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032007)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 相关作者:徐福洲陈小玲王金洛杨兵史爱华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C基因插入失活突变株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引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的呼吸道病原菌,其分泌的Apx毒素是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为构建APP突变弱毒菌株,在apxIC基因下游XhoI酶切位点处插入氯霉素抗性基因(Chlr)制备转移载体,通过电转化导入APP血清10型参考菌株(D13039)进行同源重组,筛选获得apxIC基因插入突变菌株D13039C-Chlr。该突变菌株特性鉴定结果表明其溶血活性完全丧失,可正常增殖和分泌ApxI毒素,连续10次传代后基因组中插入的Chlr基因可稳定遗传,利用5个剂量(2×108CFU^2×106CFU)对每组3只小鼠腹腔攻毒结果显示突变菌株毒力较母源菌株降低至少100倍以上,将突变菌株作为弱毒活疫苗经滴鼻途径免疫仔猪后利用APP血清1型(4074)和血清10型(D13039)菌株攻毒进行免疫原性鉴定,结果显示血清1型攻毒后非免疫组4头仔猪全部死亡而免疫组4头中死亡2头,非免疫组肺损伤指数(34.4)显著高于免疫组(17.5),血清10型攻毒后非免疫组肺损伤指数(17.5)也高于免疫组(10.5),同时鼻拭子和肺组织样品的细菌重分离数及PCR检测阳性数非免疫组也明显高于免疫组,表明突变菌株作为弱毒活疫苗对仔猪具有一定的交叉免疫保护力。该突变菌株的构建为鉴定ApxI毒素活性及研制具有交叉保护活性的APP弱毒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 徐福洲史爱华陈小玲杨兵王金洛
-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突变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C基因插入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根据发表的ApxIA基因序列(U05042)设计1对引物,用于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0型基因组DNA中扩增ApxIC基因,经克隆测序分析后在ApxIC基因下游Xho位点处插入氯霉素抗性基因,构建成功用于转化的重组质粒p...
- 徐福洲陈小玲杨汉春杨兵王金洛
-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同源重组
- 文献传递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0型ApxIA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Apx毒素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性和免疫原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ApxI毒素的免疫活性,参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0型ApxIA基因核酸序列(D16582)设计1对引物,利用PCR自该菌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158bp的ApxIA基因片段,经克隆和序列测定后转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通过转化BL21(DE3)并在IPTG诱导下进行原核表达,表达出约的融合蛋白,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大小约120kDa,且表达产物可与该菌株免疫兔血清发生结合反应。ApxIA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为研究ApxI毒素的免疫原性以及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中的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 富亮徐福洲赵玉军刘莹
-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克隆原核表达
- 构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C基因插入突变株
- 2008年
- 目的:构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apxIC基因插入突变菌株,以鉴定ApxⅠ毒素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apxI核酸序列(U05042)设计1对引物,用于自APP血清10型参考菌株(D13039)基因组DNA中扩增apxIC基因及其上下游约2.8kb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后在apxIC基因下游XhoⅠ酶切位点处插入约0.9kb的氯霉素(Chl)抗性基因表达盒,构建用于转化的转移载体pUIC-Chlr,将转移载体DNA经电转化导入APP血清10型参考菌株中进行同源重组,以获得突变菌株。结果: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经筛选获得2株丧失溶血活性的突变菌株(D13039C-Chlr);利用PCR和Southern blot对突变菌株鉴定,显示氯霉素抗性基因已被插入细菌基因组中。结论:利用电转化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成功APPapxIC基因插入突变菌株,为分析ApxⅠ毒素的生物学特性,进而研制APP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 徐福洲陈小玲史爱华杨兵王金洛
-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突变同源重组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lA毒素蛋白免疫原性分析
- 2007年
- 为鉴定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ApxIA毒素蛋白N端疏水区和C端Ca^(2+)结合区的免疫原性,参照apxIA基因序列(D16582)设计4条引物,用于扩增APP血清10型参考菌株(D13039)基因组DNA中长约3.2kb的apxIA基因及其N端(1.4kb)和C端(1.8kb)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后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DET-32a中进行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分别约为125Ku、65Ku和80Ku。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后的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ApxIA表达蛋白对APP血清10型(D13039)攻毒可提供完全保护,而对APP血清1型(4074)攻毒仅能提供部分保护,与提纯的ApxⅠ毒素蛋白免疫保护效果相当;ApxIA-N端表达蛋白免疫保护活性显著高于ApxIA-C端表达蛋白,提示ApxIA蛋白免疫活性位点多位于N端。
- 徐福洲史爱华周宏专陈小玲杨兵王金洛
-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原核表达免疫原性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IA基因部分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 鉴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ApxIA毒素蛋白N端功能区为免疫原性位点,而C端功能区与毒素活性相关,因而本试验拟通过缺失ApxIA毒素C端功能区,构建保留毒素免疫原性且毒素失活的突变菌株。根据发表的apxI基因序列设计...
- 徐福洲陈小玲史爱华杨兵王金洛杨汉春
-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缺失突变免疫原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