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JKGHAzD-077)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高中建闫立超孙嵩柏琦星尚千红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养成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道德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涵盖着知、情、行等方面的发展,并意味着对道德养成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同辈群体中人与人之间所具有的较强的心理认同感和内聚力、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平等的成员关系和角色体验机会等特征与养成教育对外部环境的要求相契合,有利于道德养成的实现。同辈群体内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主要是通过群体所提供的道德氛围、角色承担机会以及归属感从而使青少年产生从众、摹仿、移情等心理效应而得以实现的。
- 高中建孙嵩
- 关键词: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养成
- 洛克自然神论思想论要被引量:1
- 2009年
- 洛克是17—18世纪自然神论学说的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洛克认为上帝的存在是可以证明的,理性和信仰有各自的范围。他认为基督教的第一要义是道德,信仰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上帝是道德的真正基础。他主张政教分离、信仰自由,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洛克的自然神论思想在当代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 高中建闫立超
- 关键词:洛克自然神论信仰
- 养成教育视角下青少年法律信仰的生成被引量:1
- 2009年
- 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法律信仰对整个法治来说更具有基础性、发展性、未来性;同时,法律信仰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具有特殊的借鉴作用和价值。青少年法律信仰养成教育的途径应在实践中有所侧重。
- 闫立超
- 关键词:法律信仰青少年养成教育
- 青少年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心理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随着时代的变化,青少年受威胁的因素也发生了变化,并且越来越有可能陷入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之中。本文针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对象的个体化倾向所导致的青少年成为主要受害群体这一突出问题,提出应依据青少年自身特点,挖掘应对威胁的心理弹性,以期消除对非传统安全的恐惧,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 高中建柏琦星
-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威胁青少年心理弹性
- 洛克德行养成思想的经验论基础
- 2009年
- 洛克坚信教育的力量,重视人的道德养成。他认为,道德是一门可以演绎、建构的推理系统;德行的内容并非与生俱来的;人只有一种趋乐而非趋善的倾向;德行养成的深层原因在于意志与自由关系。
- 高中建闫立超
- 关键词:洛克德行养成
- 回顾 反思 展望--中国青年研究学科化进程三十年被引量:14
- 2009年
- 近三十年的中国青年研究可分为学科化准备阶段、学科化热潮阶段、学科化转进阶段三个时期。把脉青年研究的学科化状况首先应该对反思机制、学科化程度、青年学的建立进度、研究方法、学科元研究、批判立场与价值取向、研究队伍结构及学科属性等问题展开探讨。而未来的学科化进程则应专注于自身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学科元研究的深化,客观化立场的确立,学术批判性、独立性和自由性的营造,联系时代主题和实践以及研究队伍的统一整合等问题。
- 高中建
- 关键词:青年研究学科化
- 爱德华·赫伯特自然神论思想论要
- 2008年
- 爱德华.赫伯特被后世称为自然神论之父,他提出作为自然真理的五条"共同观念"才是确定宗教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和基础;自然真理要以启示真理为补充,启示真理又分为狭义的启示真理和广义的启示真理。赫伯特的自然神论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闫立超
- 关键词:自然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