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2041Y)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大虎李军丁志峰苏琴梁明剑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时频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地质条件
  • 1篇地震反射
  • 1篇地震反射波
  • 1篇地震反射波法
  • 1篇地震激发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条件
  • 1篇断裂带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分解
  • 1篇震级
  • 1篇时频分析
  • 1篇特性分析
  • 1篇特征提取
  • 1篇频分
  • 1篇浅层
  • 1篇浅层地震

机构

  • 5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四川省核工业...
  • 1篇中石化石油工...

作者

  • 5篇李大虎
  • 2篇李军
  • 1篇梁明剑
  • 1篇苏琴
  • 1篇马新欣
  • 1篇赖敏
  • 1篇顾勤平
  • 1篇何强
  • 1篇丁志峰
  • 1篇邵昌盛
  • 1篇邓艳
  • 1篇刘远志

传媒

  • 2篇地震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四川地震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川地区流动重力资料的位场分离与异常特征提取被引量:12
2014年
用于监测四川地区重力场随时间变化的流动重力测网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后进行了全面改造,形成了新的闭合环线并对整网点位每年实施2次重力观测工作.该文以2010—2012年获取的5期流动重力资料为基础,分别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和三维视密度反演等位场分离方法,对测区内重力场的动态变化进行多层次分解及异常特征提取,以探求四川测区范围内重力异常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地震前后不同深度范围内密度变化情况与重力场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同一期资料进行小波分解得到不同阶次的细节图像,揭示了不同深度处重力异常动态变化特征;分解结果同时也表明了四川测区范围内重力场的变化形态与川内特有的断裂构造格架和深部结构环境及过渡带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差分重力异常资料进行三维视密度反演对比研究发现,在地震前后四川测区范围内由浅到深密度变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震区附近出现较为明显的横向密度变化特征且浅层物质密度局部性的异常变化差异较为突出,测区范围内中上地壳深度层密度反演切片显示出的趋势性差异基本上反映了地震前后测区内地下物质的动态变化趋势,因此,深刻认识不同深度范围内重力场的动态演化特征,对研究壳内物质密度变化以及与地震的孕育和发展有关的深部介质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大虎丁志峰梁明剑李军苏琴
关键词:小波多尺度分解
基于人工地震激发震级—烈度测试研究——以川西地区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为例
2014年
目前人工地震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活断层探测以及其他一些工程作业等领域,人工地震在应用中也会像天然地震一样,对地面产生振动,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对于由人工地震激发的"震级"和"烈度"研究目前在国内开展得较少,尤其是在四川地区更是一片空白。本文以川西地区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下,通过人工爆破激发地面震动,对人工地震产生的震级、烈度进行记录,然后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得出震级烈度的大小,并与《中国地震烈度表》对比,从而评价人工地震是否对建筑物、工程设施产生破坏提供有力依据。通过研究发现,在安全距离内,人工地震不会对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产生危害性的影响。
刘远志李大虎张伟宏张志锋雷扬
关键词:人工地震震级烈度
云南香格里拉、德钦—四川得荣交界5.9级地震加速度记录的时频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2013年8月31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香格里拉县交界地区发生的Ms5.9级地震,发震构造为德钦—中甸—大具断裂。采用基于聚类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HHT计算方法,对通过对震区附近架设的2个流动强震观测台站获取了的地震加速度记录进行时频分析,得到了不同台站加速度记录分量的边际谱、傅里叶谱及瞬时能量谱,量化提取了平均周期、中心频率和最大振幅等时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EEMD分解及谱分析所得到的FFT谱与Hilbert边际谱相比,随着频率的增加会放大其幅值;并且随着震中距的增加,最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迅速衰减,加速度记录主频成分则随之增加。最后从四川境内近年来不同断层的错动类型与强震加速度记录的时频特性及Hilbert瞬时能量谱所反映的信号能量释放特点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层的错动类型对边际谱与傅里叶谱之间的关系影响不大,无论是走滑断层还是倾滑断层错动,Hilbert边际谱在低频处的地震动幅值均大于傅里叶谱的幅值,但断层的错动类型对能量随时间的释放过程影响较大。
李大虎李军邓艳严媚安东妮黄成程汤才成
关键词:HHT加速度记录
基于聚类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汶川M_S8.0强震动记录时频特性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中,四川数字强震台网共获取了133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本文选取了一些不同断层距的台站所获取的强震动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在数据处理中,采用基于聚类经验模态分解(EEMD)提取信号时频特性的方法,有效获得了信号能量的时频分布,提取了中心频率、Hilbert能量、最大振幅对应的时频等特性,并与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非线性的强震记录采用聚类经验模态分解(EEMD)能抑制经验模态分解(EMD)中存在的模态混叠问题;与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相比发现,HHT边际谱在低频处幅值高于傅里叶谱;与小波变换受到所选取的母波强烈影响不同,HHT直接从强震记录中分离出固有模态函数(IMF),更能反映出原始数据的固有特性,Hilbert谱反映出大部分能量都集中在一定的时间和频率范围内,而小波谱的能量却在频率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因此,基于EEMD的HHT在客观性和分辨率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提取到更多强震加速度记录的时频特性.
李大虎赖敏何强马新欣顾勤平
关键词:希尔伯特-黄变换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耿达—陇东断裂的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探测被引量:3
2015年
使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研究龙门山南段耿达—陇东断裂的空间位置和展布形态,为该断裂最新活动性的评价和最大发震能力的评估提供依据。针对耿达—陇东断裂所经过山间峡谷场地的基岩界面埋藏较浅、来自浅部的有效信号容易被震源附近强烈的干扰波覆盖等问题,在浅层地震探测工作中采取了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道短排列接收和共反射点多次覆盖观测的工作方式,经数据处理后获得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图像,揭示了耿达—陇东断裂及其分支在宝兴县陇东镇若必沟一带的空间展布位置和近地表构造形态,耿达—陇东断裂为一条走向NE、倾向NW、近地表倾角约为65°~80°的逆断层,断裂通过处零星发育宝兴西河T1、T2阶地,但未见较大的河流冲沟发育和断错河流T1、T2阶地等现象。
李大虎邵昌盛刘远志邹俊
关键词: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带浅层地震反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