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402)
- 作品数:21 被引量:241H指数:9
- 相关作者:商彦蕊苏筠王静爱杨帅岳耀杰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综合定权法的中国玉米综合灾害风险评价被引量:4
- 2011年
-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PCA偏相关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等多种赋权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有效融合的多指标综合定权模型IW.据此评价了中国各省(市、区)玉米的综合灾害风险,并绘制了中国玉米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等级图.结果表明,使用IW综合定权模型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精确的指标权重,据此绘制的风险评价图不仅能够很好反映中国玉米种植风险的地域分异规律,而且具有良好的解释性.
- 雷永登史秦青王静爱赵金涛胡国芳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
- 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化灾害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4
- 2017年
- 土地沙漠化灾害危险性评价对防治沙漠化灾害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价值。通过提出沙漠化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构建多指标综合模型,对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化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论如下:1中国北方沙漠化灾害危险性以轻度、较轻、中度和较重为主。呈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北向西北逐步加重的规律。2 2010年土地沙漠化灾害危险性较2000年减轻,特别是中度危险的土地大幅减少,其他等级土地保持稳定。3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化灾害危险性减轻的主要驱动力是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减轻风沙灾害起到了显著作用。
- 沈亚楠仇梦梦岳耀杰
-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
- 国外自然灾害脆弱性概念模型研究进展
- 灾害研究与减灾实践正在从强调致灾因子向降低灾害系统脆弱性、提高适应和恢复能力方向转变,后者可以放大或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这篇论文综述了脆弱性分析的概念、框架和模型。现有研究一致认为,承灾体的脆弱性是系统易于受到伤害的性质...
- 商彦蕊
- 关键词:自然灾害脆弱性
- 文献传递
- 暴雨灾害人员损失风险快速预评估模型
- 研究在暴雨灾害致灾因子强度分析、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等基础上,把人作为主要的承灾体,用人口密度来评估风险暴露因子;参照北京地区暴雨洪涝的历史灾情资料,建立致灾因子强度(等效日雨量)与人员损失之间的损失系数估算方程。以'7....
- 扈海波张艳莉
- 关键词:暴雨洪涝风险评估
- 文献传递
- 中国1961-2010年气象干旱的时空规律——基于SPEI和Intensity analysis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利用中国752个气象站降水、气温资料,选择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为干旱指标,采用Intensity analysis方法,从时间间隔、干旱等级变化和转换三个层面分析了1961-2010年中国气象干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61-2010年中国气象干旱的变化速率趋于上升,总变化面积由60%上升至80%以上,1980-1990年代、1990年代至21世纪初两个时间段的年平均变化相对于整个时间段较快。1960-1980年代干旱变化较为平缓,1960-1970年代干旱等级的转换主要以中等以下的干旱等级之间的转换为主导;1970-1980年代以无干旱与轻微、中等和严重干旱等级之间的相互转换为主导。1980年代至21世纪初干旱有加重的趋势,1980-1990年代以无干旱向极端干旱的转换为主导;19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等以下的干旱向严重和极端干旱的转变成为了主导,而严重干旱则以向极端干旱转换为主导,极端干旱以向中等干旱转换为主导。
- 栗健岳耀杰潘红梅叶信岳
- 关键词:INTENSITYANALYSIS气象干旱
- 降水约束条件下的粮食生产适应度评价——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基于年际间降水波动性与粮食生产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粮食生产适应度评价的概念模型,并建立评价标准,将粮食生产适应度分为1~4级。以位于北方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选取乌兰察布市1959—2009年逐年粮食产量、播种面积数据,逐年逐日气温、降水量数据,结合数学统计分析揭示了区域粮食生产适应水平的变化趋势。气象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降水在波动中有小幅降低,近30年年平均降水量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约30 mm;同期气温升高约3.1℃,区域整体暖干旱化趋势明显。粮食生产状况统计结果显示:这一时段内粮食单产上升趋势明显、气象产量波动较大。基于适应度评价模型,该区粮食生产适应水平大致经历了由4级降至1级、至1995年后又升至3级的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和技术经济进步的情况下,人们通过不断调整适应措施来应对变化,其间,适应水平呈现高低不同的变化。
- 孙雪萍苏筠
- 关键词:适应度
- 石家庄市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被引量:9
- 2016年
-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适宜与否,能否在灾时和灾后及时发挥应急避难功能,将直接决定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情况。基于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本文以石家庄为例,从有效性、可达性、安全性三个层面构建了石家庄市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GIS软件为数据处理平台,运用熵值权重法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评价模型,对石家庄市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应急避难场所中有3处达到适宜等级,2处达到一般适宜等级,4处是不适宜等级。最后依据评价结果提出建设性建议。结果可检验石家庄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为石家庄市新增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提供建议。
- 史晓瑞商彦蕊胡佳胡清华马靖雯
- 关键词:适宜性应急避难场所灰色关联分析
- 基于SPI的黄淮海冬小麦气象干旱风险时空格局
- 本文基于SPI,利用黄淮海平原70个气象站1961-2005年的逐日降水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对黄淮海平原的冬小麦气象干旱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气象干旱发生的频次和范围都有增加趋势;随着风险水平的...
- 栗健岳耀杰雷永登王志强王静爱周兰尹圆圆
- 关键词:冬小麦气象干旱SPI
- 文献传递
- 基于旱情演变的社会应灾过程分析——以2009-2010年云南旱灾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旱灾作为渐发性灾害,社会应灾的过程研究有助于理解成灾机制,但"过程"量化方法有待探讨。应用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以2010年西南旱灾的重灾省份云南省为例,基于逐日的气象观测资料、报刊资料,以及实地入户访谈结果,分别构建了云南省2009-2010年气象干旱等级的演变序列,以及不同社会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团体、灾民)的应灾过程序列。通过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气象干旱重旱持续时间长,为秋冬春连旱;社会各主体的应灾过程同气象干旱演变过程,存在从启动、持续加强到减少的完整周期,但在时序上应灾滞后于致灾,干旱初期滞后明显,末期基本同步;社会各主体的应灾行为在时序和强度上均存在差异,其中灾民的应对持续时间长,以找水节水为主,而政府应灾行为集中高效,重在抗旱指导与部署。根据上述特点,提出了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媒体宣传及时性、灾民应灾能力的建议,以提高社会应灾的时效性。
- 孙雪萍房艺苏筠
- 广东省台风灾害风险及适应对策研究
- 广东是中国人口、经济第一大省,同时又是台风灾害最频发的省区之一,研究其台风灾害的时空规律和风险格局是采取有效适应对策的重要基础。本文梳理了广东省近60多年的台风过程数据,结合GIS空间统计和线密度分析,揭示了广东省台风的...
- 雷永登王静爱黄晓云
- 关键词:台风灾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