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C013Z)

作品数:17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潘兴华庞荣清杨勇琴张步振屈璐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干细胞
  • 10篇骨髓
  • 9篇细胞
  • 6篇自体
  • 6篇细胞移植
  • 6篇干细胞移植
  • 5篇自体骨
  • 5篇自体骨髓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干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猕猴
  • 3篇细胞移植治疗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干细胞移...
  • 3篇干细胞移植治...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机构

  • 14篇成都军区昆明...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信阳职业技术...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作者

  • 16篇潘兴华
  • 12篇庞荣清
  • 8篇杨勇琴
  • 7篇屈璐
  • 6篇王鹤桦
  • 6篇张步振
  • 3篇行治国
  • 3篇杨仁华
  • 3篇朱向情
  • 3篇马丹
  • 3篇丁亚楠
  • 2篇刘志锋
  • 2篇梁虹
  • 2篇王惠萱
  • 2篇余月明
  • 2篇刘建昆
  • 2篇和占龙
  • 2篇方伟
  • 2篇高士争
  • 2篇何占龙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医疗前沿...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在肝纤维化兔肝脏内的定植能力
2008年
目的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兔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观察体外分离标记的自体骨髓单核细胞(ABM-MNCs)经肠系膜上静脉自体移植至肝纤维化区及周边区后的存活、定植状况。方法将40只普通级日本大耳家兔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各2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细胞移植组于模型稳定后自体髂骨处抽取骨髓,采用氯化氨红细胞溶解法分离得到单核细胞,以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体外ABM-MNCs及鉴定;分离培养ABM-MNCs,将3×109个ABM-MNCs经肠系膜上静脉回输体内,对照组回输等量生理盐水,移植前、移植后3、7、14、21 d分别取肝组织固定,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BrdU体外标记ABM-MNCs的免疫组织化学表现示:20μmol/L BrdU孵育ABM-MNCs 72 h的阳性标记率达95%;肝组织20μmol/L BrdU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显示: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后第3天,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BrdU染色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阳性染色逐渐增强,并逐步向肝组织内部延伸。阳性染色主要分布于肝组织汇管区周围组织,而对照组BrdU染色则阴性。结论ABM-MNCs经肠系膜上静脉移植后,可在纤维化区及周边区存活,定植。
丁亚楠潘兴华刘志锋马丹朱向情杨仁华
关键词:骨髓单核细胞肝纤维化
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创伤失血犬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犬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含量动态变化,为干细胞治疗战创伤提供依据。方法健康比格犬10只,采用手术方法切除左侧肾后,经肾动脉放血至血压60mmHg并维持30min。实验组(n=5)皮下注射GM-CSF5μg/kg,隔日1次,连续3次,对照组(n=5)同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0、2、4、6、8、10d采集外周血,计数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测定CD3+、CD4+、CD8+、CD56+、CD34+、CD133+细胞比例和血清TNF-α、IL-1、IL-2含量。结果与0d比较,实验和对照犬在创伤失血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逐渐升高,第4~6d达到高峰(P<0.05),然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的比例均下降(P<0.05),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8+、CD56+细胞的比例下降(P<0.05),到第4~6d达到最低(P<0.05),随后逐渐升高,至第10d时接近正常,其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4+、CD133+细胞比例均逐渐升高,至第2~4d达到高峰(P<0.05),随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浆TNF-α、IL-1、IL-2的含量均逐渐升高,至第6d达到高峰(P<0.05),随后下降至第10d时接近正常。结论骨髓干细胞动员可提高创伤失血犬外周血免疫亚群细胞比例和细胞因子含量,提示具有保护创伤失血犬免疫功能的作用,但也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
潘兴华陈克久行治国杨勇琴屈璐赵熠庞荣清蔡学敏
关键词:创伤失血干细胞动员免疫功能
人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诱导扩增及鉴定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以人骨髓细胞为来源,建立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进行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鉴定。方法:取正常人骨髓,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骨髓单核细胞后,用rhGM-CSF和rhlL-4诱导DC产生,再用rhTNF促进其成熟。收集细胞,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表型。结果:人骨髓细胞经rhGM-CSF、rhIL-4和rhTNF诱导可得到大量成熟的DC,电镜观察具有典型的DC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表型表明,诱导后第5天,CD1a^+细胞的百分率为70%~75%,CD83^+细胞为3%-3.2%;诱导后第7天,CD1a^+细胞为84%~86%,CD83^+细胞为30%-32%。结论:由人骨髓细胞可成功地诱导出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DC,为DC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又一细胞来源。
