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137)
- 作品数:10 被引量:66H指数:6
- 相关作者:陈泳超王尧杜平苏喜庆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华北农村的宗教与社会:寻找一种新范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登——洪洞地区“圣王庙”神主名实考被引量:3
- 2014年
- 洪洞地区有不少圣王庙,但其神主名目不一。据文献查考和实地勘察,圣王常与马王、牛王、龙王、八蜡等神组合出现,形成一个配套的“农事神团”。在洪洞县以南广大地区,圣王通常是指专职治虫的伯益,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洪洞县境内,由于汾河东西两岸分别有一个舜王的强势信仰点,“农事神团”中的圣王,越靠近上述舜王信仰点就越带有舜王的色彩。而越过洪洞县继续往北,圣王又变成了唐太宗,其功能并无变化,这与霍山地区唐太宗传说信仰非常强大有密切关系。可见,“圣王”这样一个普泛化名称的实际所指,是受到不同地域的强势信仰所影响的。
- 陈泳超
- 关键词:圣王
- 倡立民间文学的“文本学”被引量:8
- 2013年
- 民间文学的文本比作家文学要复杂很多,它包括物化之前的口传以及物化后的种种样态;作为民间文学根本的口传文本,它的一个特质是在"表文本"之下还蕴藏着深浅不等的"潜文本"。史诗学界对文本分类有许多较为成熟的见地,这些分类原则引申到整个民间文学界,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有效的,但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针对民间文学界文本情况相对比较紊乱甚至时常错位的现状,应该倡立科学的"文本学",尽可能地按照统一标准为各类文本设定一个较为明晰的谱系,以便各类文本有所归属,并在各自特定的条件下产生认识和美学的效用。
- 陈泳超
- 关键词:文本学民间文学潜文本谱系
- 作为地方话语的民间传说被引量:25
- 2013年
- 当代传说研究范式已从文本中心转为语境化研究,在一个限制性的地方人群中,概论式的传说并非都被当做传说看待,它需要与人群发生地方性关联的实感。事实上,传说从来不以娱乐为主要目标,它是地方民众交流的话语形式,它建构了讲述者之间的身份关系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所谓民间传说,绝非均质的流传,它体现了人们在某一场域内的竞争过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凭借不同文化资本而形成的"民俗精英"的松散组合。而作为地方传说,不仅在"地方内"有各种纷争,并且与"地方外"也形成了非常多样的博弈。
- 陈泳超
- 关键词:传说话语语境
- “写本”与传说研究范式的变换——杜德桥《妙善传说》述评被引量:8
- 2011年
- 杜德桥的《妙善传说》在描述传说的演变过程中,强调历时性与形态学两者之间的张力,因而避免了以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为代表的主题流变研究中常见的"一源单线"思路之流弊。同时,他的研究并不以勾勒历史线索为主要目标,而是将与妙善传说相关的所有写本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普泛性的立场上为之设定了材料的起讫界限,并在此界限内,将每一个重要写本当作有独立生命的个体,努力探寻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联。这一研究可以被视为继顾颉刚孟姜女研究之后最有典范意义的中国传说研究之作,两者之间显示出研究范式上的变换。
- 陈泳超
- 关键词:传说写本外在环境范式
- 内部写本与地方性传说——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传说圈为中心被引量:4
- 2011年
- 民间传说的内部写本是在语境内产生和传播的书面形态的传说载体,由传说演述者出于一定动机自发编纂书写,是他们积极干预口头传说的重要手段,与地方性传说之间存在着多样的动态关联。传说演述者借助文字的权威,为其写本规划整体目标,并采取对口头传统延续、舍弃、改篡、新编等诸种措施重塑传说形态;而且,为了在传播中占据优势,他们积极掌握地方话语权力,使内部写本的传播呈现为带有明确动机的相互排斥、压制或是吸纳、融合的动态过程,甚至伴随有激烈的话语权争夺行为。在地方传说语境中多种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间传说在口头与书面之间不断发生自觉的形态变异,各种异文之间也有明显的力量消长,而非持续显现为均衡的共生状态。
