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4084)

作品数:35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郝素菊蒋武锋张玉柱郝华强董建君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理工大学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冶金工程
  • 5篇矿业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篇微波
  • 8篇废水
  • 7篇多环芳烃
  • 7篇焦化
  • 6篇碳包覆
  • 6篇炼焦
  • 6篇活性炭
  • 5篇铁矿粉
  • 5篇纳米
  • 5篇焦化废水
  • 5篇PAHS
  • 4篇动力学
  • 4篇铁矿
  • 4篇球团
  • 4篇磁铁矿
  • 4篇磁铁矿粉
  • 3篇烟煤
  • 3篇碳化硅
  • 3篇纳米氧化铁
  • 3篇晶须

机构

  • 33篇华北理工大学
  • 5篇唐山科技职业...
  • 4篇东北大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6篇张玉柱
  • 6篇蒋武锋
  • 6篇郝素菊
  • 4篇郝华强
  • 1篇董建君
  • 1篇张丽颖
  • 1篇赵春志
  • 1篇李欣芳
  • 1篇崔鹏辉
  • 1篇石焱

传媒

  • 10篇钢铁钒钛
  • 5篇矿产综合利用
  • 3篇现代化工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特殊钢
  • 2篇粉末冶金工业
  • 2篇南方金属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中国冶金
  • 1篇上海金属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河北冶金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资源节约与环...
  • 1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质碳包覆球状纳米氧化铁非等温还原动力学被引量:1
2023年
采用水热法,以九水硝酸铁和尿素为原料成功制备出球状纳米氧化铁。以生物质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炭化法制备了碳包覆球状纳米氧化铁。在N2气氛下使用高温综合热分析仪测量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DTA曲线,通过Flynn-Wall-Ozawa法和Coats-Redfern法相互验证确定碳包覆纳米氧化铁还原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包覆生物质碳与纳米氧化铁在180℃就可以发生反应,降低了还原温度,反应活化能约为79.48 kJ/mol,反应模型为三维扩散模型。
郝素菊刘政蒋武锋薄荷高一策张玉柱
关键词:碳包覆非等温
渣料中石灰活性度对铁水脱硫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煅烧石灰石制备260,401,397,383 mL四种活性度的石灰。试验铁水脱硫渣成分为(/%):35.18~44.84CaO,13.80~23.46S1O_2,18.98 Al_2O_3,9.49MgO,1.89Fe_2O_3,11.00CaF_2,碱度为1.5~3.25,铁水成分为(/%):4.53C,0.16Si,0.107S,0.099P。试验渣-铁比为7:100~15:100于电磁感应炉中在1 330~1 390℃进行脱硫实验。用荧光仪检测坩埚铁水中硫含量,并用全自动压汞仪测量石灰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实验采用单一变量的方法,研究了石灰活性度,渣料碱度,熔炼温度,渣铁比对铁水脱硫的影响。实验表明,活性为397 mL的石灰比表面积较大,孔分布均匀,脱硫效果最好。在1 390℃、碱度为2.25、渣铁比为15:100的条件下,活性度为397 mL的石灰,铁水脱硫率可达到97.2%。
郝素菊兰吉然蒋武锋张玉柱郝华强
关键词:铁水脱硫石灰活性度
碳包覆不同形貌纳米铁氧化物的还原分析
2022年
为了抑制铁矿粉在还原过程中铁晶须的生长,采用水热炭化法对球状、棒状2种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铁进行了碳包覆,并用热重法对碳包覆铁氧化物的还原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了铁氧化物、碳包覆铁氧化物还原后样品的形貌。结果表明,与普通铁矿粉相比,纳米氧化铁还原温度大幅降低;升温速率越小,越有利于析炭反应在氧化铁表面进行;球状氧化铁比棒状氧化铁还原过程中更易生成须状物,碳包覆可以有效抑制氧化铁还原过程中须状物的产生。
郝素菊高一策蒋武锋孙天昊张玉柱薄荷
关键词:碳包覆铁氧化物升温速率热重
微波—吸波介质协同处理焦化废水中PAHs被引量:1
2018年
以焦化废水中多环芳烃(PAHs)为研究对象,活性炭、钢渣和碳化硅为吸波介质,采用超声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定性定量分析焦化废水中PAHs,分析了微波温度、加热时间、不同种类和质量的活性炭、钢渣、碳化硅对PAHs去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温度和加热时间对PAHs影响较大,微波温度在60~90℃,加热时间在9~12 min时,PAHs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脱除率在55%以上。同时对吸波介质在微波辐射下对PAHs的去除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活性炭和碳化硅的处理效果比钢渣要好,三者的平均脱除率在30%以上,选择适宜质量的吸波介质可以获得较高的去除率。
赵莹石焱赵鑫孔征冯英英
关键词:焦化废水PAHS微波活性炭碳化硅钢渣
微波对炼焦烟气中气固态低环多环芳烃处理效果影响
2018年
以炼焦烟气中低环多环芳烃(PAHs)为研究对象,活性炭和碳化硅作为吸波介质,二氯甲烷和玻璃纤维对多环芳烃进行收集。采用超声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定性、定量分析炼焦废气产生的低环多环芳烃,分别考察了微波温度、碳化硅质量、活性炭质量和粒径等因素对低环气态、固态多环芳烃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和碳化硅作为吸波介质与微波共同处理低环多环芳烃均有一定的效果,且对固态多环芳烃处理效果优于气态多环芳烃。对比两种吸波介质可得,碳化硅对气态多环芳烃和固态多环芳烃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
石焱赵鑫关威冯英英赵莹郝素菊
关键词:炼焦多环芳烃微波活性炭碳化硅
对焦炭高温冶金性能及检测方法的思考
