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8400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840026)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聂火云周黎鸿杨学龙聂碧芳王淑娥更多>>
相关机构:宜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农村
  • 4篇农村社会
  • 4篇老区
  • 4篇村社
  • 3篇农民
  • 3篇主义
  • 2篇新农村
  • 2篇新农村建设
  • 2篇社会事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社会主义新农...
  • 2篇社会主义新农...
  • 2篇农村社会事业
  • 2篇农村文化
  • 2篇民生
  • 2篇老区农村
  • 2篇革命老区
  • 2篇个案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社会事业发展

机构

  • 7篇宜春学院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聂火云
  • 2篇周黎鸿
  • 1篇王淑娥
  • 1篇聂碧芳
  • 1篇杨学龙

传媒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求实
  • 1篇江西行政学院...
  • 1篇特区经济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1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考察中阐发了一系列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农业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也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无产阶级在维护农民利益方面应当而且完全能够比资产阶级做得更多更好、我们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是两个划时代的主要任务之一"等等。这些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聂火云
关键词:恩格斯列宁
革命老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探析——以江西省万载县仙源乡为个案
2009年
加强革命老区的农村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江西省万载县革命老区仙源乡进行的调查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革命老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能够为进一步加强革命老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周黎鸿王淑娥
关键词:革命老区农村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思想探析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思想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在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论述中,深刻阐明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基本出发点和基本动力,对于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改善农村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聂火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民
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机制研究
2009年
由于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及政策等因素影响,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老区农村民生问题十分突出。推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必须打破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建立覆盖老区农村的城乡公共财政体制;必须建立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效供给机制;必须建立有效的扶贫开发机制;必须建立促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
聂火云
关键词:农村社会事业
江西老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西万载县革命老区仙源乡为个案
2009年
加强江西老区农村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江西万载县革命老区仙源乡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一个侧面分析了江西老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及解决思路,以期为进一步加强江西老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周黎鸿聂碧芳
关键词:农村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老区农村民生问题及改善路径被引量:2
2010年
近年来,民生问题备受关注,而老区农村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民生问题更为突出,其原因在于: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农村社会建设欠账太多,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地方政府执政理念的偏离;不合理的人才流动格局。改善老区农村民生状况,必须加快老区农村经济发展,千方百计让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确立"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政府理念;积极构建公平、合理的人才流动格局。
聂火云杨学龙
关键词:老区农村民生问题
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若干问题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和民生改善,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特征是滞后、失衡,其直接后果是限制农村民生改善,钳制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健康素质的提高,牵制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抑制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环境因素与历史条件、人文和人才因素、城乡分割的制度与体制因素、投入与责任主体因素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促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必须建立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保障机制。
聂火云黄大希
关键词:老区农村社会事业民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