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594 被引量:3,569H指数:24
相关作者:刘朝晖阮江军李立浧李盛徐港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2篇期刊文章
  • 11篇学位论文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6篇电气工程
  • 134篇交通运输工程
  • 70篇一般工业技术
  • 68篇建筑科学
  • 62篇环境科学与工...
  • 4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8篇机械工程
  • 3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9篇理学
  • 27篇农业科学
  • 25篇化学工程
  • 15篇天文地球
  • 9篇文化科学
  • 8篇电子电信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水利工程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8篇绝缘
  • 37篇沥青
  • 36篇绝缘子
  • 33篇路工
  • 31篇道路工程
  • 28篇直流
  • 28篇催化
  • 26篇柴油
  • 23篇输电
  • 21篇电场
  • 21篇变压
  • 21篇变压器
  • 20篇有限元
  • 20篇柴油机
  • 18篇特高压
  • 18篇高压直流
  • 18篇复合绝缘
  • 16篇混凝土
  • 15篇路面
  • 14篇电力

机构

  • 83篇长沙理工大学
  • 40篇南方电网科学...
  • 36篇华南理工大学
  • 35篇学研究院
  • 31篇清华大学
  • 25篇中国环境科学...
  • 24篇西南交通大学
  • 24篇华北电力大学
  • 22篇三峡大学
  • 2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1篇武汉大学
  • 20篇中国汽车技术...
  • 19篇昆明理工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南大学
  • 17篇长安大学
  • 16篇北京理工大学
  • 16篇中电科大数据...
  • 13篇天津大学
  • 12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21篇刘朝晖
  • 16篇李立浧
  • 16篇阮江军
  • 15篇李盛
  • 13篇徐港
  • 12篇郝艳捧
  • 11篇王青
  • 10篇韩永霞
  • 10篇柳力
  • 10篇薛锋
  • 7篇许玉兰
  • 7篇徐志钮
  • 7篇黄道春
  • 6篇郑健龙
  • 6篇戢晓峰
  • 6篇栗威
  • 5篇王胜辉
  • 5篇邱志斌
  • 5篇杜志叶
  • 5篇李振国

