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ZZ005)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彭富明梁妙荣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正义
  • 2篇正义观
  • 2篇主义
  • 1篇执政
  • 1篇执政经验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契约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和谐...
  • 1篇所有制
  • 1篇所有制理论
  • 1篇普遍主义
  • 1篇主义和谐社会
  • 1篇自然法
  • 1篇误读
  • 1篇理路
  • 1篇历史尺度

机构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彭富明
  • 1篇梁妙荣

传媒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被引量:1
2013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公平正义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诉求。因为,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价值原则和价值理想,一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二是回应当下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三是反映世界政党执政变化的规律,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
梁妙荣
关键词: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政经验
契约国家正义观的逻辑理路与思想实质
2012年
近代契约国家正义观通过批判封建社会神创国家正义理论,提出了一种国家起源于人民签订契约的新理论。这种革命的国家正义观,严重动摇了封建制度和神权统治的国家正义理论,成为西方现代国家制度的哲学基础。然而,契约国家正义观作为一种论证国家起源的抽象理论,代表着新型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与政治渴望,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理论反映。
彭富明
关键词:社会契约国家正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论析被引量:1
2012年
"分析马克思主义"以伍德为代表的一派认为,马克思批判平等、自由和人权等观念,反对使用正义观念;以柯亨、胡萨米为代表的另一派针锋相对地提出,马克思严厉谴责资本主义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压迫,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在塞耶斯看来,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论,也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形式,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印证,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维度。科学评析马克思对待资本主义剥削的态度,必须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相统一的原则。任何两极对立、随意拆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阶级性的做法都违背了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精神。
彭富明
关键词:分析马克思主义正义剥削历史尺度
对马克思“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理论的三种误读被引量:5
2012年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旨,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类解放的所有制形式。然而,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分歧很大,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误读现象:关于重建的基础有私有与国有之争;关于重建的内容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之辩;关于重建的形式则有股份制的论调,致使这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反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无法破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式难题。
彭富明
关键词:劳动者个人所有制误读
理性正义的普遍主义方法论批判
2013年
普遍主义是西方哲学追寻本体世界的一种方法论。近代理性正义论具有鲜明的普遍主义方法论特征:从本体论的视角看,理性正义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先验主义;从思维方式的视角看,理性正义论承认存在一种永恒的、绝对的、普遍支配世界的正义法则;从人性论的视角看,理性正义论把一种适合每个人的自我保存性看作正义的根基;从价值观的视角看,理性正义论把个人及其权利看作一切社会价值的来源与标准。普遍主义方法论特征表明理性正义论建立在一种抽象的哲学基础之上,实质上维护着"市民社会"中孤立个人的利己主义利益。马克思主义指出,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实现"真实的正义"必须超越资本主义制度。
彭富明
关键词:普遍主义方法论自然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