随着高炉的大型化,对焦炭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优质炼焦资源的短缺直接影响到我国钢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焦炭的高温冶金性能进行了重新认识,分析了高炉内有害元素对焦炭高温冶金性能的影响,对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检测方法进行再...
郝月君郝素菊蒋武锋张玉柱
关键词: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高炉
文献传递
微波联合吸波介质处理炼焦烟气中多环芳烃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竖式电炉模拟制备炼焦烟气,通入微波管式炉,微波和吸波介质协同处理,以二氯甲烷和玻璃纤维对多环芳烃进行收集,采用超声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定性、定量分析炼焦废气产生的多环芳烃(PAHs)。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和吸波介质对炼焦烟气中多环芳烃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温度400℃、m=6 g、吸波介质为碳化硅时,处理效果最好,处理效率达49%。可以得出,微波与吸波介质共同作用对炼焦烟气有一定的降解效果。
赵鑫石焱冯英英赵莹郝素菊
关键词:微波多环芳烃
微波-活性炭协同处理焦化废水中低环多环芳烃被引量:1
2018年
以焦化废水中低环PAHs为研究对象,木质活性炭和焦油活性炭为吸波介质,采用超声波萃取,考察了不同种类和质量的活性炭对废水中低环PAHs和COD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温度为60℃时,处理效果较好,对低环PAHs和COD去除率分别在40%和20%左右。与木质活性炭相比,焦油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孔径小,处理效果更佳。对1 L焦化废水,当焦油活性炭质量5 g时,低环PAHs总量去除率为54%,二环PAHs的去除率为51%,而三环四环PAHs的去除率高达100%,COD的去除率高达43%,去除效果最好。因此选择适宜种类和质量的活性炭可以获得较高的去除率。
赵莹石焱赵鑫孔征冯英英
关键词:微波焦化废水活性炭COD
炼焦过程中多环芳烃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9年
以炼焦过程中排放的多环芳烃(PAH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PAHs的排放规律以及温度、热解产物和PAHs的特性、挥发分对多环芳烃产生排放的影响。通过对3种单煤和配合煤进行实验室炼焦、超声波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测定了炼焦过程中各阶段产生排放的16种PAHs浓度。结果发现:在结焦初期1~5h内PAHs产生排放量最多,并且在整个炼焦过程中产生排放量逐渐减少。PAHs化学性质不稳定使得炼焦初期PAHs的产生排放量较大,且低环PAHs产生排放较多。在挥发分小于26%时,PAHs产生排放量随着挥发分的增大而减小。
邓孝纯石焱赵莹孔征
关键词:炼焦多环芳烃PAHS挥发分配合煤
Preparation and Metallurgical Analysis of High Activity Burnt Lime for Steelmaking
2016年
Burnt lime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in steelmaking and its activity degree is a key factor for liquid steel quality.The burnt lime was made by the calcination of limestone in a high pressure electric furnace.The burnt lime mineralogical phases and micro-morpholog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The burnt lime activity degree was determined by acid-base titration,the burnt lime pore distribution was measured by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MIP),and the thermal effect of a mixture of burnt lime and slag was measur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O grain size and pore size of burnt lime made under high pressure were larger than those of burnt lime made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The CaO grain size and pore size increased and the laminate phenomenon also occurred clearly under high pressure.The activity degree of burnt lime made under high pressure was greater than that made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The maximum activity degree was 437 mL for burnt lime made under a pressure of 0.4 MPa.For the same ratio of CaO to SiO_2,the melting temperature,hemisphere temperature and fluidity temperature of slag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burnt lime activity degree.The higher the activity degree the burnt lime had,the better the slag forming occurred.It was advantageous for 2CaO·SiO_2and 3CaO·SiO_2 forming at lower temperatures if the burnt lime activity degree was increased.
Hua-qiang HAOYu-zhu ZHANGSu-ju HAOChao-fa ZHANGWu-feng JIANGPeng-hui CUI
关键词:活性石灰炼钢用冶金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