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600)

作品数:87 被引量:737H指数:14
相关作者:张亚平杨君兴陈小勇杨晓君于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进化
  • 13篇基因
  • 7篇植物
  • 6篇英文
  • 6篇鱼类
  • 6篇金丝猴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物种
  • 5篇系统发育
  • 4篇金线鲃
  • 4篇繁殖
  • 4篇SNUB
  • 3篇滇池金线鲃
  • 3篇滇金丝猴
  • 3篇特异
  • 3篇迁地
  • 3篇迁地保护
  • 3篇种群
  • 3篇线粒体

机构

  • 54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云南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云南财经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哀牢山国家级...
  • 2篇铜陵淡水豚国...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1篇张亚平
  • 10篇杨君兴
  • 8篇陈小勇
  • 6篇杨晓君
  • 5篇于黎
  • 4篇王红
  • 4篇王丁
  • 3篇靳伟
  • 3篇任宝平
  • 3篇李德铢
  • 3篇何静
  • 3篇杜丽娜
  • 3篇潘晓赋
  • 3篇王瑞武
  • 3篇郑劲松
  • 3篇刘鲁明
  • 3篇张文驹
  • 3篇李再云
  • 3篇石磊
  • 3篇李明

传媒

  • 16篇Scienc...
  • 15篇Zoolog...
  • 12篇科学通报
  • 6篇兽类学报
  • 4篇中国科学(C...
  • 4篇Scienc...
  • 4篇植物学报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植物分类与资...
  • 2篇中国遗传学会...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Curren...
  • 1篇遗传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9篇2011
  • 21篇2010
  • 15篇2009
  • 16篇2008
  • 6篇2007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作行为的非对称性演化被引量:6
2010年
解释合作行为演化中的"公共地悲剧"一直是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中重要而又未能有效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现有的合作演化模型中,描述合作行为演化的模型都是基于对称的思想发展而来,而现实的合作系统极可能是一个非对称的系统.但遗憾的是,合作行为的非对称性在现有的合作演化理论中被严重地忽视了.在一个稳定的合作系统中,合作方的个体数目和各自的收益与合作接受方事实上是高度不对等的.而在个体扩散难以实现的系统中,密度依赖的干扰性竞争对合作方和合作接受方的效应将会因此存在明显区别.本研究模型及模拟表明,合作方之间的密度依赖的约束或干扰性竞争将能维持公共资源利用的非饱和状态,合作系统将会因此维持合作关系局部的稳定,在公共资源很丰富的状态下,合作双方就不会发生竞争或冲突行为.增强合作方个体之间的密度依赖的干扰性竞争、合作方对合作接受方的贡献率、以及丰富的公共资源三因素将提高双方的合作频率.合作方和接受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将会随系统的环境或生态条件的改变而转化为冲突关系,双方的关系并将随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而扰动(混沌).在非对称系统中,合作接受方对消极合作者或欺骗者的惩罚而对合作个体的奖赏将提高合作方对合作接受方的贡献率,即提高了类似于亲缘系数或互惠系数初始关系系数.该初始相关系数将为合作行为的演化提供一个支点,但该系数不能决定合作行为演化的方向.因此,本实验模型也有效地解释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合作系统都存在直接的冲突.
石磊王瑞武
关键词:利他性公共地悲剧混沌
九子母属的系统位置:来自叶绿体rbcL序列及核核糖体ITS序列的证据被引量:8
2008年
九子母属Dobinea Buch.-Ham.ex D.Don是一个东亚特有属,包含贡山九子母D.vulgaris Buch.-Ham.ex D.Don和羊角天麻D.delavayi(Baill.)Baill.两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有关九子母属的系统位置长期存在争议,不同的学者曾将其归入漆树科Anacardi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和九子母科Podoaceae。本文基于rbcL和ITS探讨了其系统位置,结果表明,九子母属的两个种自成单系,并且是漆树科的成员。
潘跃芝龚洵杨杨
关键词:NRITSRBCL
物种间不确定性相互关系分析:一种基于非参数估计的变系数模型
2011年
