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60007)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7
相关作者:黄玉源农保选伍映辉韦丽君徐峰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植物
  • 3篇适应性
  • 3篇苏铁属
  • 2篇导管
  • 2篇生态适应
  • 2篇生态适应性
  • 2篇亲缘
  • 2篇亲缘关系
  • 2篇结构特征
  • 2篇比较解剖研究
  • 2篇RAPD
  • 2篇
  • 1篇单因子试验
  • 1篇德保苏铁
  • 1篇养护
  • 1篇养护管理
  • 1篇叶柄
  • 1篇英文
  • 1篇羽片
  • 1篇正交

机构

  • 14篇广西大学
  • 6篇仲恺农业工程...
  • 4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仲恺农业技术...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作物遗传...
  • 2篇海口市农业科...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百色市林业局

作者

  • 13篇黄玉源
  • 4篇伍映辉
  • 4篇农保选
  • 4篇韦丽君
  • 4篇徐峰
  • 2篇陈金湘
  • 2篇刘驰
  • 2篇艾素云
  • 2篇钟晓青
  • 2篇陆媛峰
  • 2篇黄爱花
  • 1篇牟继平
  • 1篇和太平
  • 1篇李正文
  • 1篇莫鹏巧
  • 1篇韦莉萍
  • 1篇王佳卓
  • 1篇廖文波
  • 1篇符韵林
  • 1篇文祥凤

