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SH014)

作品数:2 被引量:18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代际流动
  • 1篇理想型

机构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作者

  • 2篇李煜

传媒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婚姻匹配的变迁:社会开放性的视角被引量:111
2011年
本文以择偶配对的内婚性程度作为社会开放性的指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数据,通过对婚姻先赋性和自致性匹配在各历史时期变化的实证考察,评估不平等结构代际传递的过程和趋势。本文在理论上对两种匹配强度组合和代际不平等结构传递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相应在模型上使用双配分析方法以控制代际流动的影响,从技术上实现了对婚姻配对独立净效应的估计。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婚姻自致性匹配度大幅度提高,先赋性匹配呈现倒U型的小幅波动。这一结果暗示当前不平等结构传递的特征为"父系再生产强化"模式,而社会开放性程度可能将有所下降。
李煜
代际流动的模式:理论理想型与中国现实被引量:79
2009年
本文在疏理西方代际流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流动模式的三种理想类型,并分析其制度条件和结构特征,希望能对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特征和趋势分析有所启发。本文认为,在不同的制度背景和社会条件下,相应的流动模式是不同的。本文提出三种理想类型对应于三种不同的社会类型,分别是(1)依据绩效原则的自由竞争模式,其特征是流动机会按个人能力和贡献分配,对应于完全市场制度的社会;(2)社会不平等结构下的家庭地位继承模式,其特征是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对子女的地位获得有决定性的影响,社会的不平等结构因此而代代相传,如果一个社会的不平等程度越大,跨阶层流动越困难,代际的地位继承性特征越突出;(3)国家庇护流动模式,其特征是国家通过政策和制度设计,干预社会流动进程,特定的阶层将拥有更多的流动机会、或被剥夺应有的机会。文章最后对中国改革开放后流动模式的转变和现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判断。
李煜
关键词:代际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