王鹤桦潘兴华高士争庞荣清杨勇琴屈璐梁虹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骨髓GM-CSFIL-4TNF
猕猴自体骨髓CD133^+细胞肝门静脉移植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自体CD133+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对猕猴肝损伤的治疗意义,为人类肝损伤治疗提供新技术。方法猕猴每日皮下注射40%CCL40.5ml/kg复制肝损伤模型后连续饲喂高脂饲料,经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穿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肝损伤后,免疫磁珠法分离自体骨髓CD133+细胞,按3×105细胞/kg将细胞植入肝门静脉,植入后60d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连续注射CCL44d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OB)均显著升高,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含量无变化(P>0.05),肝组织结构紊乱,部分肝细胞水肿、变性和坏死,汇管区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第二次肝门静脉细胞移植后30d,血清AST、ALT活性和GLOB、BI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P、ALB、LDL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组织结构清楚,而对照组有部分纤维增生和肝细胞有脂肪变性。结论自体CD133+细胞肝门静脉移植能有效促进肝损伤修复和阻止猕猴肝损伤的发展,改善猕猴肝组织结构和功能。
侯宝华潘兴华庞荣清和占龙张步振简志祥孙建区金锐
关键词:猕猴肝损伤骨髓干细胞
猴脑血管缺血模型复制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建立猕猴局灶性血管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的疗效及临床治疗可行性。方法用导管介入法从股动脉将栓子输送至大脑中动脉使大脑中动脉分支动脉栓塞,诱发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经CT扫描确认脑损伤及部位和行为学观察符合脑损伤要求。分离扩增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4代,于脑血管栓塞后30d,在CT引导下将4×108细胞/kg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脑损伤部位,每月1次连续观察脑损伤面积及行为学变化。结果脑血管栓塞前造影明显可见左侧大脑中动脉血管树及其分支分布情况,栓塞后血管造影证实额颞区无血管显示,随后连续CT扫描见额颞叶区明显梗死灶,行为学观察可见血管栓塞对侧前后肢运动功能严重障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可见脑损伤面积明显缩小,脑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半年后脑损伤面积进一步缩小,脑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有助于缺血性脑损伤结构修复和功能恢复。
潘兴华贺斌庞荣清刘力和占龙唐隆旺李进领张步振陈系古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血性脑损伤
猕猴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对猕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和为人类肝损伤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猕猴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40%CCL40.8ml/kg,连续注射4d,经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穿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肝损伤后,分离实验组猴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按3×108细胞/kg将骨髓细胞植入肝门静脉,植入后60d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连续注射CCL44d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OB)(P<0.001),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含量无变化(P>0.05),肝组织结构紊乱,大量肝细胞坏死,部分细胞变性,水肿,汇管区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髓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后60d,血清AST、ALT活性和GLOB、BI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P、ALB、LDL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构清楚,而对照组有纤维增生和肝细胞有脂肪变性。结论自体骨髓细胞肝门静脉移植能对猕猴急性肝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改善急性肝损伤猕猴的肝功能及组织结构,提示该方法可能对人类急性肝损伤有一定治疗意义。
潘兴华庞荣清陈系古刘建昆何占龙王惠萱张步振王鹤桦杨勇琴屈璐
关键词:猕猴肝损伤骨髓干细胞
实验性猕猴1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6
2007年
7~10岁健康猕猴15只,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5只,分别按照100、125、150mg/kg的剂量一次性静脉注射链脲菌素,连续观察血糖、血浆C肽和胰岛素浓度的动态变化,观察期15周.结果:与注射链脲菌素前比较,注射后1周,Ⅰ组猕猴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血浆C肽和胰岛素浓度显著下降(P<0.01),随后趋于正常水平,而Ⅱ、Ⅲ组猕猴血糖浓度明显升高并在随后的时间内持续维持在高水平,血浆C肽和胰岛素浓度持续维持在低水平(P<0.001),Ⅲ组动物至15周全部死亡.结论:按照125mg/kg的剂量一次性给猕猴静脉注射链脲菌素,可成功复制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其维持高血糖和低胰岛素及C肽浓度至少15周.
