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103)

作品数:31 被引量:309H指数:12
相关作者:孙克刚和爱玲张运红杜君孔丽丽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玉米
  • 12篇施肥
  • 10篇小麦
  • 8篇氮肥
  • 8篇养分
  • 8篇土壤
  • 7篇增产
  • 7篇利用率
  • 6篇氮肥利用
  • 6篇氮肥利用率
  • 6篇冬小麦
  • 6篇夏玉米
  • 6篇控释
  • 5篇玉米产量
  • 5篇增产效果
  • 4篇氮素
  • 4篇施肥技术
  • 4篇肥料
  • 4篇丰缺指标
  • 4篇春玉

机构

  • 21篇河南省农业科...
  • 8篇河南农业大学
  • 6篇吉林省农业科...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金正大生态工...
  • 1篇辽宁津大肥业...

作者

  • 20篇孙克刚
  • 16篇和爱玲
  • 11篇张运红
  • 11篇杜君
  • 6篇侯云鹏
  • 6篇孔丽丽
  • 5篇尹彩侠
  • 5篇王立春
  • 5篇秦裕波
  • 4篇李前
  • 4篇张琨
  • 4篇于雷
  • 4篇谢佳贵
  • 3篇杨建
  • 2篇胡颖
  • 2篇金修宽
  • 2篇徐钰
  • 2篇朱云集
  • 2篇刘兆辉
  • 2篇郭建华

传媒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河南科学
  • 4篇腐植酸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化肥工业
  • 2篇玉米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4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素添加不同增效剂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尿素添加不同增效剂(黄腐酸U17、聚天冬氨酸U24、复合增效剂黄腐酸加聚天冬氨酸组合U20)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增效尿素U20、U24和U17分别比普通尿素增产16.0%、8.5%和8.0%,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增效尿素U20、U24和U17减量20%时不减产。增效尿素U20、U24和U17能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分别比普通尿素提高18.0、10.3和11.5个百分点;减量20%时,氮肥利用率比普通尿素提高18.6、12.7和12.3个百分点,且高于全量时处理。不同增效剂相比,以0.5%黄腐酸+0.3%聚天冬氨酸复合处理(U20)效果最优。
孙克刚张运红杜君和爱玲陈剑秋张强
关键词:尿素增效剂夏玉米氮肥利用率
腐植酸有机肥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通过研究不同用量腐植酸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增产效果的影响,筛选腐植酸有机肥的最佳施用方法和施用量。试验结果显示,施腐植酸有机肥对水稻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与不施肥处理(处理1)和纯施化肥处理(处理2)比较,罗山试验点分别增产28.2%~78.5%和15.5%~39.3%,固始试验点分别增产29.2%~75.2%和15.4%~35.6%。其中,以基施氮肥8千克/亩和腐植酸有机肥60千克/亩(处理8)效果最好,产值分别增加78.5%和75.2%;其次是氮肥8千克/亩和腐植酸有机肥20千克/亩基施处理(处理7)、氮肥8千克/亩和腐植酸有机肥30千克/亩基施和追施各半处理(处理5),且处理8、处理7和处理5三者间均无显著差异。从产量构成因子来看,腐植酸有机肥促进水稻增产主要是增加了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综合考虑肥料投入成本和增加产值,以处理7最为经济。因此,农业生产上推荐氮肥8千克/亩和腐植酸有机肥20千克/亩基施。此外,在氮肥4千克/亩和腐植酸有机肥20千克/亩基施和追施各半施用(处理6)的情况下,水稻未减产,说明施用腐植酸有机肥可以适当降低氮肥用量。
孙克刚和爱玲杜君张运红郭良进周尚勤孙克振
关键词:水稻增产效果
潮土区麦田土壤有效磷施肥指标及小麦施磷推荐基于ASI法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被引量:7
2013年
运用ASI法测定的潮土区小麦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与不施磷小麦相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小麦相对产量<50%,50%~65%,65%~75%,75%~95%和>95%对应的土壤有效磷指标,可以得出潮土区土壤有效磷"极低"指标为<7 mg/L,"低"指标为7~12 mg/L,"中"指标为12~18 mg/L,"较高"指标为18~38mg/L,"高"指标为>38 mg/L。据此建立的麦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磷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小于7 mg/L,推荐磷肥用量为135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在7~12 mg/L之间时,磷肥用量推荐为105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2~18 mg/L之间时,磷肥用量推荐为90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在18~38 mg/L之间时,磷肥用量推荐为60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38 mg/L,建议不施或者少施磷肥。
孙克刚和爱玲李向东金修宽胡颖刘晓虎赵丽君
关键词:小麦丰缺指标
