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0320)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刘晓李加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育种
  • 1篇盘鲍
  • 1篇皱纹盘鲍
  • 1篇苗种
  • 1篇苗种繁育
  • 1篇DISCUS
  • 1篇HALIOT...
  • 1篇HANNAI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李加琦
  • 1篇刘晓

传媒

  • 1篇海洋科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利用贝壳颜色标记分析皱纹盘鲍苗种繁育中的无意识选择
2011年
利用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贝壳颜色与摄食饵料相关且贝壳生成后色调不再改变等特点,以幼鲍贝壳顶部摄食底栖硅藻期间形成的褐红色部位的壳长指示它剥离时的壳长,将贝壳颜色用作形态标记,首次在皱纹盘鲍苗种繁育中观察到无意识选择。在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后的第3天与第30天,分别从遗传背景不同的8组样本中取样测量每个幼鲍的褐红色部位壳长,分析每组幼鲍摄食配合饵料后不同时间所测褐红色部位壳长的平均值差异及相关统计学参数。结果表明,其中的7组在第30天时所测剥离时壳长平均值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同组幼鲍在第3天时的数值;同时,6组样本在30 d时的剥离壳长方差、极差小于3 d时同组样本的数值,所有组合30 d剥离时壳长变异系数等于或小于3 d时同组样本的数值。上述结果提示,在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后的第3天至第30天期间,剥离规格小的幼鲍淘汰率高于剥离规格大者,表明现行皱纹盘鲍育苗工艺对幼鲍在剥离前食用硅藻期间的生长速度进行了一次较高强度的选择,这是苗种管理中无意识选择行为导致的结果。
李加琦刘晓
关键词:DISCUS育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