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TD-03)

作品数:4 被引量:111H指数:4
相关作者:江源康慕谊熊兴任斐鹏王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河南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土地利用
  • 1篇东江流域
  • 1篇营林
  • 1篇营林措施
  • 1篇生态
  • 1篇碳储量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碳
  • 1篇土壤碳储量
  • 1篇退耕
  • 1篇退耕还林
  • 1篇农牧
  • 1篇农牧交错带
  • 1篇驱动力
  • 1篇人工林
  • 1篇流域
  • 1篇减缓气候变化
  • 1篇交错带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2篇江源
  • 2篇康慕谊
  • 1篇董满宇
  • 1篇周广胜
  • 1篇王博
  • 1篇闫美芳
  • 1篇任斐鹏
  • 1篇段锦
  • 1篇张新时
  • 1篇戴诚
  • 1篇熊兴
  • 1篇宋富强
  • 1篇王强
  • 1篇王强

传媒

  • 2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江流域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差异特征分析被引量:64
2011年
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09年3期LandsatTM/ETM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工具、变化指数对比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对东江流域1990年-2009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0年以来,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表现为城市化过程显著、非城镇用地结构变化明显,以及林地和灌草地大为减少的总体特征;②流域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在1990年-2000年和2000年-2009年两个时段,城镇用地增加量表现出相同的空间分异特征,而年增长率却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非城镇用地的转化在3个区域差异明显,自然植被退缩的程度表现为下游>上游>中游;③东江流域2000年-2009年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之1990年-2000年时段整体上有所缓和,但在程度上仍具有区域差异性,显示出土地利用程度进一步向高度集约化发展;④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区域发展政策的变化叠加在区域自然差异之上是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区域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任斐鹏江源熊兴董满宇王博
关键词: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陕北地区退耕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在陕北地区1986—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库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数量变化和转移矩阵,并从气候、人口和政策方面揭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得出如下结论:1)1986—1995年,陕北地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不大,发生土地转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陕北北部,年降水的增加趋势是导致沙地-低覆盖草地、低覆盖草地-中覆盖草地转移的主要原因,而人口快速增长则是草地-旱地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2)1995—2008年,陕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剧烈,有林地和中覆盖草地面积显著增加,旱地面积大幅减少.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缓解了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而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的问题,同时又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封山育林、封禁还草等多种模式,直接导致了旱地-有林地、旱地-草地、疏林-有林地和沙地-草地的转移,与此同时,年降水的增加也有利于封山育林和封禁还草成果的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作为1995—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有效地促进了陕北地区植被的恢复.
宋富强康慕谊段锦
关键词:退耕还林驱动力
1990年至2010年农牧交错带冀蒙接壤区土地退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以Landsat-TM影像、统计资料和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借助PCC法和土地质量评价,分析冀蒙接壤区20年来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生态变化,并探讨影响生态的主因。结果表明:①2000年是生态发生转折变化的分界点。2000年前生态持续退化,主要标志是林地、草地、地表水体萎缩;2000年后生态趋向恢复,主要特征是草地逐渐恢复。局部地区由于地表水体持续萎缩,生态退化较为严重;②土地退化区域较为集中:2000年前,发生于尚义县、张北县、太仆寺旗局部地区;2000年后,发生于张北县、尚义县、正蓝旗局部地区;③2000年前,退化主要发生于优等质量土地上;2000年后,优等质量土地的退化比例有所下降,中等质量土地的退化比例大幅增长;④种植业、工业用水过量是造成耕地、草地退化及水体萎缩的主因;⑤在继续坚持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同时,制定详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是有效遏制区域生态退化的必由之路。
王强王强康慕谊
关键词:生态
主要管理措施对人工林土壤碳的影响被引量:33
2010年
人工林碳汇在全球碳循环及温室气体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林是处于人为调控下的生态系统类型,经营管理措施是影响人工林土壤碳平衡的重要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管理,增强人工林的土壤碳汇,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主要经营管理措施(造林树种、轮伐期、采伐、灌溉和施肥)对人工林土壤碳储量与碳通量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人工林经营管理措施可通过改变林地的温度、水分、养分和土壤结构,来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等碳循环过程。但目前人工林管理对土壤碳影响的研究还很不足,一些营林措施还未展开相关研究。未来应针对人工林管理措施对土壤碳的影响做更全面的定量研究。
闫美芳张新时江源周广胜
关键词:人工林营林措施土壤碳储量土壤呼吸减缓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