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210025)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洪连汪敏赵静赵杨马宗斌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轮枝
  • 4篇轮枝菌
  • 4篇黄萎病
  • 4篇大丽轮枝菌
  • 3篇棉花
  • 3篇棉花黄萎病
  • 3篇黄萎病菌
  • 3篇病菌
  • 2篇棉花黄萎病菌
  • 2篇T-DNA插...
  • 1篇致病相关基因
  • 1篇紫荆
  • 1篇微菌核
  • 1篇菌核
  • 1篇T-DNA插...
  • 1篇VERTIC...
  • 1篇插入突变

机构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汪敏
  • 4篇李洪连
  • 2篇马宗斌
  • 2篇赵杨
  • 2篇赵静
  • 1篇文才艺
  • 1篇丁胜利
  • 1篇焦睿
  • 1篇桑茜
  • 1篇李小萍

传媒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致病缺陷突变体筛选被引量:6
2014年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侵染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而其致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此,以强致病力落叶型黄萎病菌FGH2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构建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并进行致病缺陷突变体的筛选。当农杆菌与黄萎病菌分生孢子浓度比为250∶1、承载介质为NC膜、乙酰丁香酮浓度400μmol/L、共培养时间48h时,转化效率高达每106个分生孢子产生612.5个转化子。通过采用优化后的转化体系,构建了含1 200个T-DNA插入转化子的棉花黄萎病菌突变体库。利用苗期分生孢子蘸根法测定300个转化子在棉花幼苗上的致病力,获得3个致病力显著降低的突变体181、546、1009,其中546的微菌核形成能力丧失,1009的微菌核形成能力明显下降。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及微菌核形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谷素静汪敏桑茜赵静李洪连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T-DNA插入突变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的分离及敲除载体的构建
2015年
利用分生孢子蘸根法筛选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转化体库,获得了1个致病力减弱的突变体V546,该突变体在PDA平板上不产生微菌核。利用hi TAIL-PCR技术,获得了突变体V546 T-DNA插入的侧端序列。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在大丽轮枝菌基因VDAG_07282.1的编码区。
李小萍汪敏赵杨丁胜利李洪连马宗斌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致病相关基因
河南省紫荆黄萎病菌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1
2016年
为明确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公园紫荆植株枯死的病因,采集具有典型黄萎病症状的紫荆植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2株病原菌Vcg1和Vcg4,并进行鉴定。该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中菌落菌丝灰白色,分生孢子梗轮生,后期产生微菌核。PCR扩增菌株Vcg1和Vcg4 r DNA-ITS区段并测序,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与大丽轮枝菌(V.dahliae Kleb.)同源性最高。通过分生孢子悬浮液伤根接种法测定目标菌株在紫荆幼苗上的致病性,结果发现该病原菌能引起紫荆发病,维管束变褐色,严重的导致紫荆植株死亡。以上结果表明引起郑州市紫荆山公园紫荆枯死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
赵杨米建华李洪连文才艺汪敏
关键词:紫荆黄萎病大丽轮枝菌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微菌核缺陷突变体的筛选及其侧端序列分析
2015年
为了获得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微菌核缺陷突变体,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大丽轮枝菌,共获得270个T-DNA随机插入突变体,从中筛选出了4个气生菌丝发达、不产微菌核的突变体,利用高效TAIL-PCR技术,获得了其侧端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4个突变体T-DNA在大丽轮枝菌基因组插入位点的基因信息。
汪敏赵静李洪连谷素静马宗斌焦睿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棉花黄萎病T-DNA插入微菌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