传媒

  • 53篇高电压技术
  • 18篇高压电器
  • 15篇电工技术学报
  • 1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0篇南方电网技术
  • 9篇中国公路学报
  • 8篇中外公路
  • 8篇材料导报
  • 7篇内燃机工程
  • 7篇内燃机学报
  • 7篇环境科学研究
  • 7篇中南大学学报...
  • 7篇环境工程学报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6篇公路交通科技
  • 5篇公路
  • 5篇电瓷避雷器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5篇铁道科学与工...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 32篇2023
  • 58篇2022
  • 76篇2021
  • 79篇2020
  • 62篇2019
  • 55篇2018
  • 48篇2017
  • 38篇2016
  • 39篇2015
  • 43篇2014
  • 35篇2013
  • 35篇2012
  • 11篇2011
  • 3篇2010
5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线性ECS自配准成像算法中相位保持精度分析
2017年
为进一步提高InSAR系统的DEM精度,分析非线性ECS自配准成像算法中4个影响相位保持精度的因素。研究结果如下:雷达和散射体之间的相对速度等效误差非常小,可以忽略;当系统分辨率优于0.1 m时,非线性自配准中的二次近似误差会引起超过0.1个像素的误差,要考虑其影响;非线性变标中的二阶泰勒近似误差非常小,可以忽略;成像时采用的平地假设误差,主要会引起干涉运动补偿的轨迹误差和相位补偿误差,对于高精度InSAR系统(高程精度优于0.5 m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要予以考虑。这些误差因素的分析,将为进一步优化提高InSAR成像处理中的相位保持精度及DEM精度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陈立福王思雨袁志辉王静邢学敏武鸿
关键词:非线性CHIRP干涉相位
公路改扩建工程老路基处治深度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公路改扩建时,如何有效确定老路路基处治深度是路基拼接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以莲株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建立了老路基改良前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所测模量Ep与弯沉L的相关关系,并得到了每填筑一层水泥改良土对弯沉值的减少效果;进而,以老路基顶PFWD模量Ep为检测指标,建立了不处治、水泥改良土回填21 cm(1层)、水泥改良土回填42 cm(2层)、水泥改良土回填63 cm(3层)、水泥改良土回填84 cm(4层)、水泥改良土回填105 cm(5层)共6种处治方案的控制方法,并通过在全线的推广应用,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合理性。
张军辉刘杰邓宗煌王新宇李周强
关键词:改扩建水泥改良
架空地线对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中,针对外加电压、导线半径、线路高度等线路结构参数对地表电磁环境影响的讨论已很成熟,但针对架空地线半径、位置等因素影响作用的理论分析却并不多见。为此,基于Deutsch假设,编制程序计算了双极导线垂直排列试验线路地表合成场强,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一致性很好。基于三沪二回典型输电线路结构,计算了极导线4种不同布置方式下的地表合成场强以及离子流密度,选出电磁环境较优的"+-/+-"布置方式用于讨论架空地线对地表电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输电线路高度,地表电磁环境随架空地线位置变化趋势一致,且受位置变化影响极小。因此,在线路杆塔设计中,考虑防雷要求对地线位置进行调整时,无需考虑地线位置变化对线路下方电磁环境的影响。
黄国栋阮江军杜志叶余世峰李锐海赵常威
关键词:合成场强离子流密度架空地线离子流场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正交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评价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文章选取3种旧沥青混合料掺量(15%,30%和45%)、3种温拌剂用量(2%,3%和4%)和3种旧沥青混合料粒径组成(0~5mm,5~10mm和10~19mm),进行正交设计,通过冻融间接拉伸试验,按照方差分析方法和F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TSR影响的主次顺序是温拌剂用量>RAP掺量>RAP组成。随着温拌剂掺量增加,水稳定性变差;同样随着RAP掺量增加,水稳定性越差;RAP颗粒组成对水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
黄川杨大田陈富强
关键词:水稳定性正交设计间接拉伸试验方差分析
长期施有机肥对黄壤旱地不同粒径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为揭示长期施肥对黄壤旱地不同粒径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探讨黄壤合理利用的培肥措施,依托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旱地长期施肥试验,以不施肥(CK)和单施有机肥(M)处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湿筛法、碱液吸收法、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分组、测定和拟合不同粒径组分的矿化指标。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黄壤旱地不同粒径组分有机碳的含量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4种不同粒径组分的有机碳含量依次为粗颗粒>微团聚体>单粉粒>单粘粒;单施有机肥的矿化速率在0.0011~0.3422g/(kg·d),累积矿化量在3.65~3.94g/kg。拟合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加了粗颗粒和单粘粒的潜在可矿化碳含量,增长率为7.9%和7.2%。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黄壤旱地不同粒径有机碳的矿化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随培养时间延长,矿化速率呈先快速下降,再缓慢升高和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不同粒径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但有机碳累积释放强度逐渐减缓。
安世花李渝王小利段建军张雅蓉蒋太明
关键词:有机肥长期施肥黄壤旱地有机碳矿化
现役交流XLPE电缆配电线路改为直流运行的技术方案及实例分析被引量:25
2016年
近年来,随着新型发电及用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电力供应可靠性和容量要求的提高,直流配用电与直流微电网技术日益获得广泛关注。该文针对一条现役35 kV交联聚乙烯(XLPE)交流电缆线路在发生二次故障后的改造工程,创造性地提出将其改为直流运行的方案,并针对方案中所确定的±10 kV直流电压、150 A额定电流运行参数,自行设计对电缆性能进行全面校核的试验方法。在送检电缆样段顺利通过所有试验项目并完成必要的系统改造后,将电缆线路投入直流±10 kV电压下作双极运行。线路在改造后至今已安全运行4年。与传统的修复运行、新增线路等备选方案相比较,从经济性、工程性、可靠性等多方面,改直流方案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研究还显示其存在大幅增容的潜力。该文的研究可为国内XLPE电缆直流配网系统建设以及现役交流电缆线路改为直流运行提供理论借鉴及工程参考。
刘英曹晓珑何子兰徐永生彭泽煊
关键词:配电线路增容改造
4-((2′-N,N-二甲基氨基)乙基)氨基-N-(2′-N,N-二甲基氨基)乙基-1,8-萘酰亚胺(MMN)的热分解动力学
本文运用Kissinger(微分法)、Flynn-Wall-Ozawa法和Coats-Redfem(积分法)多重扫描速率法分别对具有荧光特性的标题萘酰亚胺化合物MMN的第Ⅰ段TG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这个萘酰亚胺化合物相应...
钱丽丽孙建平彭少华徐冬梅张可达
关键词:非等温动力学
文献传递
大型车辆侧翻预测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大型车辆引起的重特大侧翻事故频发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提高中国大型车辆防侧翻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阐述国内外在车辆侧翻预警和稳定性控制方面开展的研究现状,详细描述基于静态门限值法和动态门限值法的侧翻预警技术研究进展,分析车辆半主动、主动转向控制、主动悬架控制、差动控制、电子稳定控制、联合控制等防侧翻控制技术发展现状,指出当前车辆侧倾预警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在于提高侧翻指标的预测精度和响应实时性,特别是综合考虑道路环境因素对侧翻指标的影响。侧翻控制已逐步从半主动阶段提升到主动控制,控制方法更趋智能化、精确化。人-车-路-环境耦合作用、复杂非线性条件下的车辆侧翻预测模型,以及混沌条件下的优化控制将会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贺宜杨鑫炜Xiaoyun LU任卫群褚端峰褚端峰
关键词:大型车辆
Ba稳定Cu/BEA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
<正>NOx严重污染环境并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NH3-SCR是消除柴油车NOx的最重要手段。Cu/BEA拥有优良的初始活性,但其水热稳定性仍有待提高。碱土金属Ba具有更高的给电子能力,有利于硝酸盐的形成,促进NH3-SC...
林青瑾; 刘双; 林晨璐; 徐海迪; 陈耀强;
关键词:BA水热处理
文献传递
被动式NOx吸附剂Pd/ZSM-5的性能影响因素
2022年
柴油车尾气NO后处理技术对冷启动阶段NO净化效果较差,被动NO吸附剂(PNA)应运而生。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将1%Pd负载于m(Si)/m(Al)为11.5的ZSM-5分子筛,获得Pd/ZSM-5 PNA材料。考察反应气氛(有无O_(2)和H_(2)O)对2种不同Pd负载方式PNA吸附-释放NO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N吸附-脱附曲线测定、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漫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和NH程序升温脱附手段,从Pd/ZSM-5结构性质,Pd物种形态和酸性质分析以上因素的影响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评价预处理气氛中O_(2)作用。结果表明:反应气和预处理气氛存在O_(2)及等体积浸渍法中存在更多NO_(x)活性吸附位点从而提高Pd/ZSM-5的NO_(x)吸附能力。此外,O_(2)促进NO低温(~200℃)释放,等体积浸渍法使释放温度降至430℃,有利于材料再生。H_(2)O抑制了NO_(x)吸附,但可提高NO高温释放能力。为设计高性能Pd/分子筛提供建议,具备高吸附-释放能力是开发高性能PNA的重要前提。
潘柔杏于庆君易红宏高凤雨孟宪政刘媛媛唐晓龙
关键词:被动式氮氧化物吸附剂分子筛
共6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