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

作品数:18 被引量:235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克斌李瑞蒋德明杨俊杰乔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植被
  • 5篇沙地
  • 5篇农牧
  • 5篇科尔沁沙地
  • 4篇农牧交错区
  • 3篇植被覆盖
  • 3篇植被覆盖度
  • 3篇气温
  • 3篇封育
  • 3篇覆盖度
  • 2篇演替
  • 2篇遥感
  • 2篇植被指数
  • 2篇沙丘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
  • 2篇农牧交错带
  • 2篇气候
  • 2篇荒漠化
  • 2篇交错带

机构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医学部
  • 1篇国家基础地理...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临沂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张克斌
  • 4篇蒋德明
  • 4篇李瑞
  • 3篇贾宝全
  • 3篇沈彦
  • 3篇乔锋
  • 3篇李晓兰
  • 3篇杨俊杰
  • 2篇押田敏雄
  • 2篇王红梅
  • 2篇杜林峰
  • 2篇唐毅
  • 2篇李雪华
  • 2篇骆永明
  • 2篇刘刚
  • 1篇曾凡江
  • 1篇乔峰
  • 1篇张波
  • 1篇李明
  • 1篇杨维西

传媒

  • 5篇干旱区研究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气象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尔沁沙地灌丛改造的工程措施及效果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发挥沙生灌木防风固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更大的作用,采用了围封、平茬和补植等工程措施对沙生灌木进行了改造,其改造结果表明:围封2.5年后,所有灌木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平均株高和基径均有明显增加,以小黄柳(salix gordejevii)增长最大,围封是未围封的4倍;平茬当年生长量非常明显,地上生物量接近或超过未平茬的植株,未平茬的年生长高度均小于平茬;直播、植苗和扦插是增加灌木分布和覆盖面积的较好的方法,补植2~3年后,随着草本植物的入侵,沙面开始稳定。经过改造,可以增加植物覆盖度,提高灌木和草本生长量,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蒋德明唐毅李晓兰押田敏雄李明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
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遥感监测——以宁夏盐池为例被引量:48
2006年
基于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像元分解模型,建立了TM影像尺度下的盐池县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盐池县1989年和2003年2个时期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盐池县2003年低覆盖度植被明显减少,较1989年减少了1 412.52 km2,中等植被盖度较1989年明显增加,为4 672.46 km2。中等植被覆盖度、高植被覆盖度在全县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研究期间,植被覆盖等级未变化面积为3 692.32km2,主要由中等植被覆盖度构成。植被退化面积为608.61 km2,而植被恢复面积达到3 310.13 km2,是退化面积的5.4倍。并进一步分析了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
乔锋张克斌张生英刘刚李瑞杨俊杰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荒漠化TM影像
沙地人工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人工固沙植被恢复过程及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 m×1.0 m草方格,播种小叶锦鸡儿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经过3~4 a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可在2~3 a获得明显的固沙效果。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内土壤养分随群落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在0~30 cm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11年生群落>6年生群落>流动沙丘。
谭希彬陈卓唐毅押田敏雄
关键词:流动沙丘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科尔沁沙地
围栏封育对农牧交错区沙化草地植物群落影响--以宁夏盐池为例被引量:16
2008年
封育措施是一种主要的草场恢复和重建的措施。通过对半干旱沙地老封育、新封育和对照区的比较分析,量化了不同封育措施下植被变化。对三种封育措施群落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封育改变了群落的组成成分并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同时对群落植物的生活型、饲用价值分析及样方相似性指数计算结果则显示,老封育(>10a)的群落植物逐渐向多年生发展,各植物种分布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提高,放牧价值开始降低,而对照区则明显处于一种非平衡的稳定状态。从3种措施植被的盖度、高度、生物量和饲用价值来看,老封育区均低于新封育区和对照区,表明长期封育不利于促进并提高草场的放牧利用价值。
沈彦冯起勇张克斌杜林峰
关键词:封育措施沙地草场半干旱区
宁夏盐池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遥感监测被引量:12
2006年
