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053020)

作品数:8 被引量:113H指数:6
相关作者:朱守彪石耀霖蔡永恩刘杰杨绪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4篇GPS观测
  • 2篇地球动力
  • 2篇地球动力学
  • 2篇地震预测
  • 2篇应力释放模型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黏性
  • 2篇反演
  • 1篇地壳
  • 1篇地球动力学研...
  • 1篇地球动力学意...
  • 1篇地形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性
  • 1篇动力学意义
  • 1篇应变率
  • 1篇应变率场
  • 1篇应力场

机构

  • 7篇中国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北京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8篇朱守彪
  • 5篇石耀霖
  • 4篇蔡永恩
  • 1篇陈霞
  • 1篇杨绪海
  • 1篇刘杰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地震
  • 1篇Scienc...

年份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Origin of tectonic stresses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adjacent areas被引量:9
2007年
Based on data of principal stress orientation from focal mechanism and of geological features in China, we made pseudo-3D genetic algorithm finite element (GA-FEM) inversion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forces acting on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adjacent areas which form the Chinese tectonic stress field.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plate boundary forces play the dominant role in forming the stress field in China, as noticed by many previous researchers. However, we also find that topographic spreading forces, as well as basal drag forces of the lower crust to the upper crust,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stresses in regional scale. Forces acting on the Chinese continent can be outlined as follows: the collision of the India plate to the N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on, whereby forces oriented to the NW by the Philippine plate and forces oriented to the SWW by the Pacific plate are also important. Topographic spreading forces are not negligible at high topographic gradient zones, these forces are perpendicular to edge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a topographic gradient belt running in the NNE direction across Eastern China. Basal drag forces applied by the ductile flow of the lower crust to the base of upper crust affect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 in the Tibetan Plateau remarkably, producing the clockwise rotation around the eastern Himalaya syntax.
ZHU ShouBiao1,2& SHI YaoLin3 1 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5, China
关键词:SPREADINGFORCESDUCTILELOWERCRUST
应力释放模型的改进及其在台湾地区的应用
2007年
应力释放模型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多有应用。但无论是简单应力释放模型还是耦合应力释放模型在应用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地震发生条件概率强度与地震活动性不同步。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应力释放模型做了进一步修改,在原应力释放模型的计算条件概率强度公式中引入了时间延迟因子,从而初步解决了地震发生条件概率强度与地震活动性之间不协调的矛盾。此外,在利用台湾地区地震资料考察新模型时发现,改进后的新模型比原模型更优,预测地震的效能更高;在发震时刻预测的回顾性检验中,改进后的耦合应力释放模型比原应力释放模型和泊松模型的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
朱守彪石耀霖
关键词:地震预测
