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0SK2002)

作品数:8 被引量:169H指数:8
相关作者:谭周进张华玲蔡莹蔡光先曾奥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七味白术散
  • 6篇白术
  • 6篇白术散
  • 4篇菌群
  • 4篇菌群失调
  • 4篇超微
  • 3篇微生物
  • 3篇小鼠
  • 3篇肠道微生物
  • 2篇疗效
  • 2篇酵母
  • 2篇酵母菌
  • 2篇肠道
  • 1篇单味
  • 1篇单味药
  • 1篇饮片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功能
  • 1篇造模
  • 1篇生态调控

机构

  • 8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谭周进
  • 6篇张华玲
  • 5篇蔡莹
  • 5篇蔡光先
  • 4篇周赛男
  • 4篇曾奥
  • 3篇郭抗萧
  • 3篇吴海
  • 1篇张熙
  • 1篇彭晓珊
  • 1篇佘颜
  • 1篇余望贻
  • 1篇刘富林
  • 1篇邓红洁
  • 1篇欧阳锋

传媒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小肠黏膜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微七味白术散对抗生素相关菌群失调腹泻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灌胃头孢拉啶和硫酸庆大霉素混合抗生素进行造模,然后分别灌胃七味白术散的传统汤药全量和超微汤药1/2剂量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等量的无菌水。结果抗生素造模后,小鼠体重的变化量和变化率都较正常组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的小肠黏膜组织发生绒毛脱落、炎症细胞浸润、固有膜毛细血管扩张等病理变化;传统汤药治疗组和1/2剂量超微汤药治疗组小鼠体重的变化量和变化率都比正常组、模型组大,且1/2剂量超微汤药组的与正常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组小鼠的肠道组织病理情况有所改善,1/2剂量超微汤药治疗组小鼠的肠道组织恢复情况最好,传统汤药治疗组次之,模型组也稍有改善。结论1/2剂量超微七味白术散对恢复菌群失调腹泻小鼠的小肠黏膜的结构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对小肠吸收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张华玲周赛男蔡莹郭抗萧佘颜谭周进蔡光先
关键词:七味白术散小肠黏膜营养功能
肠道菌群失调调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1年
数量庞大而种类繁多的肠道菌群所组成的生态屏障,能够抵御致病菌和潜在致病菌的侵袭,对动物的生长与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菌群一旦失调,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疾病。本文主要综述了抗生素、微生态制剂、中药等多种肠道菌群失调的调控技术,为研究新的调控技术、寻求更好的治疗途径及制剂提供基础。
张华玲谭周进蔡光先蔡莹
关键词:肠道菌群肠道微生态生态调控
菌群失调小鼠腹泻造模及超微中药干预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的变化被引量:23
2013年
采用灌胃头孢拉定和硫酸庆大霉素混合抗生素进行小鼠菌群失调腹泻造模,灌胃给药1/2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无菌水,在不同时间段取肠道内容物分析5类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研究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造模过程中,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都是先急剧减少,后稍有恢复,但仍低于初始水平,乳酸菌数先急剧减少后又显著增加,高于正常组水平,酵母菌和霉菌数则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经1/2量超微七味白术散治疗后,细菌总数持续增加,大肠杆菌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乳酸菌和酵母菌数则先增加,治疗4 d后趋于稳定,霉菌则持续减少.研究表明1/2量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小鼠肠道菌群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有效缩短了肠道菌群由失调到平衡的时间.
谭周进张华玲周赛男余望贻曾奥蔡莹蔡光先
关键词:七味白术散菌群失调肠道微生物
小鼠菌群失调腹泻模型的建立及超微七味白术散的疗效被引量:52
2012年
【目的】建立菌群失调腹泻的造模方法,研究超微七味白术散对其疗效。【方法】采用抗生素联用、中药复方等不同方法进行腹泻造模,通过超微七味白术散进行治疗。【结果】中药大承气汤能快速致泻,腹泻程度最严重,久灌能出现脾虚症候,但对肠道微生物影响不大(P>0.05)。抗生素联用组中,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拉定联用组造模效果最好,两者联用,抗菌谱达到最大互补,且混用不使药物失效。经超微七味白术散灌胃治疗后,中药组迅速治愈,脾虚症候消失。抗生素联用组小鼠肠道乳酸菌、真菌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建立了一种菌群失调腹泻的造模方法,七味白术散中存在促使乳酸菌、真菌生长的益生元。
曾奥张华玲谭周进蔡莹蔡光先周赛男
关键词:腹泻模型肠道微生物七味白术散
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1
