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07T015)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秦艳杰李霞王雪周海燕张慧敏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仿刺参
  • 8篇刺参
  • 6篇体壁
  • 2篇蛋白
  • 2篇形态学
  • 2篇抑制性
  • 2篇抑制性消减杂...
  • 2篇组织学
  • 2篇消减杂交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克隆
  • 1篇亚显微结构
  • 1篇抑制性消减杂...
  • 1篇荧光
  • 1篇杂交技术
  • 1篇再生过程
  • 1篇整合素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手术

机构

  • 9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9篇李霞
  • 9篇秦艳杰
  • 2篇赵丽娜
  • 2篇王雪
  • 2篇周海燕
  • 2篇张慧敏
  • 1篇周一兵
  • 1篇李雅娟
  • 1篇李强
  • 1篇刘洋
  • 1篇王艳枫
  • 1篇孙毅
  • 1篇郭娜
  • 1篇王文文
  • 1篇辛俊宏
  • 1篇王微微
  • 1篇马俊峰

传媒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仿刺参EGF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多种细胞因子的受体,在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RACE法首次从仿刺参体腔细胞中克隆出EGF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3 826 bp,包括821 bp的5'-UTR,281 bp的3'-UTR,开放阅读框2 724 bp,编码907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55-184aa和365-487aa符合EGFR基因所具有的L1和L2受体结构域,在203-344aa和503-823aa含有EGFR家族特征区域CR1和CR2半胱氨酸富集区,并同为跨膜糖蛋白,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经BlastP与GenBank已知物种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仿刺参EGFR基因氨基酸序列与果蝇EGFR相似性为49%,同源性为34%,与斑马鱼EGFR相似性为47%,同源性为34%,与淡水椎实螺EGFR相似性为49%,同源性为31%。据此推断,仿刺参EGFR基因属于EGFR家族成员。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仿刺参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肠、呼吸树、表皮、体腔细胞、纵肌中EGFR均有表达,且体腔细胞和表皮表达量较高。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在仿刺参组织发育和再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李霞王雪秦艳杰刘洋周一兵
关键词:仿刺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克隆
仿刺参纵肌带再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
2013年
采用人工创伤的方法剪断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体腔背部的纵肌带,然后缝合切口处的体壁,将其在添加抗生素(100IU/mL的青霉素和100ug/mL的链霉素)的海水中继续饲养。通过形态学和组织学方法对仿刺参纵肌带再生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形态学结果显示,创伤后0h,由于纵肌带的收缩,断端出现0.5~1cm的间隙;创伤15d,创伤处出现乳白色絮状组织,暂命名为肌前组织;创伤30~45d时,肌前组织逐渐增厚并将断端肌肉组织连接起来;创伤60—90d,肌前组织已转化成纵肌带,并且其厚度增至正常纵肌带的1/2;创伤后110-130d,新生纵肌带进一步增粗,形态上与未创伤处组织没有区别,只是直径略小一些;创伤150d,再生的纵肌带厚度同正常状态。组织学结果显示,创伤后15d,在损伤处出现结缔组织及单个的肌纤维,形成一条不规则的细长条带,即肌前组织;创伤后30—45d,肌前组织中肌细胞数量大量增加,并与体壁间形成一些“桥状”连接;创伤后60~90d,肌前组织几乎被肌纤维占据,且“桥状”连接数量增加,此时肌前组织已转化为肌肉带(纵肌带);创伤后110~130d,新生肌纤维数量大量增加,和体壁相连的“桥状”连接数量减少,创伤150d,新生的纵肌带基本达到正常的结构,且“桥状”连接消失。分析认为仿刺参纵肌带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且新生的肌细胞来源于体壁结缔组织细胞和体腔上皮细胞。
李霞赵丽娜秦艳杰
关键词:仿刺参形态学组织学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在水产无脊椎动物中的应用
2012年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分离、克隆差异基因的新技术。系统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综述了该技术在水产无脊椎动物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
秦艳杰马俊峰李霞张慧敏
关键词: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仿刺参体壁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仿刺参体壁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H.E染色结果显示:仿刺参体壁从内向外分为4层——体腔内皮层、肌肉层、结缔组织层和表皮层。体腔内皮层由单层扁平细胞组成;肌肉层为内环外纵排列的平滑肌;结缔组织层由纤维和少量的结缔组织细胞构成;表皮层包括2~3层上皮细胞和其外很薄的角质层。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一个,呈长椭圆形或杆状,位于中央;细胞骨架主要由密斑、密体和中间丝组成。结缔组织中有大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较少。细胞类型主要有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表皮层大多为多边形细胞,角质层细胞界限不清,结构不完整,细胞核和细胞器已经完全消失。
李霞周海燕秦艳杰辛俊宏
关键词:仿刺参体壁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表皮干细胞标记物在仿刺参正常和再生体壁中的表达研究
2012年