庞荣清何占龙王惠萱张步振方伟屈璐周平潘兴华
关键词:糖尿病动物模型猕猴
干细胞动员对骨创伤大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动员对骨创伤大鼠的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为战创伤后的免疫抑制及继发性感染、系统性炎症反应等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挤压折断法复制大鼠双后肢股骨骨折模型,于致伤后0、24、48 h连续给模型动物肌肉注射GM-CSF 20μg/kg,致伤后72 h细胞增殖法检测T、B淋巴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IL-1、IL-2、IFN-γ、TNF-α浓度,自动系列化分析法检测C3、C4、IgM、IgG浓度,称重法观察脾重与体重的比例变化。结果:股骨骨折模型大鼠致伤后72 h,GM-CSF动员骨髓干细胞组大鼠的T、B淋巴细胞活性和血清IFN-γ、IL-2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IL-1、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C3、C4、Ig M、IgG浓度及脾/体重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GM-CSF动员自体干细胞动员对大鼠骨创伤诱导的免疫功能抑制具有保护作用。
潘兴华庞荣清张步振王慧萱赵熠
关键词:骨创伤干细胞动员免疫保护
单侧输尿管结扎制作兔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兔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单侧输尿管结扎制作兔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动态观察4周,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第1、2、3周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含量及第3周采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仪(SPECT)扫描监测’肾功能变化;第4周采用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兔血肌酐、尿素氮均有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显示左侧梗阻肾明显增大,肾实质变薄,肾显影变淡,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兔肾间质纤维增生,呈纤维化改变,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部分脱落,浊肿,部分肾小管萎缩,肾小球有出血,余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单侧输尿管结扎制作该模型具有明显的肾间质纤维化特征,为临床实验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马丹潘兴华余月明洪愉杨仁华马丽花丁亚楠朱向情陈强
关键词:单侧输尿管结扎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胰岛样细胞后自体移植治疗糖尿病猕猴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胰腺提取物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为胰岛样细胞(IC)的变化及其自体移植对糖尿病猕猴的影响。方法分离猕猴BMSC,纯化、扩增、鉴定后分别用Ⅰ液[含20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ng/ml干细胞生长因子(SCF)、2%B27和2%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和Ⅱ液(Ⅰ液加10%胰腺提取物和20mmol/L尼克酰胺)诱导培养,镜检法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相关蛋白的表达。将IC自体移植到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猕猴胰腺,观察移植对血糖、胰岛素和C肽分泌的影响。结果分离到CD105阳性的BMSC,经体外诱导后,由长梭形变为神经元样细胞(nestin染色阳性),随后细胞逐渐聚集呈丛状排列的IC(胰岛素和C肽染色阳性)。自体移植IC后,糖尿病猕猴血糖浓度逐渐降低,而胰岛素与C肽浓度则逐渐升高,3个月后分别与移植前的浓度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未恢复到注射STZ前的正常水平。结论BMSC可以在体外被含有10%胰腺提取物的条件培养基诱导为IC,自体移植IC到糖尿病猕猴后可以纠正血糖、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
庞荣清张成项鹏方伟陈忠明夏正武屈璐潘兴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岛样细胞糖尿病猕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