不同施肥模式下春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养分平衡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通过三年定位试验,研究了吉林省春玉米主产区(公主岭和乾安)农民习惯与优化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变化及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公主岭和乾安优化施肥玉米产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增产6.8%~9.2%和6.3%~12.9%,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公主岭和乾安优化施肥肥料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46.9%和26.4%、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45.9%和32.6%、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5.2%和22.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优化施肥30~9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和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均低于农民习惯施肥,0~4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农民习惯施肥。与试验起始时相比,农民习惯施肥30~9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与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提高,0~3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和0~4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而优化施肥处理0~9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幅度较小。玉米收获期土壤氮、磷、钾养分表观平衡估算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土壤氮、磷素均出现盈余,钾素亏缺。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公主岭和乾安优化施肥处理氮盈余量分别下降86.3%和93.3%,磷盈余量分别下降98.1%和92.1%,钾亏缺量分别下降16.5%和34.0%。综上所述,农民习惯施肥模式使土壤氮素和磷素大量残留,钾素亏缺,而优化施肥模式在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氮、磷的损失和钾的亏缺。
张磊王立春孔丽丽杨建谢佳贵侯云鹏
关键词:施肥模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养分平衡
黄淮海平原夏玉米一次性施肥肥料产品的筛选与产量效应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筛选能保证黄淮海夏玉米实现高产、稳产、可持续性的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产品。【方法】选取山东、河南、河北3个玉米种植大省的4个试验点作为玉米一次性施肥定位试验点,选取CRFA、CRFB、CRFC、CRFD、CRFE、CRFF、CRFG、CRFH、CRFI和CRFJ(控释肥代码)10种的缓(控)释肥作为供试肥料,研究不同缓(控)释肥产品的一次性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试验点、不同年度间玉米产量差异均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F=40.67、F=2.95),但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同年度、同区域不同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和优化施肥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实现一次性施肥;不同缓(控)释肥处理产量可持续性均高于优化施肥(OPT处理),可持续性指数(SYI)范围在0.65—0.70;除了CRFE处理,不同处理产量稳定性均高于OPT处理,变异系数(CV)范围在3.19%—7.32%。山东德州试验点不同处理玉米年均产量与OPT处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CRFC处理玉米年均产量最高,为10 734.06 kg·hm^(-2);不同缓(控)释肥处理产量可持续性均高于OPT处理,其中CRFI、CRFD和CRFB处理的SYI值大于0.70;不同缓(控)释肥处理产量稳定性均高于OPT处理,CV值范围在14.00%—21.77%。本研究中玉米产量可持续性与产量高低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德州试验点各处理玉米产量SYI值与CV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产量越稳定,产量可持续性越好。【结论】本研究选用的缓(控)释肥在玉米上一次性施用均起到了增产的效果,从提高产量的角度考虑,黄淮海区域可实现夏玉米一次性施肥的缓(控)释肥料产品为CRFC、CRFA和CRFB,德州试验区域为CRFC、CRFJ、CRFB和CRFI。从产量可持续性方面考虑,黄淮海区域首选产品为CRFG、CRFD、CRFH;德州试验区域首选产品为CRFI、CRFD、CRFB。从产量变异性较小方面考虑,黄淮海区域首选产品为CRFH、CRFB、CRFG;德州试验区域首选产品为CRFI、CRFD
江丽华谭德水谭德水李宗新李宗新郭建华孙克刚李妮杨岩徐钰杨岩石璟
关键词:一次性施肥夏玉米稳定性可持续性黄淮海平原
黄淮海夏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效应研究被引量:33
2018年