- 王尧
- 关键词:传说写本语境
- 对一个民间神明兴废史的田野知识考古——论民俗精英的动态联合被引量:6
- 2014年
- "民俗精英",专指那些仅限于在特定民俗事象中具有明显的话语权和支配力,并且实际引领着该项民俗的整合与变异走向的个人及其组合,与"地方精英"在一个地方的多项甚至全部事务上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有很大不同。事实上,民俗精英的组合是松散的、非实体的,他们之间既互相联合,又充满纷争,总是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山西洪洞羊獬村一个名叫"三公主"的神明兴废历史,就明显呈现出民俗精英的这一基本特征。
- 陈泳超
- 关键词:传说信仰
- 变迁与转型中的空间文化形态研究——以河南新乡“柳毅传说”的文化寻根及传播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在中原柳毅故里,尚保留有戏曲"柳毅传书"的故事蓝本,遗存有相关文物古迹,"柳毅传说"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中原柳毅传说为例,试图窥探民间传说、文人传奇、戏曲艺术与传统风俗之间的文化脉息,进而探究遗存在文化符号中的文化意蕴和艺术张力。通过比较唐代文人传奇、戏曲演绎与民间传说,并经由田野考察,我们发现了许多珍贵史料,也窥探到了一个村寨的乡土文化记忆,并由此探寻到人物传奇由"政治名人"到"文化名人"、由历史事实到民间传奇的衍进嬗变过程。"柳毅传说"经由民间传说、文学传奇、戏曲杂剧以及俗信仪式的实践逻辑再造,昭示出了一个村落的民间文化特性,也显现着民俗价值的丰富内涵。
- 苏喜庆杜平
- 关键词:文人传奇民俗传承乡土记忆
- 地方传统文献中的“接姑姑迎娘娘”民俗活动被引量:1
- 2015年
- 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是一个大型游神性庙会活动,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受到民俗学界的广泛关注,但长期以来缺少文献方面的支持。本文在广泛搜集以地方志为主的乡邦文献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所得的散落民间的碑文以及耆老口传,为该活动勾勒出尽可能详细的历史细节,并由此蠡测该活动在乡邦文献中的基本定位。
- 陈泳超
- 地方传说的生命树——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身世传说为例被引量:11
- 2014年
- 民间叙事的形态学研究,向来以故事为对象,传说只被当做添加了某些比附性关联的故事文本而已,这就抹杀了传说本身独立的形态价值。事实上,传说的真实生命主要并不依附于文本,而是地方民众话语交流的实践形式之一,与演述者所代表的人群意志直接关联,因而在故事形态学中经常被忽略的名词性元素,在传说形态学中可能具有非凡的意义。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身世传说具有众多异文和情节单元,而各层次情节单元的多样性及其与讲述人群的关系,共同构成了地方传说的生命树,它虽然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但所有现实存在的说法都可以在这棵树上找到位置,这正是由话语的"互文性"决定的。
- 陈泳超
- 关键词:传说名词性
- 规范传说——民俗精英的文艺理论与实践被引量:7
- 2014年
- "规范传说"是笔者调查地的民俗精英们自己喊出的口号,他们感应着非遗大潮,希望对"接姑姑迎娘娘"的原有传说进行全方位的整治,以提升神明的道德形象。他们具有非常自信的文艺理论,总是倾向于往地方外主流文化的正面价值上靠拢;他们充满了道德责任感和地方使命感,经常理直气壮地打压与之不协的异说。本文以"接姑姑迎娘娘"活动中关于二姑姑庙的传说为个案,具体解析当地民俗精英改编传说的种种作为,并通过历史性考察,发现这一理念和实践并非始于非遗思潮,它比非遗时代更内在、更持久,但在非遗时代表现得最醒豁。
- 陈泳超
- 关键词:文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