速
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害特征及其启示被引量:60
2013年
通过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房屋和生命线工程震害、次生地质灾害的现场科学考察,系统介绍了本次地震发震构造、宏观地震烈度分布特征、不同烈度区房屋震害特点及破坏机制,并对地震中突出的黄土滑坡震害开展了深入的分析,进而总结归纳了此次地震中的断层效应、山体放大作用和边坡效应等震害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灾区灾后重建和今后我国的抗震设防工作的几点启示。
王兰民吴志坚
关键词:震害特征黄土滑坡抗震设防
地脉动方法在合作市覆盖层厚度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合作市区41处地脉动观测点数据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单点H/V频谱分析结果,总结了合作市区场地条件的地脉动特征,并结合钻孔揭示的场地条件资料,反演合作市区的覆盖层厚度。根据合作地区不同局部地形观测数据和数据分析结果,分析了地形对地脉动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合作市区场地的卓越周期主要分布在0.1~0.2s,与合作市区场地条件相符;2条剖面H/V频谱分布稳定,覆盖层厚度地脉动反演结果与钻孔揭示厚度吻合较好。
张泽忠吴志坚王平曾立峰严武建
关键词:地脉动频谱分析黄土地区覆盖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