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80445-2)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国辉于金海王季杨钰姚永华更多>>
相关机构:大庆市第四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3篇胃癌组织
  • 3篇癌组织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端粒酶活性
  • 1篇端粒酶活性表...
  • 1篇端粒酶检测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修复基因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癌胚抗原
  • 1篇中端粒酶
  • 1篇替罗非班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形成

机构

  • 2篇大庆市第四医...
  • 2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3篇刘国辉
  • 2篇于金海
  • 1篇李崇敏
  • 1篇张艳华
  • 1篇初喆
  • 1篇杨素凤
  • 1篇姚永华
  • 1篇杨钰
  • 1篇王季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检测及血清癌胚抗原及癌抗原125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范丽梅刘国辉于金海
关键词:胃癌组织端粒酶检测癌抗原125血清癌胚抗原5年存活率
胃癌组织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被引量:2
2012年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和积累,错配修复基因功能的失活,导致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最终引起细胞恶变和肿瘤形成[1]。
姚永华李崇敏初喆刘国辉
关键词:错配修复基因HMLH1胃癌组织基因功能肿瘤形成癌基因激活细胞恶变
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银染TRAP-ELISA方法检测25例胃癌组织(实验组)和25例胃不典型增生组织(对照组1)及正常胃组织(对照组Ⅱ)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并胃癌组织与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为91.1%,对照组Ⅰ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为20%,对照组Ⅱ无表达,实验组端粒酶活性高于两对照组(P<0.01);实验组端粒酶活性在临床病理分期上:T4高于T3,T3高于T2+T1,但差异均无显著性。实验组端粒酶活性在病理分化程度上:未分化高于高分化(P<0.05)。结论实验组端粒酶活性高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端粒酶激活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判定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刘国辉于金海张艳华杨素凤
关键词:端粒末端转移酶
替罗非班对发病12~24h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系统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观察组132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组术前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PCI前TIMI血流3级、2级、1级、0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3级率高于对照组,TIMI血流2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发心梗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发病12~24 h急性心梗患者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TIMI血流,降低MACE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并未增加。
杨钰王季王云川胡晓峰张秀君
关键词:心肌梗死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