【目的】研究一次性施肥技术对黄淮海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黄淮海夏玉米区实现减肥增效、节本增收及轻简化生产技术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和2016年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选择8个试验地点进行控释氮肥随夏玉米播种一次性施用大田试验。与普通氮肥分次施用(习惯施肥(FP)和优化施肥(OPT))对比,通过设置控释氮肥等量投入(CRFA)、减量20%控释氮肥投入(CRFA80%N、CRFB80%N和CRFC80%N),研究一次性施肥技术对黄淮海夏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验证一次性施肥技术的减量施氮可行性。【结果】(1)与农民习惯施肥(FP)相比,一次性施肥处理对黄淮海区夏玉米株高、穗部性状和两年的平均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虽有所提高,但未达显著性差异;但一次性减氮施肥处理较FP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了33.85%以上(P<0.05)。此外,CRFA、CRFA80%N、CRFB80%N和CRFC80%N处理相比农民习惯施肥(FP),每季平均节氮量分别为8.15、50.65、50.65、50.65 kg N·hm^(-2),增加纯收入927.40元/hm^2以上。(2)除CRFA处理外,其余一次性施肥处理的硝态氮量均显著低于习惯施肥处理(FP);一次性减氮施肥处理(CRFA80%N、CRFB80%N、CRFC80%N)0—90 cm土层NO_3^--N含量显著低于优化施肥处理(OPT)(P<0.05)。【结论】一次性施肥技术实现了黄淮海夏玉米的轻简化施肥,提高了氮肥的利用效率,能够在保证稳产增产的前提下,实现氮肥的减量施用;推荐减少20%氮用量的CRFA施肥模式在黄淮海夏玉米生产上一次性施用。
杨岩谭德水谭德水江丽华孙克刚郭建华孙克刚徐钰石璟
关键词:黄淮海夏玉米一次性施肥减肥
不同缓/控释氮肥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土壤无机氮变化及氮平衡的影响被引量:42
2018年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缓/控释氮肥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春玉米产量、关键生长节点氮素积累特征以及生育期内土壤无机氮含量变化和氮素平衡等多方面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的缓/控释氮肥类型,以期为该区域缓/控释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年和2015年在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设置大田试验,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在相同用量和施用方式下,设普通尿素(CU)、硫包衣尿素(SCU)、树脂包膜尿素(CRF)、稳定性尿素(SU)和脲甲醛(UF)6个处理,测定指标包括玉米产量、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含量和土壤无机氮含量,并计算作物吸氮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无机氮积累量和土壤-作物系统的氮素平衡状况。【结果】各缓/控释氮肥处理玉米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玉米产量最高,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19.6%(2014年)和18.8%(2015年)。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氮素当季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提高幅度依次为44.8%—72.6%、70.8%—147.7%、9.6%—19.6%(2014年)和29.2%—48.0%、47.7%—86.5%、10.4%—18.9%(2015年),且均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最高。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各生育期氮积累量,其中灌浆期至成熟期氮积累量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最高。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玉米开花期至成熟期0—3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其中玉米开花期至灌浆期土壤无机氮含量以树脂包膜尿素处理最高,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量以脲甲醛处理最高。玉米收获后0—180 cm土壤剖面无机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各缓/控释氮肥处理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其中以脲甲醛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玉米氮素总积累量、产量与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土壤无机氮含
侯云鹏李前孔丽丽秦裕波王蒙于雷王立春尹彩侠
关键词:春玉米氮素平衡
控释氮肥减施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被引量:46
2018年
【目的】针对吉林省春玉米区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利用效率下降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控释氮肥较农民习惯用量减施条件下,春玉米的干物质形成与养分需求规律及分配特征,为控释氮肥在吉林省春玉米上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2014年连续2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开展试验,供试玉米品种为先玉335,试验共设置了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CK),农民习惯施肥(FP),推荐施肥(OPT,较FP减氮25%),控释氮肥1(CRU1,施氮量同OPT),控释氮肥2(CRU2,较FP减氮40%)。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系统分析了春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生物量和氮素累积以及成熟期的分配特征,并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转运效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氮处理间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差异显著,且年际和处理间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极显著水平。