中国大陆及邻区构造应力场成因的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利用震源机制解等资料,运用伪三维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的成因.反演结果显示,板块边界力对中国大陆应力场起主导作用,中国大陆及邻区受到印度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的共同推挤作用.其中印度洋板块的作用力最大,力的作用方向为北北东向;菲律宾海板块作用力次之,方向为北西向;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的作用方向为南西西向.中国大陆及邻区除受到三大板块的边界力作用外,还受到局部地区的地形扩展力和下部地壳对上部地壳的拖曳力作用,其大小对应力场的影响不容忽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下部地壳对上部地壳有拖曳力作用.青藏高原四周的地形扩展力方向垂直于等高线,指向高原外侧;中国大陆地形二级阶梯的东缘,即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到雪峰山一线,也有地形扩展力的作用,其作用力的方向与地势落差方向一致.
朱守彪石耀霖
关键词:中国大陆及邻区
地壳、地幔介质黏性结构的反演:GPS观测的时序列资料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正> 地球介质的黏度是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近百年来,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多种方法利用大地观测资料研究地球介质的黏性结构,但其结果差异很大。1999年台湾发生了Mw7.6级集集地震,该地区密集的GPS观测台网记录到了...
朱守彪蔡永恩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及邻区现今地应变率场的计算及其结果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46
2005年
许多研究人员利用GPS测量的速度资料计算了地应变率场,但其结果差异较大.本文将地质统计学中的Kriging方法引入到GPS观测的速度场研究中,通过Kriging插值得到青藏高原及邻区均匀网格节点上的速度值,然后运用有限单元中形函数(Lagrange插值函数)的求导方法,计算每个网格单元积分点处的地应变率分量,从而获得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地应变率场的分布.计算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主体处在南北向受挤压、东西向被拉张的应变状态之中,但高原东部地区则正好相反,即南北向拉张、东西向出现挤压.青藏高原及邻区主应变率的方位与震源机制解中P轴、T轴的方向基本一致;最大主压应变率的高值区分布在喜马拉雅主边界冲断带及附近地区,高原内部出现主张应变率大于压应变率的现象,且高原内部处在拉张应变状态.面膨胀率结果也表明,喜马拉雅山及附近地区为面收缩区,而高原内部其他地区主要为膨胀区;最大剪应变率分布清晰地显示出青藏高原周边的主要断裂带轮廓.文中的应变率计算结果预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现今的地应变与较长期的地质活动之间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朱守彪蔡永恩石耀霖
关键词:KRIGING方法GPS观测青藏高原
应力释放模型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应用
2007年
介绍了应力释放模型、耦合应力释放模型及其在时、空两个方面经过改进的模型。利用改进后的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震活动,结果显示,在青藏高原地区改进后的应力释放模型仍然适用,并且改进后的耦合应力释放模型要优于简单的应力释放模型,其预测地震的效能和精度都要优于泊松模型。
朱守彪陈霞杨绪海
关键词:应力释放模型地震预测青藏高原
利用三维细胞自动机模拟地震活动性被引量:16
2006年
在由弹簧—滑块—阻尼器组成的平面网络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细胞自动机模型的演化规则进行了修改,并将其由二维拓广到三维。设计了100×100×40网格的三维大型地震细胞自动机模型,生成了13540个“地震”事件。结果表明,三维空间“地震”事件的时空分布与天然地震有许多类似的特征,满足震级与频度的G-R关系,且有分形分布规律。由此可见,三维地震细胞自动机比二维模型更符合实际。
朱守彪蔡永恩刘杰石耀霖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G-R关系
利用GPS观测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演地壳地幔黏性结构被引量:19
2006年
地球介质的黏度是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在考虑震后震源区介质物性变化的情况下,本文提出利用GPS观测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演地壳、地幔黏度的方法.计算中,将遗传算法与Marquardt法相结合,利用遗传算法搜索结果作为Marquardt法反演的初始模型,运用微扰法形成Jacobian矩阵.根据余震分布及地震波速度变化确定震源区的范围及介质的物性变化情况,利用黏弹性有限单元模型(Maxwell体)及台湾集集地震后GPS观测的时间序列数据,反演了台湾地区地壳、地幔的黏性系数.反演计算及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反演黏度的效率高,稳定性好.反演结果初步显示台湾地区的地壳、地幔的黏度分别为1.2×1018Pa.s和3.6×1019Pa.s.
朱守彪蔡永恩
关键词:GPS观测集集地震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由GPS观测计算地应变率的误差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在利用GPS观测计算地应变率中,应变率的误差分布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非常重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基于MonteCarlo技术,利用GPS观测的速度计算地应变率进行误差分析的方法;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利用带有误差的GPS观测数据进行了大量、独立的应变率重复计算,然后运用统计方法给出了应变率分量及其误差的分布.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及中东部地区地应变率的东西向、南北向及剪应变率分量的误差相对较大,但整个青藏高原及附近地区应变率结果稳定可靠;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由GPS观测计算应变率的误差主要决定于GPS观测速度的误差,在变形小的区域(如中国东部地区),目前GPS的观测精度还不能完全满足地应变率计算的要求.
朱守彪石耀霖
关键词:应变率误差分析MONTECARLO方法GPS观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