传媒

  • 3篇广西植物
  • 2篇云南植物研究
  • 2篇广西农业生物...
  • 2篇植物研究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苏铁根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对贵州苏铁(CycasguizhouensisK.M.LanetR.F.Zou)的根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据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不同,贵州苏铁的根可分为正常根、珊瑚状根和肉质根三种类型。(2)正常根与肉质根的木栓形成层起源于表皮内方第1~2层皮层薄壁细胞,珊瑚状根的木栓形成层则起源于外方皮层的第2~3层细胞,而非中柱鞘。(3)首次发现肉质根一种新的增粗方式,是由周皮内方的皮层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持续或周期性产生新的皮层薄壁细胞,引起根的增粗。
艾素云黄玉源伍映辉
关键词:贵州苏铁
基于RAPD分析的中国苏铁属部分种类亲缘关系探讨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21个筛选出来的RAPD引物,对苏铁属21个种的22份材料进行分析,获得333个RAPD标记,利用NTSYS(V.2.10e)软件,建立了22份供试材料的UPGMA聚类图,进而探讨了苏铁属21个种类间的亲缘关系。RAPD聚类分析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多裂苏铁和叉孢苏铁的亲缘关系很近,聚为一类,多裂苏铁应为叉孢苏铁的一个亚种。西林苏铁、隆林苏铁、叉孢苏铁、尖尾苏铁、叉叶苏铁、长柄叉叶苏铁、多羽叉叶苏铁、长球果苏铁、贵州苏铁、四川苏铁、短叶苏铁、石山苏铁、宽叶苏铁、十万大山苏铁、元江苏铁、仙湖苏铁、海南苏铁、台湾苏铁、广东苏铁、滇南苏铁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支持各自为独立的种。
农保选黄玉源刘驰
关键词:苏铁属RAPD聚类分析亲缘关系
暹罗苏铁茎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冰冻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暹罗苏铁茎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暹罗苏铁茎由周皮、皮层、皮层维管束、中柱和髓组成,皮层和髓发达。皮层维管束可分为周韧型和外韧型两种,以周韧型为主。中柱的次生结构为同心环的次生维管组织构成,随着茎的不断成熟,环数逐渐增加;每个同心环均含有次生木质部、维管形成层、次生韧皮部的结构;环与环之间有次生的薄壁组织相间隔。皮层、中柱维管束均由木质部、形成层和韧皮部组成,木质部面积均大于韧皮部。苏铁植物茎在次生结构方面的主要特点是有皮层维管束和同心环结构的中柱维管束。
韦丽君黄玉源陈金湘伍映辉黄爱花
关键词:结构特征生态适应性
苏铁类植物4个属的导管与被子植物导管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对苏铁属的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波温铁属的细齿波温铁(Bowenia serrulata)、双子铁属的双子铁(Dioon edule)叶的羽片,大泽米铁属长刺大泽米铁(Macrozamia longispina)的根,以及被子植物的白兰(Michelia alba)和桃(Amygdalus persica)的叶组织进行了电子扫描显微镜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2个科4个属苏铁植物的导管类型是丰富的,导管的结构组成方式、发育过程与被子植物是一致的;例如导管端壁倾斜度等结构特征显示,一些被子植物导管的结构比苏铁类植物的要原始。在被子植物的导管中有许多为端部呈扁平的带状,而且还带有扭曲状,没有端壁,只有两面的侧壁及另两侧的很窄的边,在带状的侧壁上具有许多的穿孔。这在过去未见有报道。对苏铁类植物导管的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现存最原始的种子植物对严酷环境的适应机制和进化状况,对于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些珍稀的植物类群,以及对于结构植物学、植物进化和生态学等研究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玉源廖文波张宏达王佳卓伍映辉
关键词:苏铁类植物导管被子植物结构特征
利用正交设计法对叉叶苏铁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比较CTAB法和SDS法提取叉叶苏铁(Cycas micholitzii)的总DNA,发现CTAB法是提取叉叶苏铁总DNA的较好方法;对叉叶苏铁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4个主要因素dNTPs,TaqDNA聚合酶,引物及Mg2+进行最优条件筛选;采用单因素法探讨DNA模板量、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的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适合于叉叶苏铁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20μL体系):1×Buffer,75ng DNA模板,dNTPs 250μmol·L-1,Taq酶1.0U,引物0.2μmol·L-1,Mg2+2.5mmo·lL-1,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52℃退火1min,72℃延伸2min,循环40次,72℃延伸10min,4℃保存。本研究结果为苏铁纲植物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莫鹏巧黄玉源钟晓青刘广林李正文农保选
关键词:ISSR-PCR正交设计单因子试验
在苏铁纲托叶铁科植物中发现导管被引量:11
2004年
The paper reported that vessel was discovered in the leaf of Stangeria eriopus .The types of vessel are annular vessel,spiral vessel,scalariform vessel,reticulated vessel and pitted vessel.
黄玉源韦丽君
关键词:苏铁纲植物导管维管组织
南带产区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的比较解剖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为了解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木材解剖上的差异,采用宏观、微观的方法,以广西国营高峰林场12~13年生的杉木木材为试验材料,于2001~2003年研究了南带产区杉木正常木与被压木木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正常木与被压木的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为随着树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纵向变异规律相似,均随着树高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正常木的年轮宽度大于被压木.正常木与被压木的晚材率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纵向变异规律相似,均为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正常木与被压木管胞长度、长宽比的径向变异规律相似,均是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正常木与被压木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纵向变异规律相似,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从研究结果来看,正常木与被压木木材解剖特征变异规律相似.
符韵林徐峰韦广绥罗玉芬
关键词:杉木生长轮宽度晚材率
秀叶苏铁——广西苏铁属一新种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发表了一苏铁属新种,即秀叶苏铁,对其特征进行了阐述。
黄玉源钟业聪陆照甫
关键词:苏铁属
改进斐林氏容量法及其在苏铁根糖成份测定中的应用
<正> 费林试剂是最常用的测定还原糖含量的试剂。由此先后发展起来了Lane-Eynon法、Somogyi法、Bertrand法及快速滴定法等定糖方法,其中Lane-Eynon法是国际上常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改进得到的快速...
陆媛峰徐峰黄玉源
文献传递
贺氏双子铁与摩瑞大泽米羽片和叶轴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对贺氏双子铁和摩瑞大泽米的羽片和叶轴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两种植物的结构特征与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种类的结构有很大的差异。贺氏双子铁的羽片仅在下表皮有气孔器分布,在近轴面仅有1~2层较短的栅栏组织,维管柬与粘液道在垂周方向相对而生;摩瑞大泽米羽片在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近轴面和远轴面均有较长的2~3层的栅栏组织,为等面叶,维管柬与粘液道在平周方向相间排列。此外,两个种的维管束结构及叶缘结构等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叶轴方面,贺氏双子铁的表皮气孔数比摩瑞大泽米的气孔数明显要少,而且摩瑞大泽米的表皮内侧有一环富含叶绿体的栅栏组织,且在栅栏组织的内方还有发达的富含叶绿体的海绵组织,而贺氏双子铁则没有。此外,摩瑞大泽米在基本组织中含有较多的副转输组织,而贺氏双子铁则无。在粘液道大小、排列方式上两种类也有很大的不同。贺氏双子铁的维管束韧皮部明显比木质部发达,而摩瑞大泽米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发达程度相近。
黄玉源黄爱花农保选韦丽君
关键词:羽片解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