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高校优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Kjzhl0201)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张群霞王志刚宋卫香张花骆杰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高校优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肿瘤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学
  • 1篇显影
  • 1篇腺肿瘤
  • 1篇HERCEP...

机构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牛诚诚
  • 1篇游玉芳
  • 1篇骆杰
  • 1篇张花
  • 1篇宋卫香
  • 1篇王志刚
  • 1篇张群霞

传媒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携紫杉醇和Herceptin高分子造影剂联合超声体外寻靶及显影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携紫杉醇(Pac)和注射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Herceptin)高分子造影剂(Pac.PLGA—HER)联合超声体外寻靶能力及显影效果。方法通过双乳化法和碳二亚胺法制备载Pac靶向高分子造影剂。将MCF-7细胞种植于12个培养皿中,培养24h,分为4组,每组3个:非靶向造影剂组(Pac—PLGA组)、靶向造影剂组(Pac—PLGA—HER组)、靶向造影剂+超声组(Pac—PLGA—HER+超声组)和抗体封闭组。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比观察高分子造影剂与细胞的结合能力。观察体外显影效果,并用DFY型定量仪进行定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靶向载Pac高分子造影剂平均粒径为(596±12)nm,体外寻靶能力实验显示靶向载Pac高分子造影剂可与MCF-7细胞大量结合。体外显影实验示靶向与非靶向载Pac高分子造影剂平均声强分别为(134.50±10.19)和(135.11±11.49)dB,平均灰阶分别为147.83±11.12和148.50±12.63,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均为一0.097,P均〉0.05)。结论携Pac和Herceptin的高分子造影剂对高表达HER2的人乳腺癌MCF-7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在体外显影实验中有较好的显影效果。
宋卫香王志刚张群霞骆杰牛诚诚游玉芳张花
关键词:造影剂紫杉醇HERCEPTIN细胞学乳腺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