玉米产量并未因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且有小幅度增产。CRU1处理的玉米产量高于FP处理,两年平均增产4.5%,但与OPT处理产量相比差异并不显著。控释氮肥减量施用提高了氮肥生理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CRU1处理较FP处理,氮肥生理效率提高了28.5%,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了4.9 kg·kg^(-1),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8.1 kg·kg^(-1),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8.4%。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呈快-慢-快的积累动态,且年际间变化趋势基本相一致,CRU1处理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较FP处理增加了7.7%。控释氮肥适量减施不影响植株后期氮素的累积与分配,还可以提升植株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促进花后植株养分的转运效率。CRU1处理玉米地上部氮素累积量较FP处理增加了5.0%,CRU1处理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两年平均为62.1%,较FP处理提高13.3%。【结论】控释氮肥减量25%(180 kg·hm^(-2))施用不降低玉米产量,还可有�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秦裕波王蒙于雷刘春光王立春侯云鹏
关键词:春玉米控释氮肥减量施用氮素累积
氮肥对吉林春玉米产量、农学效率和氮养分平衡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为解决东北地区玉米合理施用氮肥问题,于2014年在吉林省中部地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0、70、140、210、280 kg/hm2)对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土壤无机氮积累变化规律及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70-210 kg/hm2范围内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至280 kg/hm2产量下降,根据玉米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得出线性加平台关系式: y=14.63x+8734.11(R2=0.924),得出最佳施氮量为184.0 kg/hm2。氮素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氮收获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以施氮量210 kg/hm2处理最高,为64.9%。土壤无机氮积累量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呈现先快速下降后小幅升高的趋势。玉米成熟期施氮处理各层土壤无机氮积累量均高于不施氮肥处理,且基本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玉米收获后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在施氮量70-210 kg/hm2范围内显著增加,施氮量增加至280 kg/hm2不再显著增加;氮表观损失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玉米氮吸收量、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和氮表观损失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正向相关性,玉米氮吸收量、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和氮表观损失量分别占增加氮量的21.84%、41.19%和36.97%。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施氮范围为184-210 kg/hm2。
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李前于雷王立春谢佳贵
关键词:春玉米氮肥利用率土壤无机氮氮素平衡
不同施磷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被引量:27
2017年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磷条件下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转运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施磷水平的提高先增后降,以施磷90 kg/hm^2处理最高。依据玉米产量(y)和施磷量(x)二次曲线拟合,得出最佳施磷范围为90.1~103.1 kg/hm^2。在施磷水平30~90 kg/hm^2范围内,抽雄期各养分积累量与转运量呈正比;当施磷水平提高至120 kg/hm^2,各养分向子粒转运量出现负效应。相关分析表明,除苗期外,玉米其他生育期氮、磷、钾的积累间及转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氮、磷、钾积累、转运与产量间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灌浆期氮、磷、钾素积累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玉米磷肥生理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随施磷水平的提高先增后降,玉米磷素吸收效率、当季回收率和偏生产力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侯云鹏杨建孔丽丽尹彩侠李前秦裕波王立春谢佳贵
关键词:玉米施磷水平磷素利用效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