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6A01)

作品数:71 被引量:383H指数:10
相关作者:贺英逯忠新高鹏程赵萍储岳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7篇病毒
  • 33篇流感
  • 30篇禽流感
  • 26篇禽流感病
  • 26篇禽流感病毒
  • 17篇杆菌
  • 11篇嗜血杆菌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11篇副猪嗜血杆菌
  • 10篇基因
  • 7篇遗传进化
  • 6篇胸膜肺炎
  • 6篇血凝
  • 6篇遗传进化分析
  • 6篇进化分析
  • 6篇H5N1亚型
  • 5篇低致病性禽流...
  • 5篇致病性禽流感
  • 5篇小鼠

机构

  • 16篇军事医学科学...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扬州大学
  • 8篇福建省农业科...
  • 8篇吉林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江苏出入境检...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青海大学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出入境检...
  • 1篇中国兽医药品...

作者

  • 16篇储岳峰
  • 16篇赵萍
  • 16篇高鹏程
  • 16篇逯忠新
  • 16篇贺英
  • 13篇刘秀梵
  • 11篇彭大新
  • 8篇周晓巍
  • 8篇黄培堂
  • 8篇高玉伟
  • 8篇夏咸柱
  • 8篇侯小强
  • 8篇杨松涛
  • 7篇黄瑜
  • 7篇傅光华
  • 7篇施少华
  • 7篇陈红梅
  • 7篇程龙飞
  • 6篇袁世山
  • 6篇万春和

