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1BZJ029)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陆群焦丽锋刘金标苏胜平蒋欢宜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专项创新基金湖南省民族学基地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苗族
  • 4篇仪式
  • 3篇宗教
  • 2篇文化
  • 1篇道教
  • 1篇道教文化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解读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宗教
  • 1篇社会结构
  • 1篇身份
  • 1篇神龛
  • 1篇私人空间
  • 1篇宗教慈善
  • 1篇宗教活动
  • 1篇宗教仪式
  • 1篇傩愿
  • 1篇文化内涵
  • 1篇文化因子

机构

  • 9篇吉首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陆群
  • 2篇焦丽锋
  • 1篇林春菲
  • 1篇杨琳
  • 1篇苏胜平
  • 1篇蒋欢宜
  • 1篇刘金标

传媒

  • 3篇宗教学研究
  • 2篇民族论坛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南宁职业技术...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岱”信仰神龛设置的文化内涵及其变迁考察——以腊尔山苗族为例被引量:13
2012年
"固守"与"调适"是腊尔山苗族"巴岱"信仰神龛设置及其变迁过程中呈现出的两个样态。一方面通过神龛的设置严格恪守古老的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信仰传统,使"苗族"区别于"他族",并确证苗族内部不同支系的区分,使苗姓的实际存在不受汉姓的干扰,并确保这种区分不被遗忘;另一方面由于近代社会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信仰内部固有的封闭性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动摇,神龛的设置发生了适度的"调适",出现了"有限度"的回应。
陆群焦丽锋刘金标苏胜平
关键词:神龛
苗族还傩愿仪式中巴岱舞步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苗族"还傩愿"仪式是遗存在湘西苗族的一种宗教祭祀仪式。仪式中"踩阴阳""、踩八卦""、踩九洲"等舞步具有宗教指归性、生产生活的模拟性、娱乐性等特征。看似简单的舞步,却是一个个神秘的密码,能打开通向人与神、人与自然的神秘渠道,使天地人神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相互勾连的宇宙空间。
符洪健
社会结构与巴岱身份的获得——以兴中村巴岱“过法”仪式为例对特纳理论的检讨被引量:6
2014年
兴中村巴岱"过法"仪式的"阈限"期是一种并不具普适性的交融,存在着"反结构"状态的虚无。社会结构的既有结构关系及规范直接决定着仪式中巴岱身份的是否获得以及获得的数量,仪式中象征符号的设置在于一系列规范的强化与沿承,成为带有社会行动的因素,对人们的行为发生影响,以保证社会行动的合法性。分析发现,特纳的仪式理论适用于"存在主义的"阈限期类型,而对于"意识形态的"、"规范的"阈限类仪式,并不适用。
陆群蒋欢宜
关键词:社会结构
旅游语境下苗族“接龙”仪式的变化研究
2013年
苗族"接龙"仪式是湘西苗族人民表达宗教信仰的一种民俗活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渗入以及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以及村民在旅游语境下,以苗族"接龙"仪式作为向外界展示的符号,在迎合游客需要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导致苗族"接龙"仪式发生变化,使仪式脱离它原有的神圣性。在调查基础上,从仪式的动机和目的、仪式的展演形态以及在旅游背景之下"接龙"仪式作为苗族传统八岱文化资源的表演对象时当地群众的心理感受等方面对旅游语境下苗族"接龙"仪式所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
杨琳陆群
“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张力对抗——湘西苗族性巫术的人类学解读
2013年
湘西苗族性巫术因其目的的不同被分成两部分:一块是围绕生殖与繁衍,事关整个部族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可以进入到"公共空间";一块是围绕性之欢娱,主要体现为个体的私密的感受,因而被规定在"私人空间"里,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提供了一套奇妙的有关苗族这个古老民族原始性观念、性欲与民间伦理关系的叙述话语。
陆群
关键词:公共空间私人空间湘西苗族
苗族巴岱信仰中的道教文化因子初探——以腊尔山台地“巴岱扎”宗教活动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湘西腊尔山台地苗族宗教信仰从日常生活到相关的宗教祭祀活动都融进了道教文化因子,不论是住房中的神坛布置,还是宗教从业人员的服饰、法器、手诀,以及宗教活动中法坛的布局都体现了道教的教义教理。
焦丽锋
关键词:道教文化
苗族宗教仪式中的迷征现象考察——以巴岱“过法”仪式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迷征是巴岱作为巫师身份的古老的遗留,至今在苗族巴岱过法仪式中保留。仪式显现出,能否进入迷征是获得巴岱身份的关键。它向村民传达的信息含量异常丰富,带来的心理影响和现实影响也十分巨大,它是巴岱神性的根源,也是巴岱有力调控社会的重要心理依据,其"价值的"和"工具的"意义以复合的方式存于仪式之中。
陆群
论我国少数民族宗教慈善的特点及局限被引量:3
2013年
少数民族宗教慈善的思想基础根基于"万物有灵"观念。少数民族宗教的氏族血缘性和小群体性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少数民族宗教慈善行为的民俗化倾向明显,与日常生活紧密粘连以及慈善行为的自发性与朴素性、集体性与宗族的权威性等主要特征。也正因如此,少数民族宗教慈善的局限也非常明显,表现在慈善资源有限,慈善主体与客体"熟人化",慈善组织的非专业性以及宗教慈善的特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
陆群
关键词:少数民族宗教宗教慈善
苗族“保东斋”仪式符号象征及其发生学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苗族"保东斋"仪式是苗族传统驱赶仪式受到汉文化男权意识形态影响后而形成的一个变体。它是驱逐与净化的仪式,仪式中的诸多符号被赋予特别的象征意义,"魔力"附着其上,目的在于驱逐那些邪魅的灾害性力量,以获得村寨的洁净、安全与欢乐。苗族"保东斋"仪式的发生根基于苗族古老的灵魂观念和巫术思维,在历史过程中受到汉文化影响,使其仪式过程呈现出一种"意识形态的"阈限期的仪式特征。
陆群
民间歌谣传承与发展的民俗学思考——兼以湘西苗歌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以民俗学视角楔入民间歌谣的传承与发展,是传统民间歌谣文化立场观念的现代性转变,簇生性地展示了现代社会对民间歌谣民俗象征、民俗思考、民俗符号等多层意义的重新思考。遵循以人为本、活态保护以及整体性保护原则。在现实层面上,对民间歌谣的传承和保护要特别注重培养民间歌谣传承人、搭建民间歌谣的民俗文化空间、加强数字化保护等。
林春菲
关键词:民间歌谣民俗学湘西苗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