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915)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舒畅黄英符州娄小丽彭懿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纤维化
  • 4篇间充质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肺纤维
  • 3篇肺纤维化
  • 2篇细胞治疗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肺间质
  • 2篇肺损伤
  • 2篇分子
  • 2篇干细胞治疗
  • 1篇炎症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肺发育...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舒畅
  • 4篇黄英
  • 3篇符州
  • 2篇娄小丽
  • 1篇许峰
  • 1篇陈洁
  • 1篇吴雪郡
  • 1篇姚兰
  • 1篇李渠北
  • 1篇钟艺
  • 1篇刘成军
  • 1篇代继宏
  • 1篇罗庆
  • 1篇王莉佳
  • 1篇王莹
  • 1篇罗冲
  • 1篇代丽
  • 1篇彭懿

传媒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对肺上皮细胞的保护与修复作用
2010年
娄小丽黄英舒畅
关键词:肺上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慢性炎症肺间质病变间充质细胞
儿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IPF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X线、高分辨率CT(HRCT)、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血气分析、肺活检等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IPF患儿临床以咳嗽、气促、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伴肺底部Velcho啰音为主要表现;胸片/HRCT主要显示双肺斑片状、网格状或实变影、毛玻璃影、马赛克征。肺功能多数呈限制性通气功能和弥散障碍,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17例中达呼吸衰竭诊断标准者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支气管内膜炎,支气管软化、扩张、狭窄等,无诊断特异性表现。1例患儿死亡后行肺活检,显示肺弥散性炎症伴灶型坏死,成人型小儿肺透明膜病。结论儿童IPF的诊断主要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胸片、HRCT、肺功能、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尤其HRCT是能反映IPF肺组织结构改变的敏感方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重要鉴别诊断作用,不典型病例确诊还需肺活检。
代丽黄英舒畅代继宏李渠北王莹
关键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儿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织损伤的线粒体转移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价值,其治疗疾病的线粒体转移机制是近年来被提出的新概念,具体作用机制及调控因素尚不明确。目的:对现有关于干细胞及线粒体转移相关文章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临床实际应用进行展望。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所有关于干细胞与线粒体转移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祖细胞、线粒体",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Mother cell[s],Progenitor cell[s],Colony-Forming Unit[s],Colony Forming Unit[s],Mitochondria[l]transfer",共检索到13篇文章,结合引文追踪法共纳入42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将具有正常功能的线粒体转移至损伤细胞,重建其有氧呼吸功能。细胞间通过形成连接管道结构进行线粒体转移,线粒体转移具有一定方向性。钙敏感性衔接蛋白Miro1对线粒体转移具有加速与引导作用。线粒体的成功转移可能伴随受体细胞内损伤线粒体的清除。早期防止线粒体损伤可能对包括急性肺损伤在内的很多疾病具有治疗意义。
彭懿舒畅符州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急性肺损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旁分泌抑制肺纤维化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14年
肺纤维化是以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聚集、细胞外基质沉积并伴有炎症和损伤而导致正常的肺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丧失为特点的一类疾病,急性肺损伤是其常见病因,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急性弥散性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1-2]。多数患者在急性肺损伤后5~7d出现肺间质和肺泡纤维化,部分患者在10~14 d后表现出严重的肺纤维化、肺泡结构破坏和重建,急性肺损伤继发肺纤维化相关的病死率非常高,但目前除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外,尚无延缓或逆转纤维化进展的治疗措施。因此,临床急需治疗急性肺损伤安全有效的药物。
钟艺舒畅符州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肺纤维化细胞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善高氧致肺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对高氧致新生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来源的BM-MSCs移植入受体大鼠体内。将受体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BM-MSCs移植组、高氧对照组、高氧BM-MSCs移植组4组。实验第14天取各组大鼠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提取雌性大鼠肺组织DNA,PCR检测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表达。结果:高氧对照组肺组织结构紊乱,纤维化明显,羟脯氨酸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高氧BM-MSCs移植组病理改变较高氧对照组减轻,羟脯氨酸含量亦明显降低;PCR结果显示,正常BM-MSCs移植组和高氧BM-MSCs移植组均可检测到Sry基因,高氧BM-MSCs移植组较正常BM-MSCs移植组表达增高。结论:体内移植BM-MSCs可减轻高氧致新生大鼠肺纤维化。
姚兰刘成军罗冲许峰黄英舒畅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肺纤维化高氧肺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动物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通过定向增殖分化、旁分泌及免疫调节的机制对高氧介导的肺损伤发挥促进肺泡上皮修复、减轻肺部炎症的作用,对BPD有一定疗效.此外,已有临床试验显示MSCs治疗BPD是安全可行的,并提示对BPD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为根本性治疗BPD带来了希望.现结合MSCs的生物学特性,对其应用于BPD的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及作用机制、存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犹景贻舒畅符州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大鼠血清淀粉样物质P(SAP)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腺病毒制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制备能够表达大鼠血清淀粉样物质P(Serum amyloid P component,SAP)的重组腺病毒。方法:采用RT-PCR扩增的方法获取大鼠SAP,并将该基因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克隆进入穿梭质粒pAdTrace-TO4中,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该质粒和腺病毒骨架质粒Ad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然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导入包装细胞HEK293中,产生表达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扩增病毒后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滴度。结果:通过PCR技术从重组穿梭质粒和重组腺病毒质粒中扩增出700bp左右插入片段,测序结果和基因库中的基因序列一致。扩增后的重组腺病毒滴度为2.8×108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SA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easy-1-SAP,为探讨SAP对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打下基础。
娄小丽黄英舒畅陈洁罗庆王莉佳吴雪郡
关键词:腺病毒肺纤维化分子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