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5Z414)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4
相关作者:邓院昌余志魏桢涂波钟权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风电
  • 6篇风电场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评价指标
  • 2篇风场
  • 2篇风速
  • 2篇边界层
  • 2篇WRF模式
  • 2篇层次分析
  • 2篇层次分析法
  • 2篇值模拟
  • 1篇地形
  • 1篇地形起伏度
  • 1篇地形条件
  • 1篇选型研究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图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报场
  • 1篇噪声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大唐国际...

作者

  • 11篇邓院昌
  • 6篇余志
  • 2篇涂波
  • 2篇魏桢
  • 1篇周卉
  • 1篇卢玉华
  • 1篇钟权伟
  • 1篇邓治平
  • 1篇刘沙
  • 1篇黄润兰
  • 1篇李相源
  • 1篇曾雪兰

传媒

  • 4篇可再生能源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华东电力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电力建设
  • 1篇广东电力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山坡地形下风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连续山坡对近地面风场分布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基于商用软件Fluent 6.3平台,模拟了迎风方向上相邻两座山的风场分布情况,具体分析了山间距和上游山高度两种因素对下游山迎风坡、坡顶、背风坡和山一侧近地面50m高度内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山间距和上游山高度对下游山风速均有显著影响;山间距为1.25—1.75倍下游山高度时,上游山对下游山近地面部分区域风场有加速作用;上游山高度小于下游山高度时,下游山近地面风场受到的影响较小。
魏桢邓院昌
关键词:FLUENT风场模拟
不同陆面方案对珠三角春季晴天边界层特征模拟效果的影响
2015年
选用WRF中尺度模式下5种陆面参数化方案(Noah、SLAB、RUC、Pleim-Xiu和SSi B),并结合目前最新陆地覆盖产品Globcover2009,对珠三角地区春季天气个例(2014年04月27日14:00至29日14:00)的大气边界层结构进行模拟试验,同时选取研究区域内18个地面气象站及1个探空站同期实测资料与10 m风速、2 m气温、风温廓线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相比采用USGS土地利用数据,Globcover2009与当前实际地表类型分布情况更相符,通过更新下垫面资料能够有效提高近地面风速和温度的模拟精度;2各陆面方案均基本能够模拟出近地面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受沿海低平地形影响,各陆面方案下风速被高估的现象均比较明显,而气温则被不同程度低估。其中,SLAB方案模拟10m风速效果最佳,Noah方案模拟2 m温度效果略优,SSi B方案整体模拟效果偏差;3 Noah、SLAB、RUC和Pleim-Xiu方案模拟风温廓线走势基本一致且符合实况,而SSi B方案得到的边界层结构特征不够明显,主要原因是近地面垂直层设置过于稀疏。
邹振操邓院昌邓治平
关键词:WRF模式大气边界层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风电场噪声预测模型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风电场噪声易受风速风向等多因素影响的特点,引入具有动态递归性能的Elman神经网络,综合考虑风速、风向和距离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风电场噪声预测模型,并以某风电场为例,选取基于无指向性经验拟合预测模型作为对比模型,分别预测风电场噪声,绘制风电场噪声等值线地图。结果表明,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风电场噪声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相关性系数,且噪声预测更符合实际情况。
魏桢邓院昌杨正浩
关键词:风电场ELMAN神经网络噪声预测指向性
江西省高山风电场选址方法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江西省风电开发由"下湖"走向"上山",高山风电场将成为未来江西风电发展的主力军。风电场选址需考虑的因素较多,部分因素只能作定性描述,综合分析较为困难;同时,与平原、海上等处的风电场相比,高山风电场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为此,建立一套高山风电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山风电场选址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来判断选址的可行性及优劣性,进而选出综合评价较优的风电场。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涂波孙志忠周孟邓院昌
关键词:风电开发评价指标
风电场宏观选址中交通条件的一种评价方法被引量:7
2010年
以风电场宏观选址中交通条件的评价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风机运输属大件运输的特点,给出了风电机组与运输公路的匹配。以候选场址的交通可达性为考察因素,提出了定性的交通条件评价指标及方法,以粗略估算修建道路的投资为目的,通过引入折算系数等方法,实现了定量的交通条件评价。利用GIS技术,通过获取评价所需的指标数据,进行了风电场交通条件评价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邓院昌余志周卉
关键词:风电场评价指标交通可达性
基于NCEPGFS与JMAGSM预报场的WRF模式风速预测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NCEP GFS、JMA GSM两种预报场资料,设计了4组模拟试验,分别采用WRF3.4/3.4.1模式预测了2014年5月23~26日、9月22~25日两个时段(再细分为6个子时段)香港地区近地层10m高处的风速,并选用15个地面自动气象站及1个探空站垂直风廓线实测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稳定天气条件下,NCEP、JMA预报场均能较好地反映近地面风速的日变化过程,所预测的10 m高处风速的RRMSE值相差不大,NCEP预报场预报的风速变化趋势相对较准;近地层垂直风速廓线模拟中NCEP预报场优于JMA预报场,JMA预报场模拟风速廓线走势存在失真现象;更新YSU模式能小幅改善夜间地表风速模拟效果,但对风速廓线走势影响不大。
邹振操邓院昌
关键词:NCEPWRF模式风速
基于尾流试验的风电场装机容量估算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结合对我国风电场装机容量的现状分析,指出风电场装机容量的确定受政策及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支持。提出了一种装机容量估算的思路,即:以控制风电场平均尾流损失为目标,由风能资源决定风机排布,继而由风机排布来估算装机容量。为此,基于风机风能利用效率相近的特点,通过引入参考风机并进行尾流试验,给出了在不同风速下风电场风机的推荐排布方式,根据风机额定功率与直径平方的关系,得出了一定技术安装高度上单位面积区域内装机容量的估算方法。结合我国风能资源评估国家标准,给出了对应不同风功率密度等级的场址区域,其50 m高度上单位面积可装机容量的推荐值。提出的估算方法可为风电场建设前期进行装机规模的确定提供参考。
邓院昌余志刘沙
关键词:风电场装机容量
风电场风机初步选型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风机种类众多,各类风机在性能、价格、维修及制造商服务等多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选择风机时有必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鉴于工程上对风机作初步选型时采用的方法大多具有局限性,文章在确定影响风机选型的主要因素后提出一套风机初步选型方法,该方法根据拟建风电场的情况和设计人员的要求,综合考虑各因素后选出符合条件的风机。文章基于该选型方法将Visual Basic语言与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相结合,开发出相应的选型系统,使整个选型过程更为方便、快捷。
涂波余志邓院昌
关键词:风电风电场模糊综合评判法VISUAL
障碍物对山坡地形风场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上游有障碍物的山坡地形风场进行了一系列数值模拟,研究在不同来流速度下,障碍物的尺寸及其离山坡的距离对山坡地形风场的影响,考察距山坡坡顶50 m高度处的风速和湍流强度,并与无障碍物时加以比较,总结出可在坡顶形成更有利风况的障碍物条件。
卢玉华曾雪兰黄润兰
关键词:障碍物数值模拟湍流强度
基于遥感图像的风电场选址土地利用分类与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基于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针对风电场宏观选址这一应用领域,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利用分类。在考虑技术和政策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风电场建设的适宜性,提出了用土地适宜度这一无量纲参数来实现对土地利用条件的评价。介绍了以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通过监督分类自动获取土地利用数据的方法,用该方法获取了我国已建成风电场的土地利用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邓院昌余志李相源
关键词:风电场选址土地利用分类土地利用评价遥感图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