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ZYS-365-01)
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ZYS-365-01)
- 作品数:7 被引量:114H指数:6
- 相关作者:马小军李西文宋经元蒋舜媛李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加权打分法定量评价半夏种质资源的研究被引量:24
- 2006年
- 目的:研究半夏优良种质评价新方法,为中药优良种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到7个省(市)的9个主产区栽培或野生种质,在田间进行完全随机种植实验,根据半夏特点选相应关键指标,通过打分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收集到的种质中综合评价指数前2位的为四川安岳93.1、河北易县87.5,性状表现优良。结论:综合评价指数超过80的可作优良半夏种质,四川安岳和河北易县半夏可作优良种质推荐使用。
- 马小军李西文杜鹃薛梅李彤罗雍成
- 关键词:半夏优良种质
- 半夏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总生物碱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3
- 2006年
- 李西文马小军宋经元蒋舜媛罗雍成
- 关键词:总生物碱含量半夏发育时期最佳采收期天南星科
- 半夏珠芽萌发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研究半夏P inellia terna ta珠芽的萌发动态及其影响因子,为阐明半夏珠芽的生产应用和珠芽发育生物学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研究半夏珠芽的萌发动态以及珠芽大小、不同覆土深度、土壤干湿度和不同来源对半夏珠芽萌发和半夏生长的影响。结果四川南充半夏珠芽播种约14 d开始萌发,23 d萌发率达60%以上,29 d完成萌发。直径≥8 mm的珠芽的萌发率显著高于5 mm≤直径<8 mm的珠芽;两种覆土深度10和20 mm对半夏珠芽的萌发和半夏幼苗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保持土壤湿润的珠芽萌发率显著高于土壤见干见湿的珠芽;从播种到23 d时,四川南充半夏的珠芽萌发率极显著高于山西新绛半夏的珠芽,随后二者的萌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发现不同来源的半夏珠芽在萌发时叶形会发生变化。结论培育大的珠芽对半夏繁育有重要意义,保持土壤湿度对提高萌发率和促进半夏幼苗生长有重要作用,不同来源的半夏珠芽具有不同的萌发特点和生长特性,应重视半夏不同品系的筛选。
- 宋经元马小军蒋舜媛李西文李彤丁自勉罗雍成
- 关键词:半夏珠芽
- 半夏不同种质资源AFLP指纹系谱分析及其应用被引量:33
- 2006年
- 目的:获得更多半夏DNA指纹信息,验证AFLP与其他方法是否一致,为半夏及其他中药材道地性研究、种质资源鉴定、亲缘关系研究、品种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分子水平生物学依据。方法:选择全国10个主要产地的野生或栽培半夏为材料,采用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AFLP方法研究,用NTSYSpc 2.1软件包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遗传系统树。结果:筛选12对引物,共扩增出1 673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利用总生物碱含量差异结果相吻合。结论:本研究所获得的特征带和缺失带体现了AFLP的高特异分辨率在中药半夏品种鉴定上的潜力,绘制的系统进化树不同种源之间遗传关系的远近与其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趋势一致。
- 杜娟马小军李学东
- 关键词:半夏种质资源AFLP总生物碱
- 半夏有性繁殖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研究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的有性繁殖方式,为半夏新品种繁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的去雄方式、不同的套袋材料、不同的授粉方式研究半夏的授粉方式。结果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实验都有种子发育,但百分比很低。结论初步认为半夏为常异花授粉,但以自花为主,此为杂交育种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 李西文张晓柠刘海涛马小军陈震赵鑫
- 关键词:半夏佛焰苞有性繁殖授粉
- 半夏规范化种植、采收研究被引量:27
- 2005年
- 半夏规范化种植、采收研究是我们在国家科技部"中央科研院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中药材优良种质标准(半夏)"以及"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半夏增产措施及规范化操作规程的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的,由于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半夏分布,我们选择了北京、四川南充南北两个点建立实验基地,以北京数据为主,参考南充的实验结果并兼顾其它基地的生产及科研情况,因此适用范围较广.
- 李西文马小军宋经元陈震罗雍成蒋舜媛
- 关键词:半夏采收中药材
- 遮荫影响半夏不同器官IAA含量及其性状变化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遮荫对半夏不同器官中IAA含量及其形状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完全随机设计对遮荫半夏和未遮荫半夏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块茎、珠芽和叶片中IAA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遮荫对块茎和珠芽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叶片的叶形改变和叶面积的增大也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大田栽培中,随着光照的不断加强,可以适当的逐渐增加半夏遮荫的力度,但最高遮荫率不宜超过40%。
- 李西文宋经元马小军
- 关键词:半夏遮荫珠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