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052)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庆勇祖元刚姚丽萍王丽敏刘晨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抗肿瘤
  • 2篇衍生物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探针
  • 2篇探针
  • 2篇肿瘤活性
  • 2篇喜树碱
  • 2篇瘤活性
  • 2篇抗肿瘤活性
  • 2篇活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结合率
  • 1篇毒副作用
  • 1篇毒性
  • 1篇多态
  • 1篇血清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毒副作用
  • 1篇遗传多态

机构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7篇李庆勇
  • 6篇祖元刚
  • 3篇王丽敏
  • 3篇姚丽萍
  • 2篇苏琳
  • 2篇赵修华
  • 2篇高洋
  • 2篇刘晨
  • 1篇付玉杰
  • 1篇石荣珍
  • 1篇曲震寰
  • 1篇牟璠松
  • 1篇孟祥东
  • 1篇邓晓秋
  • 1篇吕宏彦
  • 1篇吕宏艳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抗肿瘤植物原料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8
2009年
李庆勇王丽敏祖元刚孟祥东姚丽萍
关键词:抗肿瘤现代医学模式人类疾病谱药物毒副作用疾病治疗化学合成
9-硝基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2007年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9-硝基喜树碱类抗肿瘤新化合物。方法设计合成了7个9-硝基喜树碱季氨盐类衍生物,经1H-NMR,IR,MS分析确证化合物的结构,利用MTT法考察了这些化合物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评价了这些化合物的拓扑异构酶Ⅰ抑制活性。结果7个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都低于喜树碱和topotecan,其中化合物7,9,11的细胞毒活性与氟尿嘧啶相似。化合物7,9,10,12显示了较好的拓扑异构酶Ⅰ抑制活性。结论该类水溶的9-硝基喜树碱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李庆勇姚丽萍牟璠松石荣珍祖元刚
关键词:9-硝基喜树碱衍生物体外细胞毒
新基激复合物探针检测指定序列DNA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目的是拓展基激复合物荧光探针方法在检测指定序列DNA中的应用。实验选择细胞色素P450 CYP2C9基因中容易发生突变的包含24个碱基的基因片段作为靶点DNA,选择两个分开的与靶点碱基相对应的包含12碱基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将荧光集团连接到探针末端3′或5′磷酸基上形成荧光探针,两个荧光探针与靶点DNA杂交后自动装备基激复合物荧光系统,实验考察芘的新衍生物与不同荧光团配对、荧光团连接不同位置、不同激发波长对基激复合物形成及发射光谱的影响,芘的新衍生物探针形成的基激复合物在505 nm的特征发射光谱最强,伴随着单体荧光的猝灭和大约120~130 nm的Stokes位移,大大减少了DNA检测过程中的背景干扰,灵敏度高,而且这对荧光物质形成的基激复合物对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微环境非常敏感,可尝试用于基因遗传多态性的识别。
李庆勇祖元刚吕宏艳王丽敏
不同位点结构修饰的喜树碱新衍生物内酯环稳定性
2009年
从构效关系角度考察了不同位点结构修饰对喜树碱母核内酯环稳定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段,对喜树碱母核10位与20位修饰后所得的新衍生物的内酯环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用ODS色谱柱(4.6mm×260mm),以乙腈—超纯水为流动相(体积比35:65);UV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1.0mL/min。在喜树碱母核的10位与20位引入含氮杂环,所得的受试喜树碱衍生物均能提高母核上内酯环的稳定性,而在所连接的取代基团中,以吡唑和羟基修饰的喜树碱内酯环最为稳定。
吕宏彦李庆勇祖元刚王丽敏
关键词:喜树碱衍生物高效液相法
羟基喜树碱微粉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微粉(nHCPT)并考察其毒性和抗肿瘤活性。方法本实验采用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制备nH-CP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形态、原子力显微镜(AFM)检测其粒径。红外光谱(FTIR)和高效液相色谱确认nHCPT化学性质。气相色谱法测定nHCPT中残留DMSO含量。以HCPT和拓朴替原(TPT)为阳性对照,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nHCPT对PC-3、MCF-7和HCT-8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显微操作系统观察HCT-8细胞对于nHCPT吸收。采用S180实体瘤模型,考察了nHCPT的抗肿瘤活性和对器官的毒性。结果超临界处理后的nHCPT以无定型形态存在,粒径为(150±40)nm,形态为不规则球状结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nHCPT中残留DMSO含量符合ICH要求。样品在4℃、避光干燥条件下储存一个月后性质稳定。nHCPT对3种细胞株的抑制率略优于HCPT和TPT,nHCPT的细胞膜渗透能力较HCPT明显增强。nHCPT的体内抑瘤活性较HCPT明显提高,与TPT抑瘤活性相近,且对器官毒副作用明显低于TPT和HCPT。结论 nHCPT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以作为进一步新制剂开发的原料药。
李庆勇刘晨姚丽萍赵修华苏琳高洋祖元刚
关键词:抑瘤活性毒性
用荧光探针签别CYP2C9*3基因
2010年
用一种基激复合物荧光探针系统来签别碱基错配的CYP2C9*3基因,该系统选择两个分开的与靶点碱基相对应的12碱基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分别对24碱基、47碱基、质粒(3165bp)的靶点CYP2C9基因和CYP2C9*3基因进行杂交配对,结果该基激复合物荧光探针系统能有效签别各种长度的CYP2C9基因和CYP2C9*3基因,背景干扰很低,灵敏度高,可尝试用于其他基因型的遗传多态性的签别。
李庆勇曲震寰祖元刚付玉杰
关键词:荧光探针遗传多态性
纳米喜树碱的蛋白结合率及其在血清中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考察纳米喜树碱与不同种属蛋白结合情况及其在不同种属血清中的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喜树碱在人白蛋白和牛白蛋白的磷酸盐溶液中的蛋白结合率,以及在小鼠、小牛、人血清和磷酸盐溶液中内酯环形式的稳定性。结果:纳米喜树碱在牛白蛋白和人白蛋白中的结合率分别为(38.0892±2.9034)%和(27.3305±4.2618)%,在小牛和人的血清中开环速度较在磷酸盐和小鼠血清中快。结论:蛋白和血清的种属差异是影响纳米喜树碱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苏琳刘晨李庆勇邓晓秋高洋赵修华祖元刚
关键词:白蛋白血清稳定性小鼠小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