为探究仿刺参表皮再生的机制和再生修复过程中的表皮细胞来源,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β1整合素,α6整合素,角蛋白19(ck19)3种表皮干细胞标记物在仿刺参正常及创伤后再生不同时间段的体壁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k19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仿刺参体壁中均呈阳性,并且随着再生的进行,阳性细胞数量和分布区域均有变化。创伤第1天阳性细胞向创伤面上缘迁移,细胞数量同对照组;第3天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下降;第5天阳性细胞数量最多;第7天阳性细胞数量有所下降;11天、13天阳性细胞的数量较第7天稍有增加;第19天阳性细胞数量同对照组,但排列很分散。β1整合素和α6整合素在正常及创伤后再生的体壁中均未见阳性信号出现。结合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被ck19标记的细胞是参与仿刺参体壁表皮再生的干细胞和短暂扩增细胞,仿刺参表皮再生的机制属于新建再生。
李霞王微微李强秦艳杰
关键词:仿刺参体壁间接免疫荧光Β1整合素
仿刺参体壁创伤修复消减文库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质量为65~90 g)正常体壁及创伤修复(24、48、72、96、120 h后)体壁的消减cDNA文库,利用PCR和斑点杂交技术对文库进行筛选,随机挑取的768个克隆中发现292个阳性克隆,对其中信号强度较强的224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得到208个有效EST序列。经BlastX工具对获得的EST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有171个EST序列与数据库中的基因同源(e≤0.001,相似性>40%),其中153个为未知基因,18个为已知功能或已命名基因,包括在创伤及修复的体壁中上调表达的β微管蛋白、微管蛋白α-1链、肌动蛋白、肌动蛋白ike 7B类似物、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tRNA假尿苷合成酶A、GTP酶、细胞分裂周期2类似蛋白、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homeobox蛋白、延伸因子1A、核糖体蛋白L30、核糖体蛋白L17、60S酸性核糖体蛋白P0、26S蛋白酶调节亚基、泛素特异性肽酶24、大肠癌血清抗原3、清道夫受体蛋白12等。本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刺参体壁再生过程和分子机理,以及筛选刺参体壁创伤修复过程中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秦艳杰李霞张慧敏王雪
关键词:刺参体壁抑制性消减杂交CDNA文库
仿刺参体壁手术缝合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试验材料,建立了一种海参体壁手术缝合的方法。将体质量为(55±2.6)g的仿刺参放入盛有0.54 mol/L硫酸镁溶液的解剖盘中麻醉1 h,然后用灭菌手术刀沿腹后部1/3处往前纵向切开约2 cm切口,深至体腔。采用单纯对合缝合法进行缝合,缝合后放回加有抗生素的水槽中培育。结果表明:试验组仿刺参伤口经缝合后,创口在10 d时已基本愈合,20 d时切口处组织与正常组织没有区别,且在培育过程中,化皮率为10%,死亡率仅为5%;对照组伤口未经缝合,其创口愈合时间较试验组平均慢10 d,且化皮率高达58.7%,死亡率为51.7%。该方法可应用到海参的创伤试验研究以及养殖生产中。
赵丽娜李霞李雅娟秦艳杰
关键词:仿刺参体壁手术缝合
仿刺参体壁再生形态学和组织学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用手术刀片切掉仿刺参体壁表皮层和结缔组织层,深度至体腔膜。术后将仿刺参放入正常海水中饲养,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仿刺参体壁再生的外部形态和组织学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抗人角蛋白19(CK19)的表达。形态学观察表明:术后1 d,伤口呈凹陷状,体腔膜上增生出一薄层乳白色结缔组织;术后7 d伤口表面出现色素;术后11 d凹陷基本变平;术后21 d,伤口处体壁形态与颜色恢复至术前。组织学观察表明:术后1 d,疏松结缔组织直接暴露,创伤面附近有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聚集;术后3 d,结缔组织外层有上皮细胞聚集;术后4 d,结缔组织间可见一条带状间隙;术后7 d,表皮外层出现角质层;术后11 d,上皮层厚度接近正常组织,但结缔组织较松散;术后21 d,上皮细胞数量、排列以及结缔组织的排列同正常组织。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CK19在正常的仿刺参体壁中表达得比较分散;术后3 d,CK19在创伤面附近集中表达。
李霞周海燕秦艳杰郭娜孙毅
关键词:仿刺参体壁形态学组织学
仿刺参体壁再生过程中两个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
2017年
本研究首次从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中克隆得到核糖体蛋白L30(ribosomal protein L30,RPL30)的c DNA全长序列(Gen Bank:JQ770165),该序列包括56 bp的5′-UTR,162 bp的3′-UTR和339b 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12个氨基酸;Blast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以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均在75%以上;RPL30基因在仿刺参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肠、体腔细胞、纵肌、体壁中表达量分别为呼吸树的7.24倍(P<0.01)、4.47倍(P<0.01)、3.12倍(P<0.05)、1.35倍(P>0.05);仿刺参体壁再生不同阶段核糖体蛋白基因RPL30和RPL17的表达存在差异,体壁再生第7 d时RPL30基因的表达出现峰值,为对照组的2.13倍(P>0.05),其余天数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第1、5、6d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RPL17基因在再生第2、5d分别出现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7.47倍和5.60倍(P<0.05),其余各天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核糖体蛋白基因除构成核糖体参与蛋白质合成外,还有着各自的核糖体外功能。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仿刺参蛋白质合成、再生及多种生理活动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秦艳杰王文文王艳枫李霞
关键词:仿刺参基因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