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30600004)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黄良民谭烨辉柯志新尹健强李开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浮游
  • 2篇珠江口
  • 2篇浮游动物
  • 2篇浮游生物
  • 1篇大型海藻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多毛类
  • 1篇营养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造礁石珊瑚
  • 1篇植物
  • 1篇沙蚕
  • 1篇珊瑚
  • 1篇珊瑚礁
  • 1篇上覆水
  • 1篇摄食
  • 1篇摄食压力
  • 1篇生活史
  • 1篇生物扰动
  • 1篇石珊瑚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8篇黄良民
  • 5篇谭烨辉
  • 3篇尹健强
  • 3篇李开枝
  • 3篇柯志新
  • 2篇连喜平
  • 1篇刘永宏
  • 1篇张建林
  • 1篇陈清潮
  • 1篇齐雨藻
  • 1篇周林滨
  • 1篇宋星宇
  • 1篇徐军
  • 1篇黄梓荣
  • 1篇马艳娥
  • 1篇沈萍萍
  • 1篇林强
  • 1篇李亚男
  • 1篇熊兰兰
  • 1篇邢帅

传媒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6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三亚珊瑚礁分布海区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被引量:20
2011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珊瑚礁区生物群落应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以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珊瑚礁发展发育的关系,我们于2006年10月26日至11月10日对三亚珊瑚礁保护区9个有珊瑚礁分布的站点进行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种类61属130种(包括变种、变型),其中硅藻门48属101种,甲藻门10属25种,蓝藻门2属3种,金藻门1属1种。硅藻门的角毛藻属(Chaetoceros)种类最多,根管藻属(Rhizosolenia)的种类次之。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范围为348–11,320个/L,平均为3,247个/L。在浮游植物群落中硅藻占绝对优势,平均丰度为3,230个/L,占总密度的99.5%。调查海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6种,其中桡足类29种,水母类17种,浮游幼虫10种,毛颚类7种,被囊类6种,浮游腹足类4种,十足类、多毛类和介形类各1种。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密度范围为43–190个/m3,平均为114个/m3。优势类群为桡足类、各类幼虫和毛颚类,平均分别占浮游动物总密度的28.5%,27.7%和13.6%。各站位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分别为3.98和0.70,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分别为4.37和0.87。鹿回头和大东海海域的浮游植物密度大,而生物多样性指数低。活的造礁石珊瑚种数和覆盖率高的站点的浮游生物多样性也较高。
柯志新黄良民谭烨辉尹健强
关键词:珊瑚礁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大亚湾冬季不同粒级浮游生物的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与生物量的关系被引量:10
2012年
生物量在营养级上的分布作为一种生态系统的指示指标,可以指示因人类干扰和环境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的改变,揭示生态系统功能的差异性。调查了冬季大亚湾不同区域各粒级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大小及其氮稳定同位素丰度比值(δ15N)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构建营养级谱比较了大亚湾不同区域浮游食物网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浮游生物的δ15N值基本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加,但100—212μm粒级的δ15N值为5.08‰,略低于1.2—100μm粒级的5.58‰。>500μm粒级的δ15N值最大,平均为8.16‰。在湾口和敞水带的S1、S9站各粒级的δ15N都要小于其他站位,而各粒级δ15N的最大值一般都出现在湾底的S8站。在各粒级颗粒物中,1.2—100μm粒级的δ15N最适合用来指示水体的环境状况,受陆源输入影响较小的海域的δ15N值小。生物量与氮稳定同位素构建的营养级谱的斜率与总溶解氮的浓度和氮磷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处于湾口的站位的营养级谱的谱线要更陡峭一些,表明该处捕食者/被捕食者的比率更低。
柯志新黄良民徐军马艳娥
关键词:浮游生物
投放双齿围沙蚕和马尾藻对养殖底泥上覆水氮、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探讨由双齿围沙蚕和马尾藻组成的立体修复系统对养殖底泥上覆水氮、磷含量的影响。处理组1、2分别在系统(底泥1.5kg、海水6L和马尾藻10g)中投放4条和6条沙蚕。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中上覆水氮、磷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实验第1周上覆水的磷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无机氮含量明显增大,而且沙蚕密度越高,上覆水中氨氮和硝态氮浓度越高。2个月后,上覆水氨氮浓度大幅下降,而硝态氮和磷酸盐浓度大幅上升;同时,上层马尾藻吸收营养盐而增重,3组藻体湿重分别增重37%、58%和101%。依据实验结果认为,投放6条沙蚕组合10g马尾藻形成的立体修复系统,对底泥环境改善和养殖效益提升效果较好。
江小桃谭烨辉柯志新黄良民
关键词:多毛类大型海藻生物扰动