基于NDVI和植被覆盖度像元分解模型,建立了TM影像尺度下的盐池县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盐池县1989年和2003年两个时期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989-2003年盐池县植被呈增加趋势,荒漠化出现转逆,并进一步分析荒漠化变化的原因。
乔锋张生英张克斌杨俊杰李瑞刘刚
关键词:荒漠化遥感
通辽市固日班花风电场风能储量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开发科尔沁沙地的风能资源,为其治理提供便捷、安全的能源,利用科尔沁沙地最典型地区奈曼旗固日班花风电场测风塔和奈曼气象站的风向、风速资料,对固日班花风电场的风能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日班花风电场塔高10、60、65、70、80m处的年平均风速订正后分别为4.9、6.8、7.0、7.2、7.3m/s;相应风功率密度分别为136.5、315.4、341.3、365.6、382.1W/m2。逐月风速与逐月风功率密度年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风电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达到了建设大型风电厂的要求。
张桂英王朝敏张承志
关键词:风向频率风电场风能资源储量
科尔沁沙地最典型地区50年气候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研究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的科尔沁沙地的沙漠化发展变化特征,为其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其最典型地区奈曼旗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50年气温、降水、蒸发及风沙天气的变化。结果表明:近50年间,科尔沁沙地的气温呈上升趋势,冬、春季增温尤为显著;降水量年际间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较平稳地在3.2~3.3m/s之间波动;风沙天气从1995年开始基本得到遏制。温度升高、蒸发量增加及降水量减少对科尔沁沙地的沙漠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平均风速和风沙天气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正逐渐减小。
张桂英王朝敏卞仁江曲晓娟杨向梅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量
鄂尔多斯高原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以鄂尔多斯高原的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以GIS及RS为手段,利用解译的1985,1995,2000年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是鄂尔多斯高原的唯一基质,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稳定性最高,达87%以上。土地利用最重要的转化方向有:一是耕地、未利用土地、林地向草地的转化;二是草地向水域、城乡工矿居民地的转化,还有城乡工矿居民地向未利用土地的转化,反映了鄂尔多斯高原既有退耕还林还草、积极治理沙漠的事实,又有毁林毁草开垦荒地的现实。耕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以及林地和草地的增加,说明当地环境的改善已取得了成效。
成军锋贾宝全赵秀海陆佩玲
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
伊金霍洛旗近15年来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3
2009年
植被状况是评价荒漠化地区荒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中植被盖度是最为重要的植被表征。本文选择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利用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基于植被指数,反演了这一地区1989年9月11日、1998年8月19日、1999年8月13日、2002年8月6日、2004年7月2日的植被盖度变化情况。通过分级比较发现,1989-1998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1998-1999年植被覆盖度显著减少,1999-2002年植被覆盖度又明显增加,而2002-2004年植被覆盖度又有所减少。这种起伏变化表明:导致研究地区荒漠化发生和扩展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并未根本消除,在局部地区荒漠化仍有恶化趋势。影响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气候因素、土地利用政策和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贾宝全马玉峰仇宽彪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
科尔沁沙地沙丘演替过程的土壤种子库特征被引量:20
2007年
该文研究了科尔沁沙地沙丘演替阶段(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的土壤种子库特征.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种子密度均以一年生植物为主.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土壤种子库密度约为90和364粒/m2,半固定和固定沙丘种子密度显著增加到723和8 880粒/m2.沙丘演替阶段种子密度的时间动态和土壤种子垂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半流动沙丘无显著差异(P>0.05),固定半固定沙丘则有显著差异(P≤0.002);固定半固定沙丘的植物种子表现为持久土壤种子库类型Ⅲa,并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种子密度显著下降.沙丘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与植物在地上植被中出现的频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二者相关系数为0.568.
李雪华韩士杰宗文君李晓兰蒋德明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种子库一年生植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