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SH007)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勇朱小超王淑卿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社会冲突论视域中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被引量:10
- 2011年
- 在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语境下,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弱势群体的种种利益表达行动,业已成为推进中国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借鉴社会冲突理论,可以看到,权利失衡、利益剥夺感和阶层的封闭性是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深层根源。在工具性表达和价值性表达两种利益表达类型中,工具性表达是当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主要形式。弱势群体利益表达行动虽然具有诱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冲突的负面影响,但其同时也具有提升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主体意识、促进弱势群体内聚力、营建关怀弱者良好社会环境、创新社会群体利益协调机制,进而增进社会群际关系融合的功效。
- 王勇
- 关键词:社会冲突弱势群体
- “斗争哲学”视野中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
- 2012年
- 围绕着"斗争哲学"的科学性、合法性、正当性等问题,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对"斗争哲学"内涵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斗争哲学"揭示了斗争和冲突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工具性等内在特质。在社会结构不断调整和社会利益日益分化的当下,"斗争哲学"在完善弱势群体有序表达利益、维护社会弱者正当权益、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王勇朱小超
- 关键词:斗争哲学弱势群体
- 失地农民就业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4
- 2011年
- 再就业率低、就业渠道狭窄、就业质量不高和就业环境不良是失地农民就业所遭遇的诸多困境,政府决策失误、就业岗位不足和失地农民自身素质不高是导致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有序推进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失地农民素质和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等多方面入手,以逐步消解日益严重的失地农民就业困境。
- 王勇王淑卿
-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困境
- 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被引量:4
- 2011年
- 当前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存在利益表达意识非主体化、利益表达行为非组织化、利益表达方式非制度化等问题。应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多层面着力,加快农村弱势群体脱贫步伐、畅通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渠道、建立和完善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组织、营建弱势关怀的社会环境,不断改进和完善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
- 王勇朱小超
- 关键词:农村弱势群体
- 毛泽东农民利益表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2011年
- 毛泽东农民利益表达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在毛泽东看来,农民利益表达的主要动机是诉求土地权益;而农民的利益表达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有鉴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即农民运动和国民革命、乡村自治制度、人民监督制度、选举制度、信访制度等。毛泽东关于农民利益表达的思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和谐中国的当下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勇朱小超
- 关键词:毛泽东农民
- 对“用工荒”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用工荒"现象出现至今,已逐渐演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起来看,"用工荒"现象产生是国家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企业用工理念偏差以及农民工自身素质低下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用工荒"的缓解,有利于收入分配格局明显好转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减、有利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新型人际关系的营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为此,应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引导作用、切实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和用工理念、努力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和完善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等多个层面入手,以切实消解"用工荒"问题。
- 王勇朱小超
- 关键词:用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