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5219)

作品数:17 被引量:162H指数:9
相关作者:张红军姚远罗赟翟婉明黄志辉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1篇机车
  • 5篇重载
  • 3篇传动
  • 2篇电机
  • 2篇动车
  • 2篇动车组
  • 2篇振动
  • 2篇扭转振动
  • 2篇重载机车
  • 2篇重载组合列车
  • 2篇转向架
  • 2篇纵向振动
  • 2篇组合列车
  • 2篇列车
  • 2篇轮对
  • 2篇机车车钩
  • 2篇安全性
  • 2篇CRH5
  • 2篇CRH5型动...
  • 2篇车钩

机构

  • 16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长春轨道客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南车集团...
  • 2篇中国北车集团
  • 1篇中国北方机车...
  • 1篇中国南车集团...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8篇张红军
  • 6篇姚远
  • 6篇罗赟
  • 4篇黄志辉
  • 4篇翟婉明
  • 3篇刘建新
  • 3篇李秋泽
  • 3篇王开云
  • 3篇金鼎昌
  • 3篇封全保
  • 2篇张开林
  • 2篇杨俊杰
  • 1篇罗世辉
  • 1篇常崇义
  • 1篇郑泽晔
  • 1篇廖志伟
  • 1篇赵怀耘
  • 1篇朱旻昊
  • 1篇洪明虎
  • 1篇计强

