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7000823)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保芝何海燕史树堂张立赵宇清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大学河北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导管
  • 8篇胸导管
  • 6篇结扎
  • 4篇代谢
  • 4篇电镜
  • 4篇胰岛
  • 4篇射电
  • 4篇透射电镜
  • 4篇淋巴
  • 3篇胸导管结扎
  • 3篇胰组织
  • 2篇电镜观察
  • 2篇胰腺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透射电镜观察
  • 2篇淋巴管
  • 2篇激素
  • 2篇肥胖
  • 2篇2型糖尿

机构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大学
  • 4篇河北体育学院

作者

  • 12篇王保芝
  • 10篇何海燕
  • 9篇史树堂
  • 5篇张立
  • 4篇赵宇清
  • 3篇刘贵生
  • 3篇刘子宸
  • 2篇崔慧先
  • 2篇刘永亮
  • 1篇唐卫平
  • 1篇曹雷
  • 1篇鲍双振
  • 1篇赵玉珍

传媒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医学研究与教...
  • 2篇临床荟萃
  • 2篇解剖学报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导管结扎对胰淀肽沉积及胰岛激素和糖代谢的影响
2011年
采用腹部结扎大鼠胸导管,建立胰淋巴瘀滞动物模型,观察实验动物胰组织结构的变化和胰淀肽沉积情况,探讨胰淋巴瘀滞对胰岛激素和糖代谢的影响.30只10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造模后6个月取胰组织标本,经石蜡包埋和切片,常规HE和刚果红染色,冰冻切片胰淀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光镜观察;在胸导管结扎前、后及实验动物处死前,分别取静脉血测血糖、胰岛素和C-肽.结果显示:1)实验组动物胰组织切片的HE和刚果红染色光镜观察显示,胰腺小叶和胰岛的组织间隙明显增宽,而且胰岛普遍表现为朱红色刚果红着色现象;2)胰淀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的光镜观察表明,在实验组动物的胰岛及其周围,普遍呈现胰淀肽免疫反应强阳性棕褐色着色反应;3)实验组大鼠术后血糖明显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然而C-肽水平的变化不明显.胰组织结构的变化提示,结扎胸导管可导致胰淋巴引流障碍、胰腺内脂肪堆积、胰岛及其周围胰淀肽沉积、胰岛细胞功能受损、血中胰岛素浓度下降和血糖水平升高.
何海燕史树堂王保芝
关键词:胰腺淋巴管免疫组织化学糖代谢
慢性炎症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中的重要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肥胖尤其是内脏肥胖,是代谢综合征中最为主要的症状,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发现在代谢综合征患者机体的许多器官或组织内,常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但是,关于组织的炎症反应及其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鲍双振王保芝
关键词:炎症肥胖症代谢综合征X
采用胸导管结扎术建立胰淋巴淤滞实验动物模型的观察
2011年
目的建立淋巴回流阻滞的实验动物模型,并通过形态学观察进行评价。方法 10月龄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手术)组15只和对照(假手术)组5只;术前30~60min用植物油2-5mL灌胃,经6%水合氯醛(5mL/kg)腹腔注射麻醉。在手术显微镜下,对照组只游离胸导管而不结扎。实验组在充分暴露胸导管的基础上,于腹部膈脚下将其结扎并进行观察。术后6个月在深度麻醉下切取大鼠胰组织标本,行石蜡包埋和组织切片,常规HE和刚果红染色后,进行光镜观察。结果肉眼可见,实验动物的胸导管被结扎后,可见乳糜池出现充盈,远端淋巴干和淋巴管明显扩张。HE染色组织切片光镜观察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胰腺小叶间隙显著增宽,呈现明显的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增生和脂肪堆积。实验组动物的胰组织切片刚果红染色观察提示,除了胰腺小叶间隙明显增宽,胰岛还普遍表现为朱红色着色现象。结论胸导管结扎可导致胰淋巴回流障碍,引起胰淋巴淤滞、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间隙增宽、脂肪堆积及淀粉样物质沉积等。采用腹部结扎大鼠胸导管的方法,可以建立胰淋巴淤滞的实验动物模型,为探讨淋巴淤滞对胰组织结构、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何海燕史树堂王保芝赵宇清刘子宸
关键词:胰组织胸导管
结扎大鼠胸导管诱发胰组织结构的形态学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胰淋巴淤滞动物模型胰组织结构变化和胰淀肽沉积情况,探讨淋巴淤滞对胰组织细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0月龄大鼠20只,采用腹部结扎大鼠胸导管,建立胰淋巴淤滞动物模型,造模后6个月取材,部分胰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行HE和刚果红染色;部分经冷冻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光镜观察;部分标本进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结果HE和刚果红染色切片光镜观察显示,胰腺小叶间隙增宽,呈明显的结缔组织增生、脂肪堆积;胰岛淡染或着朱红色,组织间隙明显增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光镜观察显示,在胰岛及其周围,呈现胰淀肽强阳性棕褐色着色反应。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胰腺小叶间隙增宽,可见血管和扩大的淋巴管;胰岛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隙内可见大量脂滴样物质和胶原原纤维样结构。结论胸导管结扎可导致胰淋巴引流障碍,引起胰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间隙增宽,脂肪堆积,胰岛细胞间隙扩大,胰淀肽沉积等,这些结构变化可能影响胰岛的功能。
