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SJ08ZD03)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涛王昭王汝涛赵雯卢婷利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聚乙二醇POPA磷脂衍生物构建的酸敏脂质体被引量:4
- 2009年
- 以磷酰胺键将聚乙二醇高分子MePEG2000-NH2与磷脂POPA连接在一起,合成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以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为主要膜材构建酸敏脂质体。采用荧光分析法系统研究了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脂质体在酸性条件下对荧光染料的释药特性。以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构建的酸敏脂质体,在pH6.5~7.5时稳定,其稳定性与制备脂质体的磷脂种类及胆固醇含量密切相关,在pH5.0时发生显著的荧光泄漏,泄漏率与环境酸性的强度及处于酸性的时间呈正相关。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构建的脂质体具有开发成酸敏释药脂质体的前景。
- 王昭王汝涛刘青陈涛
- 关键词:脂质体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测定脂质体与细胞膜间的融合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建立测定脂质体与细胞膜间融合能力的方法。方法: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通过检测试样的荧光发射光信号,来评价高分子酸敏脂质体之间,高分子酸敏脂质体、红细胞及细菌之间的融合性能。结果: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可用于测定酸性条件下酸敏脂质体与空白脂质体、红细胞膜影以及细菌之间的融合程度,本方法的可靠性得到了脂质体融合前后粒径变化的验证,方法学研究结果显示此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结论: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建立一种用来评价脂质体之间,脂质体与细胞膜之间融合性的方法,此方法简单、快速、有效。
- 王汝涛陈涛王昭张阳
- 关键词:脂质体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非特异靶向荷正电高分子磷脂脂质体的构建和体外评价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一种新设计的末端带有枝状结构寡赖氨酸聚乙二醇高分子磷脂为主要功能性辅料,依照常规薄膜-水合和后续高分子插入两种方法制备了系列外表面带正电荷的高分子脂质体。激光衍射粒径仪研究证明,常规脂质体制备方法和后续高分子插入都可以制备纳米、粒径均匀、外表面携带不同密度正电荷的高分子磷脂脂质体,正电荷密度不同并不影响脂质体的粒径和分布。后续高分子插入过程不影响脂质体的载药工艺,不干扰脂质体的载药量,不引起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变化,也不诱发脂质体内部包裹的药物早期泄漏。体外细胞学实验证明这种荷正电高分子脂质体局部电荷密度高,对细胞有显著非特异性靶向作用。
- 陈涛王汝涛王昭卢婷利赵雯
- 关键词:脂质体聚乙二醇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