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00136)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 相关作者:郝利芳贾希瑞赵立新刘洋杜雅俊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省中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质调理干预痰湿质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痰湿体质周围性面瘫患者,在体质调理介入针灸治疗过程中,对有效率、治愈率、疗程等的影响。方法 185例痰湿质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取穴基础上加化痰祛湿穴位,对照组仅常规取穴。经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愈率、平均治疗天数。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46%与98.5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愈率(74.63%)明显高于对照组(65.25%);治疗组平均治疗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将面瘫患者的体质因素介入治疗方案中,采取局部常规取穴与辨体质取穴相结合治疗思路,可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面肌萎缩、面肌痉挛等面瘫后遗症的发生。
- 贾希瑞赵立新郝利芳杜雅俊郭霞刘洋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痰湿体质针灸
- 7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调查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各体质分组痊愈患者疗程分析。方法 7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结果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平和质(28.8%)>气虚质(22.6%)>阴虚质(15.6%)>痰湿质(13.1%)>气郁质(8.0%)>阳虚质(7.3%)>湿热质(3.0%)>瘀血质(1.1%)>特禀质(0.7%);并对前4组体质痊愈患者疗程进行比较: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平和质。结论周围性面瘫与中医体质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体质类型多见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让周围性面瘫患者了解自己的体质,结合体质给予适当的饮食、药物、锻炼等调理来配合针灸治疗,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在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辨体质论治,通过调整体质,来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临床医师能在患者就诊时结合体质给予其疗程和预后的评估,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调整心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 郝利芳贾希瑞赵立新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中医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