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通常假定物种间相互作用具有某种固定的模式,因此线性或者非线性参数回归模型(如指数分布或者logistic模型)被广泛用来描述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然而,这些模型假定了相互作用关系物种之间具有特定响应函数,而这个假设可能并不适用于真正的生物群落,如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随不同环境变化的混沌系统.为了用一个更精确的方法来描述这种关系,我们以榕树-榕小蜂为模式系统,建立了一个变系数分析模型进行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在这个模型中,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分析物种间相关系数如何随其他变量(函数)的变化而变化.当其他因素对相关系数的影响效应可以用一个指定的参数模型来描述时,新方法就会转化为传统的参数相关分析.对于经验数据的分析,新方法更具有普遍性和灵活性,其与传统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可以研究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是否会随着某些因素变化而变化,或者找出维持或改变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其他关联因素.这种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如流行病学和群落管理)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石磊王瑞武朱力行曾卫民许王莉郑琪
关键词:非参数估计相关系数
Evolution of cd59 gene in mammals被引量:1
2007年
The CD59-coding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from 5 mammals by PCR and BLAST, and combined with the available sequences in GenBank, the nucleotide substitution rates of mammalian cd59 were calcu- lated. Results of synonymous and nonsynonymous substitution rates revealed that cd59 experienced negative selection in mammals overall. Four sites experiencing positive selection were found by using "site-specific" model in PAML software. These sites were distributed on the molecular surface, of which 2 sites located in the key functional domain. Furthermore, "branch-site-specific" model detected 1 positive site in cd59a and cd59b lineages which underwent accelerated evolution caused by positive selection after gene duplication in mouse.
GONG YuanYing1,2, PENG MinSheng1,2, ZHOU WeiPing1,3,4 & ZHANG YaPing1,4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netic Resources and Evolution,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23, China
关键词:POSITIVESELECTION
云南鲿科鱼类一新记录——越南拟鲿被引量:2
2008年
于2007年11月5日在云南省河口县八字河采集到鱼类标本共57尾。其中6尾标本经鉴定为云南省鲿科鱼类一新记录种——越南拟鲿(Pseudobagrus kyphus)。本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须四对,颌须短,不达胸鳍起点;脂鳍存在,后缘游离,不与尾柄相连;臀鳍条16–18;胸鳍和背鳍骨质硬刺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背鳍上部具一明显黑斑,尾鳍上、下叶具很宽的黑缘。
杨剑陈小勇杨君兴
关键词:鱼类
滇池金线鲃亲鱼培育、繁殖力以及卵径大小与胚胎存活率的关系被引量:17
2011年
2007—2010年,对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进行了亲鱼培育、繁殖力和卵径(egg diameter,ED)大小的研究。滇池金线鲃的催产率、核偏位率和孵化率分别由2007年的25.2%、61.5%和30.4%到2010年的91.3%、85.2%和44.5%。四年间这3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催产率提高的幅度最大。提供适合滇池金线鲃营养全面的饵料可以保证亲鱼培育的最佳效果,获得高质量的鱼卵和鱼苗。滇池金线鲃绝对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是F=0.0004826SL3.166(R2=0.6424,P<0.05)。四年来滇池金线鲃的平均产卵量为(2118.4±899.1)粒,平均绝对怀卵量为(2402.9±881.9)粒,平均相对怀卵量为(70.4±20.8)粒。产卵量、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都有随着体长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卵的大小与胚胎存活相关,在胚胎发育的前两天,不同批次胚胎的死亡呈现一种稳定的或低的死亡率;而后5~7d不同大小的卵呈现不同的死亡率,即小的卵具有更高的死亡率;而卵径>2.0mm的胚胎死亡率趋于稳定;大的卵有更高的生存潜力,能保证仔鱼开口前继续完善身体器官的形成或发生所需要的能量。
潘晓赋杨君兴陈小勇李再云
关键词:滇池金线鲃亲鱼培育繁殖力
云南塔城滇金丝猴掘食行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我们对云南塔城一个滇金丝猴群进行了连续跟踪,旨在调查其生境利用情况。在此期间,我们发现滇金丝猴在地面有掘土行为。通过照片分析,发现滇金丝猴的这种掘食行为旨在获取某种植物地下球茎。后分别在两个地点采用焦点动物行为记录法对这种掘食行为进行了记录。通过比较单次掘食行为的持续时间、掘食行为的发生频次以及掘取成功率,我们发现这些指标在不同年龄-性别组个体间的差异明显。成年雄猴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在单次掘食行为的时间花费上,成年雄猴和雌猴之间无差别,而亚成年个体表现为用时短和变换挖掘地点频繁的特点。就雄猴而言,成年有助于掘食成功。同时发现,带新生仔的雌猴也会下地采掘,但尚无成功采食纪录。进食植物球茎的过程中未发现分享块茎行为,但有抢食表现。
