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XJA850001)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聂蒲生肖文桂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财经大学中共福州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抗战时期对西部地区开展实地调查的必要性和组织实地调查的重要研究机构
- 2013年
- 中国西部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抗日战争爆发后,过去的边疆广袤之地成为抗战的大后方和后勤补给基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再一次向人们提醒了建设和保卫边疆的重要性,怎样调动各民族的民众积极参与抗战、在各民族的民众中树立国家民族观念、培养适应需要的建设人才,都需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组织实地调查的重要研究机构主要有:陶云逵主持的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陈达主持的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费孝通主持的"魁阁"研究室、吴泽霖、岑家梧主持的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李安宅主持的华西协和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蒙藏委员会调查室、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室。
- 聂蒲生
- 关键词:抗战时期
- 陶云逵在西南联大对开化云南边民问题的研究
- 2013年
- 抗战时期,中国现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陶云逵教授在西南联大社会学系任教期间,深入到云南边陲,调查研究边疆社会,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他于1940年7月在《西南边疆》第10期发表了《开化边民问题》一文。他在此文中对"开化边民问题"提出了许多独树一帜的精辟的观点和深邃的思想。笔者认为,陶云逵教授在当年提出的这些精辟的观点和深邃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入地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启迪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 聂蒲生
- 关键词:抗战时期
-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学在云南省的中国化被引量:1
- 2012年
- 抗日战争时期,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迁居云南,其中,吴泽霖、陶云逵等著名的民族学家以中国民族学先行者的身份,大胆地将其引进的西方民族学理论尽可能科学地具体运用到云南省各少数民族的田野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实地调查研究成果,从而为抗战时期民族学在云南省的中国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 聂蒲生肖文桂
-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