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605)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明平杨霓芝吴庆光黄兆胜钟丹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井冈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增殖
  • 7篇系膜
  • 6篇肾小球
  • 5篇肾小球系膜
  • 5篇肾小球系膜细...
  • 5篇肾小球系膜细...
  • 5篇肾炎
  • 5篇通脉
  • 5篇系膜细胞
  • 5篇系膜细胞增殖
  • 5篇细胞
  • 5篇细胞增殖
  • 3篇通脉口服液
  • 3篇配伍
  • 3篇口服液
  • 2篇增生
  • 2篇增殖性肾炎
  • 2篇肾小球肾炎
  • 2篇配伍研究
  • 2篇中药

机构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井冈山大学
  • 1篇井冈山学院

作者

  • 7篇刘明平
  • 4篇黄兆胜
  • 4篇吴庆光
  • 4篇杨霓芝
  • 3篇韦品清
  • 3篇钟丹
  • 2篇赵代鑫
  • 1篇王桦
  • 1篇刘旭生
  • 1篇包昆
  • 1篇朴胜华
  • 1篇王立新
  • 1篇林铿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IL-1β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对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 sC)增殖和分泌IL-1β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传代培养,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通脉口服液含药血清、黄芪含药血清、三七含药血清,采用MTT法观察各组含药血清对正常培养条件下及LPS刺激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测定LPS刺激下通脉口服液组细胞上清中IL-1β的含量。结果3组含药血清均可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三组之间比较,通脉口服液组作用要优于黄芪组及三七组。ELISA结果表明:通脉口服液含药血清可以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1β。结论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及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1β的产生,肾小球系膜细胞是通脉口服液防治慢性肾炎,延缓肾小球硬化的重要靶细胞之一。
钟丹杨霓芝赵代鑫刘明平
关键词:通脉口服液慢性肾小球肾炎白细胞介素-1Β
益气活血法对肾小球硬化的干预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介绍治疗肾小球肾炎的经验。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通脉口服液可以缓解肾小球硬化、理论基础是运用中药益气活血法。从理论基础或实验研究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杨霓芝朴胜华王立新包昆刘旭生王桦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硬化中医药疗法益气活血
通脉新复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病理学改变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测通脉新复方对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抗胸腺抗血清(ATS)制备大鼠MsPGN肾炎模型及行疲劳游泳致气虚血瘀证模型,分别ig给药高、中、低剂量(1.2,0.6,0.3 g.kg-1)通脉新复方4周。4周后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荧光检测IgG以及免疫组化法测定肾小球内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通脉新复方能抑制肾小球系膜增生,降低系膜区基质占毛细血管丛面积的百分比,减少大鼠肾脏系膜区IgG沉积,显著降低肾小球内PCNA阳性细胞数。结论:通脉新复方能改善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模型肾组织病理损伤。
刘明平黄兆胜杨霓芝韦品清吴庆光
关键词:病理损伤
黄芪、三七不同剂量配伍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通过考察通脉口服液方中黄芪、三七不同剂量配伍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其最佳配伍剂量。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剂量配伍的通脉含药血清,体外检测其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脉口服液,黄芪、三七不同剂量配伍含药血清,无论在正常培养条件下还是在脂多糖(LPS)刺激条件下,均对GMC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剂量配比组之间比较,通脉3∶1含药血清抑制作用优于通脉6∶1、1.5∶1含药血清。结论原方黄芪、三七剂量按3∶1配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刘明平黄兆胜吴庆光韦品清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配伍研究
通脉口服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β_1、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增殖及其产生白细胞介素融(IL-β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传代培养,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通脉口服液含药血清,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通脉口服液含药血清对过度增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n)法测定系膜细胞IL—β1 mRNA和IL-10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结果:通脉口服液含药血清在5%~20%浓度范围明显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系膜细胞增殖;在观察的2个时间点(6h、24h)上,LPS均可刺激系膜细胞IL-β1 mRNA的表达及提高IL-β1 分泌水平,在6h时间点上LPS可刺激系膜细胞IL-10mRNA的表达及提高IL-10分泌水平;而通脉口服液在10%浓度上能够明显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β1 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在6h时间点上促进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10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结论: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及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β1 的产生,促进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10的产生;肾小球系膜细胞是通脉口服液防治慢性肾炎,延缓肾小球硬化的重要靶细胞之-。
杨霓芝钟丹赵代鑫刘明平刘旭生
关键词:通脉口服液肾小球系膜细胞白细胞介素
通脉有效组分“新复方”防治系膜增殖性肾炎的药效学研究
2009年
目的:在前期对通脉复方有效组分活性筛选基础上,对通脉复方有效组分"新复方"防治系膜增生性肾炎进行药效学评价,为开发"新复方"新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抗胸腺抗血清(AST)制备大鼠MsPGN肾炎模型及行疲劳游泳致"气虚血瘀"证模型,灌胃给药高、中、低剂量通脉"新复方"4周,分别于第2周、第4周观察对其大鼠尿蛋白、血尿、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CSCr)和血尿素氮(CBUN)等的影响。结果:通脉新复方高、中、低剂量均能减轻肾炎模型大鼠的24 h蛋白尿,缓解血尿和降低红细胞计数,提高血清TP、ALB水平(低剂量除外),降低BUN水平,而对SCr影响不明显。结论:通脉有效组分"新复方"能有效防治系膜增生性肾炎。
刘明平黄兆胜杨霓芝韦品清吴庆光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炎药效学
通脉口服液主药不同配伍比例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中主要组成药物不同比例配伍前后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传代培养,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通脉口服液不同配伍比的含药血清,观察各组含药血清对脂多糖刺激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各组含药血清均可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各组之间比较,通脉口服液3∶1组作用要优于6∶1组及1.5∶1组。结论:通脉口服液黄芪、三七以不同比例配伍均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以黄芪∶三七为3∶1时其作用最强。
赵代鑫杨霓芝钟丹刘明平
关键词: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慢性肾炎
通脉复方有效组分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活性筛选及配伍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筛选黄芪、三七组成的通脉复方有效组分,并确定其最佳配伍剂量。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金水宝组1.32 g·kg-1、通脉水煎8 g·kg-1组、通脉提取物8 g·kg-1组、复方多糖0.64 g·kg-1组、复方皂苷0.16 g·kg-1组、其余组分组,共7组。ig给药7 d,7 d后采集大鼠含药血清。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提取组分含药血清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2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L9(34)对"有效组分"多糖、皂苷最佳配伍组合进行了研究。结果:正常培养及LPS刺激条件下,复方多糖与复方皂苷、通脉提取物、水煎液、金水宝含药血清均能抑制GMC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其余组分含药血清对GMC增殖无明显抑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通脉提取物含药血清对GMC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复方多糖、复方皂苷及金水宝含药血清,组间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对主效应即GMC增殖的抑制作用的贡献程度(F值)复方多糖(13.69)与复方皂苷(13.67)几乎无差别。有效组分不同剂量配伍中,以A3B3即复方多糖960 mg、复方皂苷240 mg配伍对GMC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结论:复方多糖与复方皂苷为通脉复方的主要有效组分,其比例为4:1(960 mg:240 mg)为有效组分最佳剂量配伍。
刘明平林铿黄兆胜吴庆光
关键词:配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