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B17B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B17B01)

作品数:3 被引量:69H指数:3
相关作者:王震亮张小莉郭顺吴彦君英亚歌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油田
  • 1篇低阻
  • 1篇低阻油层
  • 1篇断块
  • 1篇断块油藏
  • 1篇压力差
  • 1篇油藏
  • 1篇油层
  • 1篇源岩
  • 1篇识别方法
  • 1篇苏北盆地
  • 1篇泰州组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盆地
  • 1篇区长
  • 1篇驱替
  • 1篇驱替试验
  • 1篇小断块油藏
  • 1篇矿场

机构

  • 3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3篇王震亮
  • 1篇范昌育
  • 1篇赵雪娇
  • 1篇张奉东
  • 1篇郭顺
  • 1篇张小莉
  • 1篇英亚歌
  • 1篇吴彦君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陕北志丹油田樊川区长6~1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与识别方法被引量:29
2012年
陕北地区延长组发育低(特)渗储层,除发育通常的高阻油层外,还极易形成低阻油层;因此,低阻油层的发现,极大拓宽了该区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领域。根据志丹油田樊川油区长61的石油地质特征,结合大量实验和生产数据资料的分析对比,对该区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及宏观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61储层的孔隙结构复杂导致束缚水饱和度增高,高地层水矿化度、高泥质含量及放射性砂岩的存在,是低阻油层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大量实际试油和测井资料的对比可见,应用计算自然电位与自然电位曲线重叠法可以快速直观显示其含油性,声波时差-深电阻率的交会图与自然伽马-深电阻率交会图相结合可有效识别低阻油层。对区内85口探井进行了测井资料的二次解释,在长6发现了初次解释所遗漏的45个低阻油层,油层数由原来的117个增加到162个,净增27.8%。
郭顺王震亮张小莉孙佩
关键词: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烃源岩排烃机制及成藏意义被引量:22
2012年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泥岩综合压实曲线对比,明确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普遍存在欠压实现象,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了泥岩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结果表明,欠压实产生的过剩压力是长7段烃源岩排烃的重要动力。由此,根据过剩压力的纵向分布特征划分了3种排烃方式,并叠合烃源岩的分布、源储压力差得出长7段烃源岩向其上下地层有利的排烃范围。结果表明,当源储压力差不小于储层的毛管压力时,排烃才可能发生;有利的排烃区受优质烃源岩分布、排烃方式和动力条件的综合控制;长7段烃源岩向下伏地层排烃的条件优于向上覆地层,是现今油藏选择在长8段大规模分布的主要原因;长6段小规模的油藏基本分布在长7段烃源岩向上有利排烃范围之内。
赵雪娇王震亮范昌育英亚歌吴彦君
苏北盆地草舍油田CO_2混相驱替试验与效果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苏北盆地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为复杂小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仅32%。该文通过将CO2混相驱油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与矿场试验相结合,进行了开采效果的理论和实际分析与对比。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表明,采用CO2混相驱可以使该油藏采收率达到47%,比水驱油的方式提高15%。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已累计注入CO2气5 842×104m3,增产原油3×104t,提高采收率2%,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因此,CO2混相驱油是有效的三次采油方法,对复杂断块油藏开展三次采油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张奉东王震亮
关键词:矿场试验复杂小断块油藏泰州组草舍油田苏北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