任宝平李明魏辅文
关键词:滇金丝猴
侧穗凤仙花的传粉生态和繁育系统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对峨眉山特有种侧穗凤仙花的开花生物学特性、花器官结构、传粉者种类和访花行为、繁育系统、花粉胚珠比(P/O)及花粉活力的研究。发现居群之间花的寿命变化比较大,它们的雄蕊期长,雌/雄蕊期比为0.12~0.17;花粉胚珠比达到4.6万,花粉在开花第一天有很高的活力(〉90%);传粉者为熊蜂和天蛾,熊蜂包括贞洁熊蜂、白背熊蜂;存在盗蜜者灰熊蜂。侧穗凤仙花是自交亲和的异交植物,能通过雌雄异熟和独特的花部结构来避免自交及雌雄干扰。侧穗凤仙花存在柱头运动现象,并通过柱头运动增强了雌性功能。由于昆虫访花频率很低,侧穗凤仙花自然结果率(26%)很低,人工授粉明显增加了结果率(42%),说明侧穗凤仙花的低结果率可能和传粉者限制有关。
毛志斌Cedric Boehler葛学军
关键词:凤仙花科传粉雌雄异熟
人类基因组中保守二级结构的纯净化选择及其在转录调控网络中的作用
保守基因组序列是一些在远源物种基因组间仍保持着高度相似性的 DNA 序列。因为与人类遗传疾病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保守基因组序列的研究是近年来比较基因组学的一个热点。保守二级结构是一类自身能折叠形成二级结构的特殊的保守基因组...
谢海兵David M.Irwin张亚平
关键词:SNPDAF转录调控网络
文献传递
Molecular evolution of stress-response gene Leptin in high-altitude Chinese snub-nosed monkeys (Rhinopithecus genus)被引量:3
2010年
Chinese snub-nosed monkeys (genus Rhinopithecus, subfamily Colobinae), including R. bieti, R. brelichi and R. roxellana, are well-known as the non-human primates with the highest known altitudinal distribution. They represent an interesting model organism of adaptation to the extreme environmental stresses. However, no study at the molecular level has yet been reported for the high-altitude adaptation in Chinese snub-nosed monkeys. Leptin, as an adipocyte-derived hormone, is believ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ergy homeostasis in adaptation to high altitude environme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sequenced and compared leptin sequences of the Chinese snub-nosed monkeys (R. bieti and R. roxellana) with their lowland close relative R. avunculus and other Colobines. Unexpectedly, no amino acid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the 7 Colobinae species examined, including the 2 Chinese snub-nosed monkeys, indicating no difference in the evolutionary pattern of the Leptin gene between high-altitude monkeys and their lowland counterparts. In contrast to a previous finding of adaptive evolution of Leptin gene in plateau pikas,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is gene may not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altitude adaptation of Chinese snub-nosed monkeys. Other nuclear genes associated with energy metabolism, or mitochondrial genes, are most likely to be involve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adaptation of these monkeys to cold and hypoxia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land environment.
WANG XiaoPing1,2, JIN Wei1,2, YU Li1,2 & ZHANG YaPing1,2 1 Laboratory for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io-resourc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关键词:LEPTIN基因瘦素基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