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06SK3036)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成刘晓燕胡春艳李茗香薛小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7篇晕厥
  • 16篇血管
  • 16篇血管迷走性
  • 16篇血管迷走性晕...
  • 16篇迷走
  • 8篇儿童
  • 6篇直立倾斜试验
  • 5篇血管迷走神经...
  • 5篇神经性
  • 5篇迷走神经
  • 4篇儿童血管迷走...
  • 3篇心理
  • 3篇心理因素
  • 2篇心率
  • 2篇心率变异
  • 2篇心率变异性
  • 2篇血清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焦虑

机构

  • 16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作者

  • 15篇王成
  • 13篇刘晓燕
  • 10篇胡春艳
  • 9篇薛小红
  • 9篇李茗香
  • 9篇丁异熠
  • 8篇林萍
  • 5篇郑慧芬
  • 5篇吴礼嘉
  • 4篇曹闽京
  • 2篇许毅
  • 2篇何芝香
  • 1篇崔蓉蓉
  • 1篇谢振武
  • 1篇张延蕊

传媒

  • 9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5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倾斜试验反应类型分布特征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HUTT)中不同反应类型的分布特征,探讨HUTT不同反应类型与VVS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HUTT阳性的VVS患者90例,分析HUTT不同反应类型的临床特点,比较各反应类型在性别、发病初始年龄及HUTT反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90例HUTT阳性患者中男29例,女61例;血管抑制型68.9%(62/90),混合型30.0%(27/90),心脏抑制型1.1%(1/90)。VVS患者发病季节以夏季多见(47.8%)。各反应类型之间男女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患者病程显著长于血管抑制型患者(P<0.05);年龄、发病初始年龄、基础心率及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在血管抑制型和混合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阶段混合型的平均反应时间较血管抑制型缩短(P<0.05)。结论VVS以女性常见,VVS患者初发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左右,HUTT不同反应类型与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
刘晓燕何芝香王成林萍李茗香薛小红吴礼嘉胡春艳Praveen Kumar丁异熠
关键词:直立倾斜试验血管迷走性晕厥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指由多种因素触发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心动过缓及一过性脑缺血所致的自限性晕厥发作。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其活性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交感神经活性密切相关。在VVS发作前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发生变化,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VVS存在一定关系。
刘晓燕王成
关键词:晕厥血管迷走神经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液动力学现象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直立倾斜试验反应类型转变的机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直立倾斜试验(HUTT)反应类型发生转变的机制。方法2003-06~2008-04在我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以不明原因晕厥或晕厥先兆为主诉的患者50例,年龄7~53岁[平均(14.82±8.55)岁],男性15例,女性35例,HUTT检查为阳性,诊断为VVS。经健康教育与药物干预治疗后,随诊并追踪复查HUTT。HUTT采用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及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SNHUT),比较初诊检查与重复检查的HUTT反应类型。结果第一次HUTT复查50例中有5例(10%)HUTT反应类型发生改变,第二次HUTT复查10例中有2例(20%)HUTT反应类型发生改变。HUTT反应类型发生转变见于心脏抑制型转变为混合型、血管抑制型转变为混合型、混合型转变为心脏抑制型、混合型转变为血管抑制型。结论VVS患者随访过程中HUTT反应类型可发生转变,HUTT反应类型转变的机制受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干预治疗方法及患者的耐受性等多因素影响。
胡春艳王成刘晓燕Praveen Kumar吴礼嘉李茗香曹闽京林萍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倾斜试验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与抑郁的关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与抑郁的关系。方法2007-06-2007-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USP)或先兆晕厥儿童84例,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诊断为VVS,男47例,女37例,年龄7-16岁,平均(11.01±2.00)岁。将VVS儿童分为HUTT阴性组(n=41)和HUTT阳性组(n=43),再将HUTT阳性组儿童依临床症状分为头晕组与晕厥组。所有受试儿童完成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盼望美好事物”和“容易高兴起来”HUTT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生活没意思”HUTT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②“盼望美好事物”、“肚子痛”及“感到烦恼”得分HUTT阳性组高于常模组(P〈0.05或P〈0.01),“吃东西香”得分HUTT阳性组低于常模组(P〈0.05)。③“盼望美好事物”、“睡得很香”、“对自己有信心”和“容易高兴起来”得分HUTT阴性组低于常模组(P〈0.05或P〈0.01),“总是想哭”、“生活没意思”、“感到烦恼”得分及抑郁总分HUTT阴性组高于常模组(P〈0.05)。④HUTT阳性儿童“盼望美好事物”和“容易高兴起来”得分头晕组高于晕厥组(P〈0.05)。结论①儿童VVS抑郁发生率高。②VVS儿童较健康儿童食欲减少,躯体化症状、烦恼、抑郁情绪及信心丧失增多。③HUTT阳性儿童中,头晕组较晕厥组对生活更为乐观和积极。以上提示心理因素如抑郁在儿童VVS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丁异熠 王成 林萍 李茗香 薛小红 刘晓燕 吴礼嘉 胡春艳 Praveen Kumar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倾斜试验心理因素抑郁儿童
不同反应类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的心率变异性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的心率变异性(HRV),探讨不同反应类型对VVS儿童HRV的影响。方法2003-01—2007-05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诊治的不明原因晕厥(UPS)或接近晕厥儿童87例(晕厥组),其中男34例,女53例;年龄4~17(10.92±2.62)岁。匹配7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对照组)。晕厥组与对照组儿童均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将所记录数据输入TLC 3000A12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程序自动分析结合人工干预生成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晕厥组儿童在Holter检查前后1d内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晕厥组儿童HUTT阳性率62.1%(54/87);HUTT阳性儿童中男31.5%(17/54),女68.5%(37/54);血管抑制型38例(70.4%),混合型14例(25.9%),心脏抑制型2例(3.7%)。(2)与对照组比较,晕厥组儿童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降低,其中SDNN、VLF(P<0.05)和TP、LF、HF(P<0.01)降低显著。(3)与对照组比较,HUTT阳性组儿童时域指标SDANN降低明显(P<0.05),其余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稍降低(P>0.05)。(4)血管抑制型与混合型儿童相比,各项时域指标均降低,以SDNN降低明显(P<0.05);频域指标TP、VLF、LF、HF稍降低(P>0.05)。结论VVS儿童基础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血管抑制型是最常见的反应类型,VVS儿童的HRV与反应类型有关。
