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MZ001)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诚叶红张慧马树勋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社会治理
  • 3篇民族
  • 3篇边疆
  • 3篇边疆民族
  • 3篇边疆民族地区
  • 2篇云南边疆
  • 2篇民族地区
  • 1篇地区政府
  • 1篇云南边疆民族...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能力
  • 1篇社会治理能力
  • 1篇失地
  • 1篇失地农民
  • 1篇农民
  • 1篇区政府
  • 1篇群体性
  • 1篇群体性事件
  • 1篇民族地区政府
  • 1篇回迁

机构

  • 2篇中共云南省委...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李诚
  • 1篇叶红
  • 1篇马树勋
  • 1篇张慧

传媒

  • 2篇云南行政学院...
  • 2篇学术探索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提升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被引量:18
2015年
社会治理能力是现代民族国家中政府能力的核心要素。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治理环境复杂性、治理主体民族性、治理任务艰巨性。与此同时,面临着社会治理物质基础薄弱、制度供给和执行力不足、治理理念转换迟缓、治理手段单一、基础社会治理乏力等问题。因此,必须从维护边疆发展稳定、建设富裕民主和谐文明的云南的现实出发,认识云南边疆社会治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探寻制约云南边疆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中的瓶颈和障碍,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可行性路径,促进云南边疆发展与和谐稳定。
叶红李诚
关键词:社会治理政府能力边疆民族地区
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社会治理路径思考被引量:3
2017年
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于实现其利益诉求和民族权利,以制度外的非理性方式发生的各类集群行为,表现出利益纠纷与民族问题交织、民族宗教因素成为社会动员重要资源、政治敏感性强等特征。当前,随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转型加速,地缘空间、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历史等因素影响程度加强;贫困、环境、就业、移民安置、农场改制等突出经济社会问题成为主要内部诱因;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影响活跃多样,成为重要外部影响因素。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治理,要把握其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树立社会治理的思维理念,从体制机制创新、意识形态管理、处突应急能力提升、边疆治理完善等方面统筹推进、因地施策,因势而为。
李诚马树勋
关键词:社会治理
社会场域变迁背景下的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研究——基于对昆明市Z社区的回迁调查被引量:6
2014年
失地农民在城市化适应的过程中,并非简单地只是身份的转变,更意味着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彻底改变。失地农民在城市适应和融入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收入的不确定、文化价值观的不一致和心理认同感不强以及内部之间存在各种利益博弈。从昆明市第一个回迁房小区Z社区的村民来看,失地农民要真正融入城市,是一种内在式的需求,即是否要变成城市人,关键是在农民自身内在需求的驱动下而决定的。他们根据自身的利益,在各个场域灵活变通地实践着各种惯习,在不断建构着自身的社会网络的同时也在不断建构着自身的社会资本。
张慧李诚
关键词:失地农民场域惯习
云南边疆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7
2015年
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环节,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在要求。云南边疆社会治理法治化受到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等社会环境的影响,面临着民众法律意识不强、法律与习俗之间冲突、民族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法律执行和监督不力等困境。因此,实现云南边疆社会治理法治化,必须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民族规范和文化习俗与法律的整合、健全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规范政府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权力多方监督机制,最终实现云南边疆社会治理法治化。
李诚
关键词:云南边疆民族地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