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FKS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 相关作者:龚培河王素霞姜悠悠王骁陈赛君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从逻辑视角到史学视角:历史唯物主义考察社会视角问题解析
- 2015年
- 历史唯物主义只擅长以逻辑视角考察社会,不擅长以史学视角考察社会,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中获得表征,从人的能动性与历史规律逻辑困境中洞见问题的成因。要使历史唯物主义转向从史学视角考察社会,探讨历史规律实现方式是关键所在。制约历史实际进程的必然性应该是二重的:历史规律在历史实际进程背后贯彻到底,以其抽象的逻辑必然性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能够远景扫描大历史;而在历史发展实际层面上发挥直接制约作用的应该是实践规律,它以其制约作用的有限性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能够近景考察历史;实践规律和历史规律有机整合,共同造就了历史运动的事实层面与逻辑层面辩证统一,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史学功能获得全面展开。
- 龚培河王素霞
- 关键词:逻辑视角
- 历史必然性的实现方式与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被引量:6
- 2013年
- 历史唯物主义存在"长于评史、短于论事"的现象,难以实现与史学直接对话,关键是要考察历史必然性在现实社会中的贯彻方式。历史必然性应该在现实社会发展的背后坚定不移贯穿下去,但现实如何具体贯彻,则取决于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植根于现实社会环境、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实践必然性的把握和贯彻程度。因此,历史具体呈现什么面貌,不能直接归结为历史规律的客观支配作用,在现实意义上,人的能动作用具有主动精神。在实现民族复兴这一历史必然性过程中,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就是来自于党和人民对这两次实践必然性的成功承接。
- 龚培河姜悠悠
- 关键词:历史必然性历史逻辑
- 历史唯物主义史学功能单面性问题解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历史唯物主义史学功能存在单面性问题——只擅长宏大叙事的一面,不擅长近景考察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历史事件的演变情节的一面。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中找到问题的表征,从人与历史规律关系困境中洞见问题的成因。制约历史实际进程的必然性具有二重性:历史规律所具有的必然性在历史实际进程背后贯彻下去,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擅长宏大叙事;而在历史发展现实层面上直接发挥实质性制约作用的应该是实践规律,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能够近景考察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历史事件的演变情节。这是破解历史唯物主义史学功能单面性问题的理论根据。
- 龚培河王骁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规律历史事件史学功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历史逻辑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历史逻辑,需要我们首先考察历史必然性如何贯穿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历史必然性应该在现实社会发展中坚定不移贯穿下去,但现实社会如何贯彻,则取决于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植根于现实社会环境、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实践必然性的把握和贯彻程度。因此,历史具体呈现什么面貌,不能直接归结为历史规律的客观支配作用,在现实意义上,人的能动作用具有主动精神。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溯源于对民族复兴历史必然性的成功承接,立足于对当下社会实践客观要求的深刻自觉。
- 龚培河陈赛君
- 关键词:历史必然性历史逻辑民族复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逻辑透视
- 2014年
- 从历史角度看,历史规律是一种需要通过实践贯彻下去的历史必然性,并以具体的、现实的历史运动为其实现方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对中华民族复兴这一历史必然性在现实层面上的逻辑承接。从世界角度看,历史普遍规律只在竞争中胜利的那种文明中贯彻,而对于失败的文明则任其自生自灭,所以它并不拒斥具体实现道路的曲折性、多样性,科学社会主义是历史普遍规律的反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恰恰彰显出积极探索其具体发展道路的民族自觉性。从人类未来命运角度看,历史唯物主义不是要告诉我们存在一个不可更改的命运之弧,它所强调的历史必然性本不在我们实践活动之外,而在我们实践活动之中,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恰恰折射出不懈追求人类共产主义理想的责任担当。
- 龚培河王素霞
- 关键词:历史规律民族复兴逻辑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