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042)
- 作品数:17 被引量:86H指数:7
- 相关作者:马彪李和言陈漫袁跃兰张金乐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摩擦振颤机理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通过建立4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湿式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的摩擦振颤问题。基于稳态的非线性LuGre摩擦模型,通过特征值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基于MATLAB/Simulink对该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摩擦因数随相对滑动速度的负梯度变化及接触界面的压力波动是摩擦振颤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不稳定状态下,静、动摩擦因数之差越大,压力波动频率越接近不稳定模态固有频率,振颤越强烈;同时阻力矩激励也会对摩擦振颤产生与压力波动相同的效果。
- 杨立昆李和言马彪
- 摩擦材料特性对离合器热弹性不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针对车辆换挡离合器,应用热弹性不稳定性(Thermoelastic instability,TEI)理论研究其接合过程中的温度场非均匀分布问题。建立离合器接合过程的二维理论模型,采用扰动法求解系统发生TEI的临界条件。通过试验验证TEI理论对离合器温度场分布研究的适用性和临界速度的存在性。研究表明当离合器接合速度超过临界速度时,系统由于摩擦热、热应力和弹性应力等因素耦合作用而失稳,摩擦副表面温度场出现强烈的非均匀性。热点数小于5时,铜基材料临界速度小于纸基材料;热点数大于5时,铜基材料临界速度大于纸基材料。减小摩擦材料弹性模量、增大热导率以及减小对偶材料热膨胀系数,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
- 马彪赵家昕陈漫李和言宁克炎朱礼安
- 关键词:摩擦材料
- 多片式离合器局部高温区成因与系统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常发生热弹性不稳定性,这是导致摩擦副表面出现局部高温区的重要原因.针对车辆换挡机构用多片式离合器,采用伽辽金法建立了离合器摩滑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温度场扰动变化问题转化为矩阵特征值问题,求解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发生TEI时的临界速度、摩擦界面温度扰动增长率和温度场分布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当离合器转速超过临界速度时,1s内温度波动由3%上升到35%,对偶钢片表面沿圆周方向出现局部高温区,符合离合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表面热斑和烧损痕迹.离合器对偶片及摩擦衬片厚度、半径、内外径比、摩擦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弹性模量均对离合器热弹性不稳定性均有重要影响,摩擦材料热膨胀系数影响较小.
- 赵家昕马彪李和言陈漫朱礼安
- 关键词:伽辽金法
- 多片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转矩特性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针对液力机械传动装置湿式多片离合器的结构特点,研究了离合器单摩擦副转矩的传递特性,提出了等效摩擦系数概念,用以描述摩擦副接合过程经历的不同润滑阶段.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湿式离合器多摩擦副不同接触面接触压力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片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转矩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所建立的转矩模型和功率损失模型均大于传统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工作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增加润滑油黏度或减小表面联合粗糙度,可使接合转矩上升平稳;减小摩擦副弹性模量,会使粗糙接触转矩响应减慢,增加接合时间.
- 陈漫马彪李国强李和言
- 关键词:车辆传动湿式离合器转矩特性有限元
- 多片离合器接合过程热流分配系数和温度变化规律被引量:4
- 2020年
- 建立多片离合器摩擦元件接合传热过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使用耦合计算方法研究了摩擦元件在单次等初速接合与等时间接合过程中的热流分配系数及温度变化过程,并对温度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对比。结果表明,在两种接合过程中,热流分配系数都会高于定速滑摩工况,且在最后阶段都会迅速上升并接近于1;等初速接合过程的油压会影响接触面的最高温度,存在一个临界接合油压,使接触面峰值温度比其他接合油压情况都低,有利于摩擦元件的热稳定;在不同初始速度下的等时间接合过程中,改变接合油压会影响接合过程,但并不改变热流分配系数和无量纲温度的变化过程,这便于快速计算接合过程摩擦元件的温度水平。
- 袁跃兰陈漫李世红
- 关键词:车辆工程
- 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上的热斑现象及其计算
- 车用湿式离合器会因为摩擦元件接触压力不均匀产生热斑现象,严重的热斑现象会使得热斑区域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导致湿式离合器分离困难以至于过早失效,这个过程被称为热失稳。采用接触压力测试装置对湿式离合器中的对偶钢片表面的接触...
- 熊涔博李和言马彪
- 关键词:湿式离合器热斑热弹耦合
- 文献传递
- 能量密度对湿式换挡离合器摩擦热弹性不稳定性的机理研究与分析模型
- 2016年
- 湿式多片式换挡离合器是车辆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湿式多片式换挡离合器属于典型的环薄板结构,摩擦副在摩滑过程中非均匀温度场导致的热变形作用过程与机械转矩作用过程相互耦合,多物理过程耦合循环导致界面摩擦状态不稳定。
- 关键词:离合器换挡湿式能量密度摩擦热
- 离合器结构参数对其热弹性不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应用热弹性不稳定性(TEI)理论研究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局部高温区产生的原因与发展规律。通过有限元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离合器接合过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求解不同频率扰动对应的增长系数。研究发现:减小离合器半径尺寸、增大摩擦片厚度可以提高系统热弹性稳定性;离合器内外径比值小于0.6时,减小内外径比值有利于提高稳定性;离合器对偶片半厚度小于2mm时,减小对偶片厚度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 马彪赵家昕李和言宁克炎何春平
- 关键词:车辆工程离合器结构参数有限元法
- 车辆离合器局部高温区成因及影响因素理论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摩擦副表面的局部高温区会引起车辆离合器失效,基于热弹性不稳定性(TEI)理论,通过理论建模与分析的方法,得到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标准:临界速度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系统扰动的迁移速度.通过对摩擦片与钢片的Peclet数分析,发现局部向于出现在对偶钢片.通过对比临界速度,发现钢片呈现反对称变形.采用较小弹性模量或者较大导热系数的摩擦材料,有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摩擦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对稳定性影响较小.
- 赵家昕马彪李和言朱礼安张金乐
- 关键词:离合器
- 联合油压控制的DCT升挡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某履带车辆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升挡过程,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各阶段动力学方程,总结分析传统升挡过程控制方法。基于传统方法的缺点提出基于双离合器联合油压控制的升挡控制策略,并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动力传动系统仿真模型。在升挡过程中,均通过比例控制高挡离合器的充油油压,分别运用传统控制方法与联合油压控制方法控制低挡离合器放油油压,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油压升挡过程控制换挡平稳,防止了系统负转矩的产生,且滑摩功较小,提高了换挡品质。
- 马彪关万俊陈漫张凤莲
- 关键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