传媒

  • 6篇病毒学报
  • 6篇畜牧兽医学报
  • 4篇中国生物制品...
  • 4篇微生物学报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15篇2010
  • 32篇2009
  • 13篇2008
  • 5篇200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豚鼠试验及在其体内的分布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评估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对豚鼠的毒力以及在豚鼠组织器官的分布,作者采用改进的寇氏法测定了H.parasuis血清5型标准株对豚鼠的LD50,以1 LD50剂量经鼻腔、气管、肺、腹腔、肌肉和皮下接种感染豚鼠,比较不同途径感染H.parasuis对豚鼠致病性的差异;以1 LD50剂量气管接种豚鼠,接种后在不同时间取豚鼠的脑、心、肝、肺、脾和肾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parasuis在豚鼠上述组织的分布。结果显示该H.parasuis血清5型标准株的LD50为1.33×10^9CFU,LD50的95%可信限范围为1.35×10^9-1.30×10^9CFU;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气管、肺和腹腔3个接种途径试验组豚鼠出现了4/8、2/8和5/8的死亡;在气管感染豚鼠6 h后,首先在肺脏组织呈现阳性结果,在感染8 h后,上述组织中都出现了阳性结果。结果表明气管、肺、腹腔和肌肉4个途径都可以使H.parasuis对豚鼠致病,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细菌分离结果表明H.parasuis感染后能侵染肺、心、肝、脾和肾组织,并能突破血-脑屏障而侵染脑组织。
高鹏程储岳峰赵萍贺英逯忠新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LD50免疫组化
福建省鸭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Duck/Fujian/FQ107/2007〔H9N2〕)全基因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解一株可引起产蛋鸭产蛋异常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Fujian/FQ107/2007(H9N2)(以下简称Dk/FQ107/07)分离株的分子特性及其遗传进化地位,运用RT-PCR方法对其基因组进行扩增,克隆至pMD18-T载体后测序。结果显示,Dk/FQ107/07病毒株的血凝素(haemagglutini,HA)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PARSSR↓GLF-,其静脉接种指数(intravenous pathogenicity index,IVPI)为0.04,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Dk/FQ107/07株HA基因与A/chicken/Shantou/5269/2005(H9N2)同源性最高,为98.9%,和我国首次哺乳动物流感病毒分离株A/Swine/HongKong/9/98(H9N2)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三者均属于经典的H9N2/Y280群系;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与中国大陆首次分离株A/chicken/Beijing/1/1994(H9N2)相比,在63、64、65位点上缺失3个氨基酸(T、E、I);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基因与高致病性鸭源禽流感分离株A/Duck/Fujian/1734/05(H5N1)和A/Duck/Fujian/9713/2005(H5N1)在同一遗传进化分支上,而从聚合酶(polymerase PA,P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其基因属于H9N2/Y439群系。由此可见,Dk/FQ107/07可能是由不同禽流感病毒基因亚群间发生自然重排的产物。
林秋敏施少华傅光华万春和程龙飞陈红梅林芳林建生黄瑜
关键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分析
华东地区家鸭中N1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解华东地区家鸭内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情况,对2002-2006年分离自华东地区家鸭的3种主要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2株H1N1、10株H3N1和14株H5N1,共26株病毒的NA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家鸭中的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正处于不断进化状态中。14株H5N1禽流感病毒均在NA的茎部缺失20个氨基酸(49-68位),而其他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的NA都未见发生此缺失。H3N1病毒可能与H1N1病毒发生了NA基因的重排,但是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华东地区家鸭中H5N1禽流感参与了基因重排。
仇保丰刘武杰唐应华彭大新刘秀梵
关键词:家鸭禽流感病毒N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
2009年
目的制备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以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蛋白为抗原,其病毒的高免卵黄为抗体,将抗原与抗体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备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1日龄SPF仔鸡,进行保护力试验;于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HI抗体水平,并与H5亚型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比较。结果抗原与抗体比例为1∶0.6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免疫仔鸡15d后,其诱导的平均抗体水平达6.5log2,与H5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6.2log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等量病毒攻击后,二者对仔鸡的保护率相同(93.3%)。结论制备的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禽流感新型复合物疫苗提供了依据。
孙瑞芹高云英王新卫何宏轩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5亚型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原性保护率
PARP10组织分布、相互作用蛋白及UV应激反应的分析
2009年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人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0(PARP10)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293FT细胞mRNA,获得PARP10cDNA。将获得的cDNA克隆到pCMV-Myc和pEGFP-C1中,用免疫沉淀和激光共聚焦实验验证了PARP10和β-actin存在相互作用。然后,通过RT-PCR法发现该基因在小鼠体内表达的组织分布,组织表达谱显示该蛋白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UV造成的细胞损伤能够引起PARP10表达水平的增高。PARP10组织表达谱的确定,与β-actin相互作用的验证以及对UV的应激反应都为进一步研究PARP10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于孟斌赵莉霞杨予涛杨志新张莹莹朱恒奇周晓巍黄培堂
关键词:UV组织表达谱免疫沉淀激光共聚焦
猪源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E基因分析
本文以RT-PCR检测猪病料中的乙型脑炎病毒,并对阳性病料作病毒分离与纯化。通过空斑减数试验,测定分离株和P3株的中和指数。克隆并分析了分离株的prM-E基因序列,将推导的E蛋白序列与GENBank中乙型脑炎病毒的E蛋白...
郑浩张建武袁世山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
文献传递
小鼠模型在不同亚型流感病毒致病性及跨种传播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A型流感病毒是目前传播最广泛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之一,到目前为止全球至少暴发了5次人流感大流行,尤其是1997年以来多起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跨越种间屏障由禽直接感染并致死人的事件造成了极大恐慌。流感病毒致病性和跨种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感的基础,而BALB/c小鼠模型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这些研究进程,作者就BALB/c小鼠作为试验动物模型在流感病毒致病性及跨种传播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彭春香
关键词:动物模型流感病毒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禽流感病毒聚合酶酸性蛋白
2009年
目的: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分段表达禽流感病毒聚合酶酸性蛋白(PA蛋白),探索PA基因中可能影响表达的区域。方法:构建分段缺失的PA蛋白突变体,用IPTG在大肠杆菌RosettaGamiB(DE3)中诱导表达,比较各突变体的表达效率。结果:N端缺失长度在143~408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9个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而突变体PA/K(Δ1-40aa)、PA/M(Δ1-56aa)、PA/N(Δ41-56aa)和PA/P(Δ57-75aa)的表达水平很低;全长PA蛋白和缺失N端20个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体PA/L则检测不到表达。结论:PA基因的61~225bp和325~426bp可能是影响PA蛋白表达的2个重要区域,为下一步表达全长PA蛋白奠定了基础。
王少蕾许龙周晓巍张春枝黄培堂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大肠杆菌
猪源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E基因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猪流产胎儿病料中的乙型脑炎病毒(JEV),并对阳性病料做病毒分离与纯化。通过空斑减数试验测定了分离株和JEV P3株的中和指数。对分离株的pr M-E基因进行克隆并测序,将推导的E蛋白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JEV毒株的E蛋白序列做比较分析。以E基因序列为基础,绘制进化树。结果显示,在检测的9份病料中有3份呈JEV阳性,并分离出1株JEV,命名为HEN0701。经测定,P3株的中和指数为12,分离株的中和指数为2。pr M与E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与P3和Beijing-1株的同源性较低,最高仅为87.7%;而与JEV/sw/Mie/40/2004、KV1899、SH17 M-07和YN79-Bao83株的同源性较高,最低为96.6%。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株属基因Ⅰ型。E蛋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基因Ⅰ型JEV的E蛋白序列高度同源,且与SH-53、JEV/sw/Mie/40/2004和VN22/Viet Nam/2002/swine blood株的E蛋白序列完全相同,而与基因Ⅲ型JEV的E蛋白序列存在4个共同的氨基酸变异位点。
郑浩张建武袁世山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
青海省部分地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间接血凝检测方法对青海省部分猪场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总阳性率为26.13%,其中母猪阳性率偏高。
逯忠新贺英高鹏程储岳峰赵萍赵海燕马利青陆艳蔡其刚
关键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调查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