何海燕王保芝崔慧先张立史树堂刘贵生
关键词:胰组织淋巴管透射电镜
胸导管结扎对大鼠脂质代谢和胰组织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胸导管结扎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揭示淋巴回流障碍诱发胰组织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结扎胸导管模型组。术后6个月取静脉血标本进行血脂检测;部分胰组织标本,H—E和刚果红染色光镜观察;部分胰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模型组大鼠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明显下降,胆固醇浓度无显著变化。(2)光镜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胰腺小叶间隙增宽,脂肪堆积和淋巴管扩张。(3)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胰岛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隙及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样物质、红细胞和胶原原纤维样结构。结论:胸导管结扎可引起胰腺结构变化和影响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
史树堂何海燕王保芝崔慧先张立刘贵生
关键词:胸导管结扎脂质代谢胰组织
胰岛细胞多肽激素分泌颗粒释放形式及其转运意义的透射电镜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胰岛的超微结构特点,探讨胰岛细胞多肽激素分泌颗粒的释放形式和转运途径及其功能意义。方法对小鼠胰组织超薄切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小鼠胰岛散在分布于胰腺小叶之间,主要由A、B两类内分泌细胞组成。胰岛内部和周围存在丰富的有孔型(50 nm)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内皮为开放连接型(0.5~1.5 μm),只存在于胰岛周围。胰岛细胞内含大量电子致密的分泌颗粒(200~500 nm),常见许多分泌颗粒靠近细胞膜或突出于细胞表面。在胰岛细胞周围的组织间隙内,也常见到与胰岛细胞内相似的分泌颗粒。结论小鼠胰岛细胞多肽激素分泌颗粒连同颗粒被膜整体释放;释放入胰组织液中的多肽激素或分泌颗粒,更易通过淋巴管随淋巴转运,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
曹雷王保芝何海燕史树堂赵玉珍刘贵生
关键词:胰岛
胰淀肽沉积机制及其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何海燕张立王保芝
关键词:胰岛淀粉样变性
对于适当运动可防治糖尿病的新认识被引量:6
2013年
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适当运动被看作是一种最有效的非药物方式。适当运动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体脂,提高葡萄糖的吸收。延缓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考虑阻止胰淀肽沉积,通过运动减少内脏脂肪或药物阻断胰淀肽的生成等措施,适当的运动或可延缓胰岛B细胞的功能衰退,保护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代谢,降低血糖和血脂。适当运动防治糖尿病的机制,运动不足导致糖尿病的风险评估,不同类型体质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编制与实施等,将成为今后糖尿病研究和防治的重要领域。适当的腹部运动,对于体型和体质成分的改善,减重、减肥以及2型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何海燕史树堂王保芝唐卫平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
淋巴淤滞诱发大鼠胰岛超微结构变化的透射电镜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实验性淋巴瘀滞对实验动物胰岛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假手术)组10只和模型(手术)组20只。术后6个月取胰组织标本进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胰腺小叶和胰岛细胞间隙明显增宽,间隙内出现大量脂滴样物质、红细胞和胶原原纤维样结构;可见分泌颗粒大小和电子密度不同的胰岛细胞,在胰岛B细胞内,有些分泌颗粒的晕环明显增宽;有些胰岛细胞的核,其核膜变的模糊不清,出现核染色质边集甚至核固缩现象。结论胸导管结扎可引起胰淋巴回流障碍,诱发胰岛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史树堂何海燕刘子宸赵宇清刘永亮王保芝
关键词:胸导管淋巴回流胰岛透射电镜
胸导管淋巴引流或瘀滞及其对内分泌和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何海燕张立王保芝
关键词:胸导管淋巴代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