水体浑浊度对不同造礁石珊瑚种类共生虫黄藻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以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鼻形鹿角珊瑚(Acropora nasuta)、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和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灭活大肠杆菌液模拟不同梯度的水体浑浊度,研究了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对水体浑浊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水体浑浊度对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光合效率和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且抑制作用随浑浊度的增加而加强;不同种类的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对水体浑浊度的耐受能力不同,块状的丛生盔形珊瑚和澄黄滨珊瑚的耐受能力较强,枝状的多孔鹿角珊瑚、鼻形鹿角珊瑚和鹿角杯形珊瑚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
邢帅谭烨辉周林滨连喜平黄良民
关键词:造礁石珊瑚
大亚湾大中型浮游动物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8
2011年
根据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在大亚湾四个季节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了大亚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以及环境对其影响。经鉴定共有终生浮游动物105种和阶段性浮游幼虫17个类群。与以往调查资料相比,部分优势种的优势程度顺序发生了改变。由于受到季风、环流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大亚湾浮游动物有一定的分布特征,在大亚湾核电站和澳头养殖区附近桡足类和枝角类偏低,水母类丰度增加。
连喜平谭烨辉黄良民陈清潮李开枝刘永宏
关键词:浮游动物
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底层游泳动物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3
2012年
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渔业资源的重要栖息地,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为进一步了解栖息环境恶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采用底拖网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进行了游泳动物4个季节的调查。共鉴定游泳动物92种,其中鱼类54种,甲壳类32种和头足类6种。游泳动物种数夏季最高,为52种,春季最低,仅35种,春、夏季和冬、春季种类季节更替显著。优势种组成较为稳定,以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 kempi)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为主要优势种,其中日本蟳为全年优势种,平均尾数密度占总密度的8.07%~26.22%。游泳动物资源密度和尾数密度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夏季最高,秋季和春季次之,冬季最低。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温度和盐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和秋季温度较高,盐度较低,冬季和春季温度较低,而盐度较高。温度是伶仃洋海域游泳动物种类和数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与历史资料比较,珠江口主要经济鱼、虾类出现小型化趋势。
李开枝尹健强黄良民黄梓荣林强熊兰兰
关键词:珠江口
珠江口浮游桡足类摄食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根据珠江口2002年7月(夏季)、2003年1月(冬季)和2003年4月(春季)3个航次浮游桡足类现场调查及其肠道色素实验数据,分析了浮游桡足类食性特点、肠道色素含量及其对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根据齿缘指数对珠江口浮游桡足类食性分析,发现捕食性桡足类种数高于草食和杂食的滤食性种数,而其丰度低于后两者。珠江口桡足类个体肠道色素平均含量为冬季高于春季和夏季,而对浮游植物现存量和表层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均为夏季高于春季和冬季。夏、冬季桡足类肠道色素含量与水体叶绿素a浓度呈正相关,春季不相关。
李开枝谭烨辉黄良民尹健强宋星宇张建林
关键词:桡足类食性摄食压力珠江口
棕囊藻的分类及系统进化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棕囊藻隶属于定鞭藻纲,具有独特的生理、生化及生态学特性,是全球广布的有害有毒赤潮藻类。它是少数具有复杂异型生活史的海洋微藻之一,存在有性生殖过程,具有单细胞和群体两种形态。单细胞又有大动孢子、小动孢子以及非鞭毛细胞几种类型。群体与单细胞之间的相互转化受营养盐、光照、固着基质、水体扰动等因素影响。由于其细胞微小,观察困难,传统的形态特征分类存在较多不足,导致其分类鉴定较为混乱。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棕囊藻分子分类及系统进化研究。目前用于棕囊藻分子研究的遗传标记主要有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基于核糖体18S rDNA的系统进化研究推测棕囊藻可能是一种暖水起源的全球广布种。Phaeocystis jahnii和Phaeocystis cordata在棕囊藻属中分化较早,推测冷水种约6000万年前从暖水祖先中分化。中国目前共发现棕囊藻7个地理株,关于其种源、传播扩散机制等研究进程缓慢。本文就棕囊藻的生活史、分类、系统进化及中国棕囊藻的地理分布、传播与起源等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棕囊藻分类及系统进化研究提出展望。
李亚男沈萍萍黄良民齐雨藻
关键词:棕囊藻生活史地理分布系统进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