郑慧芬王成曹闽京李茗香薛小红林萍刘晓燕丁异熠胡春艳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心率变异性儿童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脑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指由多种因素触发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与心动过缓所致的自限性晕厥发作。VVS患者在倾斜试验过程中可以检测到脑血管收缩,提示VVS患者可能存在脑功能变化。目前有不少学者对VVS患者的脑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VVS患者的脑功能变化,有助于深化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胡春艳王成
关键词:晕厥血管迷走神经性脑功能
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心率变异性的年龄和性别差异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心率变异性(HRV)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方法2003—01~2007—05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诊治的不明原因晕厥(UPS)儿童54例(晕厥组),其中<12岁儿童22例,直立倾斜试验(HUTF)全部为阳性反应。匹配4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对照组)。晕厥组和对照组儿童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数据经TLC3000A 12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自动分析结合人工干预生成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结果①晕厥儿童HRV性别比较:与男性儿童相比,女性儿童各项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偏低,其中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和频域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极低频功率(VLF)降低显著(P<0.01或P<0.05)。②健康儿童HRV性别比较:女性儿童时域指标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和频域指标TP、VLF、LF低于男性儿童,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频域指标VLF(P<0.01)和LF(P<0.05)。③晕厥儿童HRV年龄比较:与≥12岁儿童相比,<12岁儿童时域指标SDNN、SDANN、pNN50和频域指标TP、LF稍降低(均P>0.05)。④健康儿童HRV年龄比较:与≥12岁儿童相比,<12岁儿童时域指标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LF、高频功率(HF)偏高,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HF(P<0.05),其余指标稍偏低(均P>0.05)。结论VVS儿童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其自主神经变化规律的年龄和性别差异与健康儿童不同。
郑慧芬王成曹闽京薛小红李茗香林萍刘晓燕丁异熠胡春艳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心率变异性儿童年龄性别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与身高体质量及人体质量指数的关系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与身高、体质量及人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2001-01~2007-08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UPS)或先兆晕厥患者418例,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阳性诊断为VVS,其中4~17岁[平均(11·37±2·99)岁]223例(儿童组),18~70岁[平均(36·82±13·64)岁]195例(成人组)。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BMI。结果成人组HUTT阳性患者、HUTT阴性患者BMI在头晕组稍高于晕厥组(P>0·05);HUTT阴性组较HUTT阳性组BMI及体质量明显增高(P<0·01),两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BMI在各年龄段HUTT阴性组与HUTT阳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HUTT阳性组或HUTT阴性组BMI与年龄均呈直线相关,两组直线回归显示,16岁以下儿童BMI在HUTT阴性组高于HUTT阳性组,16岁以上则呈相反变化。结论成人低体质量和低BMI者晕厥易感性增加,儿童BMI与晕厥易感性相关不密切。
丁异熠王成薛小红李茗香林萍刘晓燕Praveen Kumar胡春艳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倾斜试验人体质量指数身高体质量
儿童和成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特征差异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临床特征在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差异。方法分析255例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为VVS的儿童[男50例,女86例,平均年龄(12.3±2.6)岁]和成人[男29例,女90例,平均年龄(36.4±14.0)岁]的晕厥诱因和先兆症状等,比较不同年龄段(〈18岁及≥18岁)的VVS患者在性别、HUTT方式及晕厥发作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男女比例:儿童组为1:1.7,成人组为1:3.1,女性比例成人组高于儿童组(P=0.033)。(2)VVS先兆症状:胸闷发生率成人组高于儿童组[45.4%(54/119)比27.2%(37/136),P=0.003],头痛[10.9%(13/119)比20.6%(28/136),P=0.036]及腹痛发生率成人组低于儿童组[7.6%(9/119)比19.1%(26/136),P=0.008]。(3)VVS发生诱因:成人组环境闷热[22.8%(26/114)比12.5%(17/136),P=0.032]和排尿晕厥发生率[9.7%(11/114)比1.5%(2/136),P=0.004]高于儿童组。(4)HUTT反应时间: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阶段混合型的平均反应时间成人组较儿童组延长[(5.04±2.27)min比(3.50±1.24)min,P=0.036]。结论成人VVS胸闷发生率、因环境闷热和排尿晕厥发生率高于儿童,头痛及腹痛发生率儿童高于成人,成人混合型平均反应时间较儿童延长。VVS临床特衍的年龄善导右卧千临床诊治.
薛小红王成李茗香林萍丁异熠刘晓燕胡春艳
关键词:儿童成年人
胰岛素、C肽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关系
2008年
血管迷走性晕厥(VS)是指由多种因素触发神经反射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与心动过缓所致的自限性晕厥发作,发病机制与血流动力学、自主神经、激素等有关。目前有学者对胰岛素、C肽在自主神经调节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进行研究,提示其与VS可能存在一定关系。胰岛素敏感性和C肽在VS前后的变化日益受到关注。
刘晓燕王成
关键词:胰岛素C肽晕厥血管迷走神经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