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3JZD0031)
- 作品数:16 被引量:134H指数:7
- 相关作者:邓大才田先红刘丽芬王金红郭勇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粮农增收与粮食安全被引量:6
- 2005年
- 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是中央政府、专家学者们关注的两个重大现实问题。但是解决这两个问题却会陷入一个两难选择境地。确保粮食安全会影响粮农增收,促进粮农稳定增收又会影响粮食安全。文章认为,这个两难选择根源于粮食生产的社会效益与个人经济效益、宏观经济目标与微观经济要求、产区提供粮食安全与销区享受粮食安全、粮食产区的生产义务与国家扶持义务之间的矛盾。要解决粮食问题内生的这些矛盾,必须从大政策、大粮食、大市场、大战略、大安全的角度综合解决。
- 邓大才
- 关键词:粮农增收粮食安全
- 反思农业结构调整
- 2005年
- 近几年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不如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预期的那样美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实绩与预期有很大的反差,要解释这种反差就必须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进行深深的反思.
- 邓大才
-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政府官员
-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我国农业改革的选择被引量:4
- 2004年
- 强制性制度变迁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必须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交替使用才能降低变迁成本和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长期实施诱致性制度变迁,虽然后期强制性的特征有所加强,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当前,应选择回应性的、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地方政府参与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以解决急需的强制性制度需求,使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 邓大才
- 关键词: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农村经济体制
- 粮食宏观调控的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粮食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是稳定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千百万农民增收的载体。对于这样一个既具有社会功能、又具有经济功能的商品,其运行机制具有特殊性,不能只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借助宏观调控力量进行引导和规范。在分析粮食流通体制目标的基础上,对粮食宏观调控的相关因素——调控主体、调控工具、调控体系进行了规范分析。
- 邓大才
- 关键词:粮食宏观调控
- 论政府竞争被引量:19
- 2004年
- 政府之间产生竞争,形成竞争性的政策供给市场,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决策权利,政府能够分享制度竞争收益(或者说有竞争收益权)。政府竞争是一柄双刃剑,既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政府服务质量,也容易形成地方封锁,抑制经济增长,因此对待政府竞争既要鼓励,也要规范和协调。
- 邓大才
- 关键词:政府竞争经济利益财政体制
- 村治改革:组长何去何从被引量:4
- 2005年
- 税费改革及农业税减免之后,在财政短缺的压力之下,部分乡村为减少村级支出,出台了撤销村民组长的制度安排。但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实施撤销村民组长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条件尚未具备。若勉力为之,则会导致制度变迁成本过高、基层治理弱化、村庄本土资源遭受破坏等问题。在农村社会发生根本性变迁之前,“大组长,小村部”的乡村治理模式更有利于农村发展。完善村组制度,健全村级组织,应该坚持村治改革与财力支持双管齐下、现代性与传统性互相交融、思想工作与激励机制相得益彰三大原则。
- 田先红
- 关键词:组长熟人社会村民组长强制性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成本村级组织
- 农业信息:传统与现代的耦合
- 2009年
- 近年来,国家投资建设大量信息基础设施,以保证农业信息能更好的被农户采用。而现实中,农户并不通过网络、电视和报刊等现代信息手段获得农业信息,相反,基于地缘和血缘的熟人网络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人成了农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在这种传播方式下,农户的利益常遭侵害,农业科技难以广泛有效的传播,甚至一些假信息让农户失去了对"科技"的信赖。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兼顾现实与未来,提出了相关对策。
- 曹攀峰
- 关键词:农业信息
- 废弃抑或存留:村民组长制的困境与前瞻
- 2006年
- 税费改革及农业税取消之后,在财政短缺的压力之下,部分乡村为减少村级支出,出台了撤销村民组长的制度安排。但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实施撤销村民组长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条件尚未具备。若勉力为之,则会导致制度变迁成本过高、管理难度加大和组内凝聚力下降等问题。当前中国的村治改革应该以“合村庄、裁村干、留组长”为总体方向,加强组长队伍建设、构建适当的激励机制,同时加大对乡村财政的支持力度。
- 田先红
- 关键词:村民组长熟人社会
- 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演化:文献与述评被引量:29
- 2005年
- 城乡关系是发展中国家从理论到实践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经历了强调城市工业化、注重农业与农村改造以及城乡协调发展政策主张的变迁。系统地回顾、分析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演化文献,对促进中国城乡关系的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郭勇
-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融合
- 废弃抑或存留:村民组长制的困境与前瞻被引量:10
- 2006年
- 税费改革及农业税取消之后,在财政短缺的压力之下,部分乡村为减少村级支出,出台了撤销村民组长的制度安排。但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实施撤销村民组长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条件尚未具备。若勉力为之,则会导致制度变迁成本过高、管理难度加大和组内凝聚力下降等问题。当前中国的村治改革应该以“合村庄、裁村干、留组长”为总体方向,加强组长队伍建设、构建适当的激励机制,同时加大对乡村财政的支持力度。
- 田先红刘丽芬
- 关键词:组长熟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