2012年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多项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为探讨超微七味白术散疗效与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关系,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抗生素建立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分别灌胃给药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超微全量汤剂、超微1/2量汤剂、超微1/4量汤剂、超微1/8量汤剂,分析肠道菌群数及酶活性。结果表明,模型组的肠道微生物(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乳酸菌及双歧杆菌)数量、木聚糖酶活、蛋白酶活及淀粉酶活均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素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传统汤剂组的细菌及酵母菌数均高于对照组,但霉菌数明显下降(P<0.05)。酵母菌数随超微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多,细菌及霉菌数在超微1/2量时最多,与传统汤剂相比,超微1/2组的三类菌均显著增加(P<0.01)。大肠杆菌在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和超微1/2量的作用下达到了正常水平(P>0.05);经超微全量治疗后,大肠杆菌增长十分迅速,远高于其余各组(P<0.01);七味白术散能促进肠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P<0.05),恢复肠道菌群平衡。肠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变化趋势一致,传统药物组的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超微药物组超过了传统汤剂组的数量(P<0.05),超微1/2剂量组的数量最大,远高于其它各组(P<0.01)。肠道内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与超微饮片浓度有一定相关性,但肠道酶活性未达到对照组水平(P<0.05)。超微七味白术散1/2量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效果与传统汤剂相当。
谭周进吴海刘富林蔡莹蔡光先张华玲曾奥
关键词:七味白术散肠道微生物酶活
酵母菌的微生态调节作用被引量:17
2013年
酵母菌能够产生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氨基酸,既可以帮助消化,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刺激有益菌的生长,又可为动物提供蛋白质。酵母菌直接参与生物屏障的构成,发挥对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拮抗作用,促进优势种群生长,调整微生态平衡。
郭抗萧周赛男曾奥张华玲吴海谭周进
关键词:酵母菌拮抗作用
七味白术散对肠道酵母菌的抑促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单味药对肠道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同时比较七味白术散复方传统汤剂与超微汤剂对肠道酵母菌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滤纸片法和比浊法测量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及在测试浓度内的最佳促菌浓度。结果:单味药人参和甘草对肠道酵母菌产生了抑制作用,其中人参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7936 g/mL甘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949 g/mL;茯苓、白术、葛根对肠道酵母菌产生了促进作用,葛根的促菌效果最好,茯苓次之;而木香和藿香对肠道酵母菌在本次研究中未表现出明显的抑促作用。七味白术散复方在低浓度下对肠道酵母菌产生了促进作用,且通过比较分析,七味白术散超微汤剂的促菌效果要优于传统汤剂(P<0.01)。结论:人参和甘草对肠道酵母菌有抑制作用,茯苓、白术、葛根及七味白术散复方对肠道酵母菌有促进作用,且超微粉体的药物溶出率高于传统饮片,促菌效果好于传统饮片。
郭抗萧周赛男谭周进蔡莹佘颜蔡光先
关键词:七味白术散单味药
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小鼠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研究超微七味白术散对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小鼠的疗效。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以灌胃生理盐水建立对照组,以灌胃氨苄西林、头孢拉定、盐酸林可霉素复合抗生素构建菌群失调小鼠模型,以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及超微全量、1/2量、1/4量、1/8量治疗,通过粪便判断疗效。结果:七味白术散超微药剂与传统汤剂均能治疗抗生素引起的小鼠菌群失调,且超微七味白术散1/2量对小鼠的治疗效果已能达到传统汤剂水平。结论: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节约药材的价值。
邓红洁吴海彭晓珊蔡光先张熙谭周进欧阳锋
关键词:菌群失调超微饮片七味白术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