传媒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机车电传动
  • 3篇中国铁道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铁道车辆
  • 1篇内燃机车
  • 1篇铁道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4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摆式车辆液压伺服系统优化设计
2009年
介绍了摆式车辆倾摆机构采用液压伺服系统的优缺点及液压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在阀控液压缸最佳匹配参数解析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得到了按实车设计的摆式车辆液压伺服系统优化设计结果。
黄志辉李秋泽洪明虎周勇
关键词:摆式车辆液压伺服系统优化设计
直驱转向架结构特点与应用展望被引量:8
2013年
分析了直驱转向架宜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原因,阐述了直驱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对直驱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分析表明,与传统转向架相比,直驱转向架在结构简化、可靠性及电机效率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很适合在城轨车上应用。
黄志辉许峻峰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齿轮传动簧下质量城轨车辆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缓冲器关键技术参数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根据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对机车缓冲器可靠运用的要求,应用列车纵向动力学软件建立2万t重载组合列车多质点模型和缓冲器数值模型;按照列车紧急制动、常用制动和长大下坡道区段循环制动3种工况,分析比较机车分别装用DFC—E100缓冲器、MT—2缓冲器和QKX100型弹性胶泥缓冲器以及在列车紧急制动工况条件下改变DFC—E100型缓冲器最大阻抗力、行程和初压力等关键技术参数对2万t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车装用不同型号缓冲器时的列车最大纵向力均在2 200 kN以内,中部机车的最大纵向力未超过1 700 kN;适宜于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机车缓冲器的额定阻抗力、行程和初压力分别为2.25 MN,110 mm以下和150 kN左右。
杨俊杰常崇义封全保马大炜
关键词:重载列车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车钩稳定控制试验被引量:21
2009年
为控制重载组合机车车钩的动态稳定性,根据重载机车车钩稳定性的工作原理与车体和车钩的几何关系,推导了机车车钩最大自由摆角的计算方法.以某型机车装用DFC-E100型钩缓装置在大秦线牵引重载列车为例,通过改变列车的牵引重最、编组方式和制动方式,不断加大作用于机车的纵向力,实测被试机车的脱轨系数、轮酉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等安全性参数,试验研究列车中部机车车钩横向摆动对机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钩力作用下,机车车钩摆角随车钩纵向力的增大而增大;车钩最大自由摆角增大,机车的安全性参数及机车脱轨的风险则随之增加,考虑工程误差,车钩最大自由摆角应为2.5°~3.5°.
杨俊杰刘建新罗世辉封全保
关键词:组合列车机车车钩稳定控制
机车打滑时轮对纵向振动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轮轨粘着曲线负斜率会导致传动系统强烈的自激扭转振动,引起轮轨粘着系数周期性的变化,从而会导致轮对纵向振动,轮对纵向振动与轮对粘滑振动耦合作用导致机车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建立机车单轮对传动系统简化模型,考虑轮对回转及纵向自由度。通过数值仿真,再现了平均蠕滑率超过临界蠕滑率时,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及轮对纵向振动相轨迹,并计算传动系统扭转和轮对纵向振动频率,利用图解法分析纵向振动机理。结果表明,当机车打滑时,轮对纵向振动为自激振动,轮对纵向振动频率为传动系统扭转固有频率整数倍,且为两倍时振动幅值最大。因此需要合理设置轮对纵向定位刚度等参数,避免打滑时引起的轮对强烈的纵向振动。
姚远张红军罗赟金鼎昌
关键词:轮对纵向振动
CRH5型动车万向轴扭转振动分析被引量:23
2009年
采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包含传动系统的单节CRH5高速动车模型,对在万向轴波动附加力矩作用下引起的传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分析,并给出万向轴扭转刚度合理的选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万向轴传动不等速性而产生波动附加力矩,导致传动系统产生强迫振动;附加力矩的波动频率与动车运行速度有关,强迫振动的频率为万向轴输入轴旋转频率的2倍,附加力矩幅值与输入轴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万向轴扭转刚度的选用应以传动系统固有频率避开正常运行时万向轴强迫振动频率为原则。建议选用的万向轴扭转刚度小于560 kN.m.rad-1。
姚远张红军罗赟李秋泽
关键词:CRH5型动车组扭转振动扭转刚度
高速机车构架拓扑优化仿真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获得高速机车构架最优轻量化的结构方案,基于渐进结构优化法(ESO),应用ANSYS单元生死功能的二次开发,设定一应力阀值,将相对低应力或低应变能密度的单元"杀死",通过APDL语言编制拓扑优化程序,对某高速动力车辆转向架构架内部筋板位置进行了拓扑优化仿真,提出了构架梁体内部筋板的最优拓扑位置,并对构架的板厚进行了尺寸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构架前后端梁应力优化后增加了30%左右,侧梁应力优化后增加了10%左右,构架整体应力分布更趋于均匀;通过对构架结构的拓扑及尺寸优化,构架质量减轻了143.92kg,减幅约为10%,在实现等强度设计的同时,达到了构架轻量化的目的。
张开林周春平
关键词:高速机车拓扑优化单元生死APDL语言
CRH5型动车万向轴传动系统技术特征分析被引量:23
2009年
CRH5型动车传动系统通过纵向布置的万向轴传递驱动力矩。本文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包含传动系统的单节CRH5型动车模型,讨论了驱动、制动和惰行3种工况下万向轴传动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反作用杆杆端关节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驱动制动力矩改变齿轮箱转角,使得万向轴不满足等速传动条件,导致驱动力矩波动,引起传动系统强迫振动,对传动不利;反作用杆关节刚度决定齿轮箱偏转角度及其固有振动频率,刚度过小引起万向轴较大折角,而刚度过大使得传动系统固有振动频率与正常运行速度下万向轴强迫振动频率接近,从而引起共振,本文通过对传动系统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系统参数选用范围。
张红军姚远罗赟李秋泽
关键词:CRH5型动车组传动系统参数优化
机车打滑时传动系统的自激扭转振动被引量:7
2008年
为研究机车发生打滑时传动系统扭转振动,针对机车单轮对传动系统,考虑轮对以及电机与轮对间的扭转刚度,建立了简化的机车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方程.当轮轨间的平均蠕滑率超过临界蠕滑率时,产生了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极限环,表明传动系统产生了自激振动.对不同工况下传动系统扭转振动频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当自激振动发生时,系统的扭转振动频率与其扭转固有频率一致.因此,检测轮对的扭转振动频率可以判断车轮是否打滑.
姚远张红军陈康金鼎昌
关键词:机车传动系统车轮打滑
重载单节八轴内燃机车轴箱结构型式被引量:1
2009年
轴式为C0—C0的DF4、DF8和DF11系列内燃机车已不适应牵引5 000 t重载,开发大功率的八轴内燃机车是一种较好的技术措施。八轴机车由于多了两个动力轮对和过渡构架及三系悬挂,增加了车体的长度和高度。为了解决八轴机车长度和高度的限制问题,要对二轴转向架进行精心设计,轴箱结构尤应如此。重点对轴箱结构在空间受到极大约束的情况下如何选型及其强度计算结果作了介绍。
黄志辉计强张红军罗赟姚远
关键词:八轴机车轴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