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08005)
- 作品数:11 被引量:88H指数:6
- 相关作者:周锡元徐国栋董娣闫维明贺秋梅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多层厂房楼面的减振加固被引量:3
- 2005年
- 通过现场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受动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厂房楼面产生较大竖向振幅的原因,对其进行了结构加固设计,包括对楼面结构主梁、次梁、楼板及下一层柱子的加固处理,根据施工完毕后的实测结果分析,楼面竖向振动幅度大大降低,达到了减振的目的。
- 沈朝勇周福霖谭平罗学海任珉黄襄云陈建秋杨泽群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多层框架结构结构加固设计动荷载作用楼面结构次梁
- 9.21台湾集集地震中场地类别对地震动若干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5年
- 对9.21台湾集集地震主震的404组强震记录按照不同震中距和场地类别进行分组,然后对加速度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持时、峰值加速度、包络线、反应谱及其均方差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对不同分量加速度某些特征的影响较为显著,断层方向对地震动水平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结果对地震危险性分析以及结构抗震验算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对地震动三分量包络线的研究为三维地震动模拟提供了一定参考。
- 董娣周锡元徐国栋纪金豹
- 关键词:持时反应谱
- 超随机特性对地震动谱特性和时间历程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本文从单个地震动样本的角度分析了超随机部分对地震动波形的影响,认为自相关函数噪声部分或功率谱的随机波动部分对地震动波形的影响不大,对地震动的波形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地震动的相位谱或相位差谱,而自相关函数的噪声部分(或功率谱的随机波动成分)只对地震动波形起一定程度的调整作用。文中基于平稳随机过程的理论,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自相关函数噪声项对人工合成地震动振幅和反应谱的影响:由于自相关函数的随机噪声项对地震动总功率或平方和的贡献为零,因此随机噪声项对合成地震动幅值的影响不大,但是由于自相关函数随机噪声项明显改变了地震动功率谱的形状和分布特征,使其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平均反应谱的峰值,从而对平均反应谱也产生一些影响。考虑地震动自相关函数中的随机噪声部分有助于更真实地模拟和反映地震动的真实特性。
- 徐国栋周锡元闫维明董娣
- 关键词:自相关函数波形振幅反应谱
- 地震动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选取欧洲强震记录数据库中,同一台站记录到的两次地震以及两个不同台站记录到的同一地震的强震记录,分析了它们的PGA比值、卓越频率和反应谱的不确定性以及不确定性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得出:影响地震动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有震源机制、地震波传播途径、场地类别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地震动不确定性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 董娣周锡元闫维明徐国栋杨润林
- 关键词:地震动PGA反应谱不确定性
- 强震地面运动超随机特性的几点注记被引量:3
- 2007年
- 本文详细论述了功率谱与功率谱密度、平方和SS与平方平均值MS的适用范围及物理意义,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平稳和非平稳加速度时间历程的统计特征,通过引入时域包线获取特定相位的方法,考虑了非平稳特性。本文基于非平稳时间历程,在不考虑频率非平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地震动三要素:(1)平方和SS;(2)归一化自相关函数或其对应的功率谱;(3)地震动时域包线.本文提出了在设计地震动合成中考虑超随机特性的实用方法,并指出地震动的超随机特性(即归一化功率谱的锯齿状波动部分,或归一化自相关函数的随机噪声部分)与相位的随机性是地震动随机特性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将地震动的统计分析直接建立在非平稳时间历程的基础之上,从而避开了要对地震动进行平稳化处理的困难。这样提取出的地震动统计特征完全是以真实地震动记录为基础的。应用这些统计特征,可模拟出符合统计要求的基于非平稳时间历程的设计地震动。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工程上常用的将反应谱近似转换为功率谱的转换式的一些缺陷。
- 徐国栋周锡元闫维明
- 关键词:自相关函数功率谱设计地震动
- 非比例阻尼线性体系地震响应的部分平方组合(CPQC)法被引量:5
- 2006年
- 对于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当采用基于复振型的地震反应谱振型叠加方法,即复振型完全平方组合(CCQC)方法进行动力反应分析时计算工作量较大。为此,通过分析不同振型之间的位移、速度、位移-速度相关系数随频率比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复振型平方和开方(CSRSS)组合方法的适用范围。同时通过分析指出在CCQC法中只需要考虑邻近振型的相关性,因此建议了一种介于CCQC法和CSRSS法之间的考虑部分相关性的复振型平方组合方法,称之为简化的CCQC法或复振型部分平方组合(CPQC)方法,用以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建议方法的适用范围、计算精度和效率。由于比例阻尼系统的地震反应谱振型组合方法是文中所述一般方法的特殊情况,因此本文提出的简化分析方法对比例阻尼系统也同样是适用的,并可以称为部分平方组合(PQC)方法。
- 俞瑞芳周锡元
- 关键词:振型组合非比例阻尼
- 加速度均方根地震动统计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根据美国加州等地的强震记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加速度记录水平、竖向分量的峰值加速度(PGA)和一定时间窗内加速度均方根(SRSTM S)的衰减规律。所采用的加速度记录共795组(两水平向与一竖向)2 385条。对作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主要参数PGA的衰减规律与SRSTM S的衰减规律作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SRSTM S的离散性明显的小于PGA,因此建议将SRSTM S的衰减关系应用于地震动强度的危险性分析。
- 高丽霞周锡元董娣徐国栋贺秋梅
- 关键词:强震地面运动
- 重要建筑的抗震性能设计——实例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重要建筑物由于特殊的形体要求,结构布置常常不规则且抗震设防标准高。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遇到很大困难。通过两个途径改善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一是针对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调整局部构件的截面抗弯刚度,实现结构整体刚度内在的规则分布;二是采用被动耗能减震技术,通过设置油阻尼器,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以上两个途径,可以显著增强结构抗震性能,减小构件截面尺寸,提高性价比。
- 彭凌云周锡元闫维明韩巍柯长华
- 关键词:基于性能抗震设计耗能减震
- 集集地震中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6年
- 文中将921台湾集集地震主震的404组强震记录按照不同震中距和场地类别分组,对加速度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持时、峰值加速度(PGA)、包络线、反应谱比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对不同分量加速度时间历程的若干特征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比较复杂。此外,断层方向对地震动水平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为:1)地震动水平分量的持时随着场地依次变软而增大;2)断层方向对PGA衰减特征有一定影响;3)不同震中距离和场地条件下集散的时间里程的包线基本上都是单峰点的时间函数;地震动加速度水平分量包络线与竖向分量包络线有明显的不同;4)在震中距相同的条件下,场地愈软弱,周期愈短,谱比值EW/SN愈接近1。场地愈软,在短周期(<0.1s)段,V/H谱比值是变大的趋势,而在长周期(>特征周期)段则是变小的趋势;而且相对来说V/EW谱比值随场地变软而减小的趋势相对要强一些。
- 董娣周锡元徐国栋纪金豹
- 关键词:持时
- 强震记录频率非平稳特性的若干研究被引量:14
- 2006年
- 本文将美国西部、中国台湾和其它地区在基岩场地上的156组地震记录按不同震级、震中距分组,分析了持续时间随震级、震中距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强震记录的穿零率以及主频的时变特性,并用一直线来拟合穿零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给出了此直线拟合参数在不同震中距、记录方向条件下的取值范围,以此来反映频率特性随时间变化的非平稳性,此外还通过运用峰点法在频率特性非平稳性中考虑涟波效应。所得结果与穿零率的相应结果进行了对比。文中的分析结果表明,穿零率方法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频率特性的非平稳性的。
- 董娣周锡元徐国栋杨润林
- 关键词:非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